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04章 同治,你有西太后了!(求月票,求推荐)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6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大清同治三年正月十六。

兴庆府。

新落成的南书房值房里面,几个顶戴花翎整齐的大臣,正拿着太上皇康熙派人不远万里从塔什干送来的敕旨的抄件,眉头大皱。大家的脸都白着,你看看我,我瞅瞅你,一副大难又要临头的模样。

他们的这副表情并不是没道理的,因为自打太上康熙率领清八旗的精锐和科尔沁蒙古、土默特蒙古一块儿去西狩之后。兴庆府这边可就过上安稳日子了!

原以为朱和墭一定会趁虚来打甘肃,可实际上人家朱大皇帝压根就没拿正眼瞧过甘肃,而是在忙活东征日本的事儿,看来是不想要甘肃这块穷地方了——其实这种先朝鲜后辽东,先日本后西北的顺序,对于拥有强大海运能力,但同时又缺乏足够的民伕用于中原和西北运输的朱和墭而言,其实是理所当然的。

他想要对甘肃下手,就必须消化好陕西,同时在襄阳囤积粮草,然后再慢慢往陕西运输。粮草备齐了,大军才能出发!

而朱和墭如果想要远征日本,他只要有可以跨越东海和朝鲜海峡的大型船队,就没什么后勤上的问题——海上运输粮草的“送达率”和陆上运输粮草的“送达率”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差别。毕竟大海船一船就能装几千石,而且也不需要多少水手驾船,只要船不翻,路上的消耗都可以忽略。若是遇上顺风顺水,那可真是日行千里啊!

所以朱和墭铁定要先收拾了日本国。何况他还得踩着1683年维也纳之围的点憋大招呢!

在如今那位朱大皇帝的算计之中, 大明的敌人只有一个——就是天选之国美利坚!

虽然这个天选之国还有九十多年才会诞生......但现在也是美利坚最虚弱的时候啊!

它都没有呢,能不虚吗?所以朱和墭就得趁着美利坚还没有的时候先下死手, 断绝了北美大陆上出现洲际级强国的可能。

和这事儿相比, 甘肃小朝廷, 还有躲去云南躺平的吴应熊,还有在广西当“自由忠臣”的祖泽清, 还有那個居心叵测的噶尔丹,统统都不足为虑。

所以甘肃这边的残清小朝廷就过了快两年安安稳稳的舒服日子......那可真是岁月静好,太平无事啊!

以至于兴庆朝廷的几个摄政、议政都以为大清有西夏的命, 可以安安稳稳的在甘肃混上百八十年了。。

要真是那样,可就是祖宗保佑了!

可惜祖宗保佑的事儿还是没来......倒不是朱和墭来灭国了,而是西狩的康熙太上来了赦旨,要大家伙收拾一下,准备一起背井离乡去西域!

才安稳了两年, 又要跑......而且这一跑, 那可就再回不了中原了。

摄政孔圣公坐在炕桌边上, 头也不抬的拿着一份康熙写给他个人的寄信敕旨在看,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底下几个议政王大臣的议论声音也渐渐响了起来。

“......钦察草原、河中之地、石头城, 这地名听着都远呐!咱们该怎么过去?过不去啊!”

“过得去也回不来......这是要客死异乡, 不, 是异国了!”

“太上皇是不让人过安生日子啊!这才安生了多少日子?他又上赶着来折腾咱......依我看呢,咱们就按安安稳稳在兴庆府呆着算了!”

听到这些议论的话语,孔圣公重重的将手中的寄信敕旨拍在炕桌上,慢慢抬起头来:“都说什么呢?你们以为这安生日子能年复一年的过下去?明国不发动西征你们以为是人家不要甘肃了?人家那是在憋大招,要一举把咱们荡平!甘肃是苦瘠之地,又被太上搜刮过一番,早就没有余粮了。明国这两年一边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大刀阔斧地推行均田, 一边在延安府、凤翔府修建军营、囤积粮草......还有消息说,从今年开始, 陕西、山西两省就要开挑兵了,据说要挑十万新兵。

等这些兵练好了,咱们还能在兴庆府呆下去?

对了,还有那个噶尔丹, 现在当了顺义王,做了大明的忠臣孝子,上回出兵日本不仅让侄子策妄台吉去了,连老婆阿努可敦都出马了......那可真是一片孝心啊!”

朱和墭这两年没动兴庆府还有个原因, 就是上一轮打湖广、复中原、收辽东用的那几十万大军中的大部分人, 在大战结束后就退伍回家过小日子去了。

所以朱和墭出征日本的时候, 就用了愿意为了“抗倭”而长期服役的朝鲜兵和类似早期卫所兵的明八旗。不过他也不会过度使用这些外族兵或半外族兵(朝鲜兵现在名义上是汉兵,但其实还是有区别的),免得他们尾大不掉。所以在平定西北之战还得让陕西人、山西人上阵!

听他这么一说,底下几个议政大臣都不吭声了。

现在日本之战已经结束了,过年前兴庆府方面就得到军报,得知朱和墭已经奏凯还朝,随征的十万大军除了一镇明八旗要在名古屋和虾夷屯田,其他部队都已经陆续撤回。朱和墭本人也在年节到来前返回了北京城......大明的第一首都可是南京啊!

朱大皇帝不回南京,而是回了北京......什么意思,大家还不明白?这就是要从北京出兵从北线攻打兴庆府啊!

而那个被康熙太上皇请来当“肉盾”控制河套草原的准噶尔汗王噶尔丹也是个怂货,到了归化城后好像就给朱和墭吓着了,非但不敢出兵入长城抢劫,还受封当了顺义王,还让自己的老婆阿努可敦和侄子策妄阿拉布坦一起率兵五千参加了日本之役......让侄子带兵去助拳也就罢了,让老婆也去,这是什么路数?怕朱大皇帝路上寂寞?

噶尔丹都这样了,还能指望他帮着大清朝抵挡大明天兵?

几个议政听孔圣公这么一分析,也都把头低下来,谁也不言语了。这两年孔圣公的威望也算立起来了!

因为康熙把清八旗和科尔沁、土默特等部的蒙古人都拉走了。所以孔圣公的鲁勇......哦,现在叫儒勇了,儒中勇者!就成了兴庆府朝廷的武力支柱,因此孔圣公也就成了兴庆府朝中实权在手的人物了,妥妥的二皇上。

就在大家伙都低着头,准备继续听孔二皇上训话的时候,就听见门外一阵脚步声急响,就看见岳乐大步的走了进来。

岳乐这皇太叔现在是兴庆府朝廷中仅次于孔二皇上的人物,康熙留他在兴庆府,也有制约孔圣公的意思。

岳乐这会儿一脸的喜色, 手里还拿着个红封皮的盒子, 里面也不知道是什么?

孔圣公朝他拱拱手:“王爷, 您拿的是什么呀?”

岳乐笑道:“这是喜帖,有人要娶妻。”

“谁?”孔圣公笑着问,“是您家里的哪位阿哥吗?”

岳乐一摆手,“不是,是太上皇要结婚了!”

“太上皇?”孔圣公又一愣,“女家是......”

“是金帐汗国的公主,名叫索非亚什么什么娜,什么什么娃的......”

“金帐汗国?”孔圣公更吃惊了,“还在呢?”

岳乐笑道:“不是原来那个,是新改名的......就是原先的罗刹国!对了,这个太上皇的皇后和皇上算什么关系?”

孔圣公挠了挠头,“得,皇上又多一额娘!”

他站起身,拿起帽子,然后对屋子里的众人道:“诸位,时候差不多了,咱们该去南书房向太上太皇太后和皇上报喜了!”

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儿,同治帝指不定得多高兴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