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71章 吴大头登基!(求订阅,求月票)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6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这打法我知道,叫什么横队齐射,就是把几百上千手持燧发枪的鸟枪兵摆成三列或是两列密集横队,一起开火!”

说话的是朱三太孙的缔造者之一,顺治皇帝的好安答,康熙皇帝的大忠臣,尚可喜的大孝子,布尔尼的汉军大万户,吴应熊和孔四贞的把兄弟尚之信......他可真是谁的关系都能搭上,消息自然是灵通的。

“安达公,这打法很厉害吗?”吴世琮接着又问。

尚之信皱起眉头:“应该是厉害的,要不然康熙这几年也不会疯了一样的搞燧发枪,朱和墭也不会和康熙走了相同的路数,更不会让小菟写这样的信。

不过这种打法布尔尼和您都学不了......没地方去搞那么多燧发枪啊!”

他提到这事儿,屋子里面的气氛都凝重起来了。

吴应麒缩到陕西之后,虽然立足之地有了,可是仅仅也只有个立足之地罢了。其他的就没什么了,那可真是要糖没糖,要枪没枪,想“卷”都没这个条件。

而那个蒙古大汗布尔尼也一样,就是个表面风光虚热闹。。在康熙皇帝、噶尔丹和罗刹沙皇彼得(蒙古帝国什么的,沙俄也怕啊)的三方封锁之下,布尔尼连火药、铁器都只能找吴应麒买,但是吴应麒能供应的也只有这两样了,火枪和大炮吴应麒自己都缺, 燧发枪和白糖那更是奇缺。

一屋子的人正发愁的时候, 刘玄初手下的一个参军,名叫林本裕的书生悄无声的进来, 塞给刘玄初一个信封,然后冲吴应麒行了一礼,又退了出去。

刘玄初拿起信封一看,眉头就紧了紧, “是方献廷的信。”

献廷是方光琛的字号, 方光琛是吴三桂的平辈至交,在吴周阵营中算是老前辈了,吴应熊即位后又委任其担任了湖北巡抚,让他坐镇武昌。

身为吴周的前辈重臣, 方光琛当然不希望看见吴应熊、吴应麒兄弟阋墙, 所以一直在给吴家兄弟当调停人,希望弥合双方的矛盾。

而吴应麒则让刘玄初应付方光琛,想试着把方光琛拉到自己这边来。

所以方光琛和刘玄初之间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

“大将军,您大哥要登基当皇帝了......就在这两日!”刘玄初一目十行地看完了信, 就皱着眉头对吴应麒道:“而且您大哥还准备在登基之后联合朱和墭、布尔尼一起攻打清虏, 希望您也跟着一起干,还开出了给您当燕王,给大公子当秦王的条件。

另外,您大哥还打算在登基后遣胡国柱来西安一趟详谈此事。”

吴应麒冷哼了一声:“他还真敢想三分归一熊的好事儿?”

刘玄初赶紧提醒道:“大将军, 这事儿得看朱和墭和布尔尼的意思......如果他俩都答应了, 那暴清可就是天下共讨了,您要不跟, 岂不是和天下人为敌?”

吴世琮点点头, 道:“军师说的在理,咱们现在可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至少不能明着冒......父帅, 看来咱们只能先答应下来,然后再伺机而动了。”

尚之信也附和道:“刘军师和大公子说的没错, 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 现在也只有朱和墭、玄烨两人能干了。”

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儿是要拿硬实力去干的, 而吴应麒手里的本钱已经不够瞧的了。

吴应麒又望着马宝和吴国贵。

马宝笑道:“大帅,您要不甘心向襄阳称臣, 还可以向金陵称臣......您大哥如果敢趁着您和布尔尼一起北伐的时候出兵偷袭陕西,金陵方面是不会放过他的, 到时候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就是他了!”

吴国贵皱着眉头, 似乎在苦苦思索, “二哥,向金陵称臣倒是可以的,不过咱们也不必和大哥明着撕破脸,可以先两头应付着,再伺机而动。”

吴应麒点了点头,接着就对尚之信道:“安答公,您是布尔尼的使臣......不如也给我当一回使臣, 走一趟襄阳,去给我大哥道个喜吧!”

尚之信笑着点头道:“好, 好......这回可是元明周三家联兵外加你们兄弟联手,清虏真的要完啊!”

......

净鞭声声,香烟缭缭。

襄京皇城中的大政殿, 在昭武六年正月十五这天,算是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今天,大周的第二任大总统吴应熊要在这里登基称帝!

天色未明, 襄京皇城午门外的轿子和车马就是一串一串的,照明的白灯笼发出星星点点的亮光,领着穿戴整齐的六部九卿十二卫大将军等一干重臣,通过午门进入皇城,全部在大政殿外的广场上按照官职大小排列整齐,等着吴应熊出现。

吴应熊的这个“基”登得还真不容易!

从昭武六年正月初一开始,襄京这里可是天天有祥瑞,日日有劝进。什么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刨的,石头里蹦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祥瑞都有,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了。

劝进就更热闹了,文武百官早就劝了不要劝了。但是吴应熊总觉得自己不是特别得民心。于是湖北各州府的百姓就被发动起来了,各行各业都张罗万民劝进书,哭着喊着求吴应熊当皇爷......就差搞个全民投票了。

一番折腾之后,吴应熊终于在三天前勉为其难的答应了,还定下了正月十五这个好日子。

所以今儿天还没亮,整个襄京就张罗起来了。大臣们要上朝去恭贺新帝登基,然后还得跟着他出城去拜祭天地。

襄京的百姓们要穿上新衣服去大街上候着,等吴皇爷出宫去城外拜祭天地的时候,他们还得跪送跪迎......唔,在吴应熊当总统的时候,老百姓是不需要跪送跪迎的,但是现在他升级当皇帝了,规矩当然不一样了。

驻扎在襄京周围的番上班军(轮班)也都起了个大早......为了这场登基大典和稍后有可能进行的北伐,吴应熊提前了几个月就进行了大点兵,把部队着急起来后各种训练排练安排得满满当当,今儿总是能拉出来看看了。

至于吴应熊本人,更是兴奋的一晚上都没睡着,子时一到,就让孔四贞亲自伺候自己更衣,换上一身天子冕服。冕冠、玄衣、纁裳、中单、蔽膝、大带等等的,一应俱全......为了把这一件件一样样都都照规矩给吴应熊穿上,孔四贞练习了足有半个月。

穿戴整齐之后,吴应熊就乘坐着步辇,让人抬到了大政殿外,然后步行从大政殿的后门进去,再从正门出来,才一露面,外头就有大嗓门大宣召官大呼:“皇上驾到!”

然后就是一阵山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声音......真是全世界最美妙的声音啊!

吴应熊听着都快陶醉了,如果不是有太监领着,他都要忘记怎么走道,这么落座了。

当好听的欢呼声戛然而止的时候,吴应熊发现自己已经坐在了龙椅上面。

这就是皇爷了!

他忙用掩饰不住笑意的声音道:“平身,众卿平身!”

大家伙儿已经跪了一会儿了,现在赶紧爬起来,都乐呵呵看着这位新鲜出炉的“周天子”。

吴应熊本来准备了一大段的说辞,可谁知道现在居然一点想不起来了,不过他还是能临场发挥一下的,哈哈大笑几声道:“朕今日在襄京登基,便是天下之主......不过这天下还有一半为鞑虏所占,朕登基之后,就要亲提六师,北伐中原,直到燕京,诸卿可愿与朕一同出征扫北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