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69章 康熙越来越多了可怎么办?(求月票,求订阅)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噶尔丹这个自以为是旳愣头青心满意足的出了“康熙大汗”的南书房后没多久,孔圣公就领着岳乐、杰书、熊赐履、索额图、噶布喇、佟国纲,还有刚刚赶到兴庆府的科尔沁亲王班底和科尔沁郡王毕里克图等人进了南书房。

除了摄政圣公之外,其他八人都是议政王大臣!

真康熙现在已经搞不了类似于军机处的南书房了......他一败再败,早就没有那样的威权了,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甚至求其三,搞起来议政王大臣会议。而参与这个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主要是三方面的势力,一是新八旗,岳乐、杰书、索额图、噶布喇、佟国纲一个代表一个旗,康熙自己则代表上三旗;二是儒宗,摄政圣公和熊赐履就是儒宗的代表;三是外藩蒙古,带着科尔沁部众跋涉两千里跑到土默特川的科尔沁亲王班第、科尔沁郡王毕里克图两人则代表依旧忠于大清的外藩蒙古。

如果再延伸一下,这就是个旗人、汉人、蒙古人的头头脑脑们一块儿议政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了。

一群议政在孔圣公这个摄政的带领下,向康熙太上皇行了揖拜之礼,然后就分头落座了——现在康熙这边的磕头礼也变少了,孔圣公、班底、毕里克图都是有实力的大军头,照理说都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了,现在只是不磕头还有把交椅,已经很客气了。

而孔圣公、班底、毕里克图三个人都不磕头还有座位,岳乐、杰书、索额图、噶布喇、佟国纲他们几个却要当磕头虫,就显得旗人的地位低于汉人和蒙古人了。

所以康熙干脆就让他们也跟着沾光,一块儿行揖拜礼,也都赐了座。

不过看着这些个和自己“平起平坐”的摄政、议政,康熙心里真不是滋味啊!

他可是从小就当皇帝的,记忆当中别人和他说话都得矮半截, 现在好了,都平起平坐了......不过心里再不是滋味, 面子上还得绷着, 可不能让人知道“朕心里苦哇”。

想到这里, 康熙的麻脸上就绽放出了得意的笑容:“噶尔丹已经答应借道了,而且也愿意接管咱们在喀尔喀和河套草原的地盘, 这下咱们可就能放开手脚西进了!”

“这可太好了!”

“谢天谢地.......”

“总算有活路了!”

“祖宗保佑......”

底下一群议政听见康熙的话,全都露出了喜悦的表情——这下总算能逃出升天了!

康熙太上在湖广之战和南阳——新野之战后实行的就是战略总退却,就是要放弃地盘, 保存实力,然后再用保存下来的实力去打新的地盘。

这也是为什么他不退回东北老家而是往西北退却——往东北撤退很快就会无路可退了!

而往西北撤退的路子就宽了,只要能通过噶尔丹控制的叶儿羌汗国,进入哈萨克大草原, 康熙的“低糖军队”马上就能抖起来。

因为无论是哈萨克草原还是南边的河中地区,全都是“无糖军队”,甚至连燧发枪都没有几条,也没有良好的炮兵, 还在采取非常落后的战术战法, 步兵不会排队枪毙, 骑兵不会墙式冲锋, 步炮和步骑之间不能很好的协同,而且他们步兵冷热兵器混杂的很乱,火枪兵也没有刺刀......这种军队遇到被大明的“高糖军队”锤炼了好几年的“低糖清兵”,肯定是死路一条!

对于现在的大清而言, 最大的危险不是在哈萨克草原或是河中地区遇上强敌,而是被准噶尔和大明夹在中间, 不能迅速开始西征, 也无法快速通过刚刚被准噶尔蹂躏过的叶儿羌汗国——这个叶儿羌汗国面积很大, 人口却很少, 居民点非常分散, 大部分地区都是草原、沙漠和大山, 如果准噶尔人不让清兵通过,只要把沿途的居民点抢一遍就行了。

所以噶尔丹肯不肯借道就是大清能不能顺利西征的关键了!

而借道这事儿,如果换成噶尔丹的父亲巴图尔, 兄长僧格, 多半是不会同意的。

但是噶尔丹不仅迷信宗教而且还梦想成为蒙古大汗......这简直就是上天赐给大清的背锅侠, 不, 是背锅汗啊!

当然了,有了背锅汗,大清也不能一走了之。比较大清不是游牧为主的,而且叶儿羌汗国能够提供的粮草也有限,根本供不起几十万上百万人一次性通过。

所以大清只能分批西迁,这就需要有人先走,有人留在后面压阵了。

康熙将目光投向了摄政圣公孔毓圻,“圣公弟弟,咱们那么多人,不可能一股脑的都往西边去,得有人先走,有人殿后......”

孔圣公笑吟吟道:“太上哥哥,小弟明白的,要不您先走,我掩护!”

哇,你这么好说话啊!

康熙一愣,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孔圣公看见康熙有点发愣,又连忙补充道:“太上哥哥,逆贼现在吃下了山东、山西、直隶、河南,陕西也快被他们拿下了。估计得喘口气消化上一阵子了。如果咱们自己能稳住,一二年间他们应该不会进兵甘肃。所以小弟可以替哥哥留守兴庆府,但是......哥哥的大旗也还得在兴庆府支楞着。要不然咱们自己的人心稳不住,逆贼也有可能趁咱们自己人心惶惶的时候进兵。”

康熙眉头皱了起来,他已经明白孔圣公的意思了——还要给自己再整个分身!

想到这里,康熙就喃喃道:“现在已经有常宁打着朕的旗号在东北胡作非为了......”

熊赐履这时候站起身,接过这个话题道:“太上皇,既然有了常宁,那再多搞一二个分身又何妨?况且逆贼和西域之间的消息又不畅通,他们不会那么快知道您已经进兵西域了。”

康熙轻轻点头, 说的也对。大明和西域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络,他们恐怕得过好几年才能知道。

而且兴庆府这边也比较偏僻, 进出人员都容易控制, 应该也没有多少大明的探子深入。

孔圣公看见康熙似乎答应再搞个分身, 就笑着提出了新的要求:“太上哥哥,不如让皇上也留在兴庆府吧......小弟一定好好的替您辅佐他,不会让他有一丁点危险的。”

这是要挟天子啊!

康熙马上就明白这个孔圣公在想什么了!他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要学曹操啊!

你根本不是孔圣公,你是曹丞相!

不过康熙却不能拒绝孔圣公的要求......因为只有孔圣公能留在兴庆府替他殿后。

好在康熙的儿子很多......大不了这个胤礽就不要了,以后就让大阿哥胤禔即位......

想到这里,康熙也只能干笑了几声道:“好好,还是圣公弟弟所虑周详,朕就把皇上交给你照看......另外,再去寻个和朕的样貌、年龄差不多的人来假扮朕留在兴庆府!”

他看了看底下的一群议政,又道:“这一次朕要效仿耶律大石,去西域再建大清,这一次如果能够成功,诸位就是再建大清国的功臣,万里西域,朕和你们共有!”

底下的人,包括孔圣公在内,都一起站起身,向着康熙太上皇大礼揖拜,齐声道:“臣等愿随太上皇再开大清朝!”

第669章 康熙越来越多了可怎么办?(求月票,求订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