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28章 报告祖宗,新大明成立了!(求月票、求订阅)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由凯旋而归的大明天兵和被俘的八旗新军官兵组成的游行队伍,沿着仪凤门内大街一直向前,很快上了鼓楼大街、太平街,然后再一拐弯就走到南京皇城的洪武门外。

已经提前一天回到南京城的大公天子朱和墭,这个时候已经穿上了最正式,同时也是最繁琐的冕服,坐在一辆六匹马拉的四轮马车的车厢里面了——这辆四轮马车打造得极为精制,大红颜色的车厢外面还装饰了雕刻和彩绘,车厢的窗户上还安装了“水晶宫”出品的小块平板水晶琉璃。

皇后邱淑真也穿上了正式的深青色翟衣,头戴凤冠,端坐在朱和墭身边,一张娇艳动人的面孔上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显得庄重大气。

朱和墭和邱淑真共乘的天子马车后面,则是朱天王的马车,也是“驾六”,和朱和墭的马车那是一个级别的。都是天子车驾!

朱天王这个“二十五孝”老爹虽然把皇位让给了儿子,但是一个太上皇还是要封的。

而且他还是个时不时就能担任监国,还拥有自家藩国的实权太上皇,说是副皇帝都不为过。

朱天王的马车后面,则是四辆四匹马拉着的诸侯级车驾,分别属于坤兴公主、郑经、明安公主李温姬和唐王朱龄域——在朱和墭称帝后,他们四个的爵位都被定在了“藩王级”,而且还都是世袭罔替的藩王!

其中那个唐王朱龄域其实是朱天王的嫡次子,朱和墭同父异母的兄弟。朱天王原本是琚字辈的,和崇祯是同辈。还但是他“过继”给崇祯后就小了一辈,所以他的嫡次子再过继回唐王府后也得减一辈,不能算启字辈, 只能算龄字辈了。

至于坤兴公主和明安公主的藩王爵位,将来都会落到朱和墭的儿子们手中——坤兴公主就一个女儿周玉冰, 是朱和墭的贵妃, 所以坤兴公主的藩王爵位早晚会传到周玉冰的儿子手里。。而李温姬......早晚还不是朱和墭的“菜”?

所以这四位藩王当中, 只有郑经一人是真正的异姓诸侯王!

在四大藩王(公主)的车驾之后,则是一串“驾三”的马车和骑马的官员, 这些都是朝廷高官们的车驾。

根据大学士院所拟定的“新大明礼”,在行大祭之礼时,天子车驾用六匹马拉、诸侯(藩王)车驾用四匹马拉、大夫(官员)的车驾用三匹马拉。

无论天子、诸侯、大夫在大祭之礼时都可以选择骑马而不是坐车......骑马之礼一律是一个人骑一匹马。

另外, 在大祭礼之外所用的马车用几匹马拉不做规定,想用几匹就用几匹。

当凯旋之兵和被俘的八旗兵抵达洪武门外后,守在天子车驾边上的颜元就向车内的朱皇帝行了一礼,大声禀报道:“圣上,天兵和战俘都已经到了。”

朱和墭点了点头, 装模作样地问:“吉时可到了?”

“吉时已到。”

朱和墭笑道:“那就出发吧, 前往太祖皇帝陵寝!”

“是!”

......

随着悠扬的雅乐声响起, 朱和墭乘坐的马车就在开路的侍卫骑兵引领下, 出了南京内城的朝阳门,然后就往紫金山上的孝陵而去了。

从朝阳门到孝陵这一段,可就没有百姓夹道围观了,道路两边都戒备森严,五步一岗, 十步一哨,都是孝陵卫军学堂的士官生。一个个都背着燧发枪,看着天子、诸侯、百官的车马车从他们面前通过,看着他们的师兄们带领的凯旋之兵,看着被大明天兵捉了来的八旗兵, 每个人脸上都是激动到了极点的表情。

他们这是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啊!作为一名军官, 能够赶上这样一个大时代,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要不了多久,他们也将和那些师兄们一样, 得到建功立业的机会,成为新大明陆军的栋梁!

坐在马车里面的朱和墭,这个时候也和他们一样的激动,用微微颤抖的手拿出了一本精装版的《大明约法》。这可不是草案了, 而是经过大学士院、咨议会反复讨论, 又经过几轮修订, 最终由朱和墭颁下大诏宣布实行的“与天下约法”......实际上就是一部宪法!

而今天这场大祭有一半就是为这部《大明约法》举行的!

朱和墭将会携带着这部约法, 走到明太祖朱元璋陵寝的宝顶前,单独向朱元璋汇报这事儿。得把《大明约法》里面的条款一条一条的念给老祖宗听。念完之后,还得把这部精装版的《大明约法》在宝顶前烧了——这样朱元璋就能在下面好好研究了。

当然了,朱元璋同意不同意的,朱和墭都是要实行这部约法的。

因为未来是属于朱和墭和新大明的,不是属于朱元璋和他的旧大明的......新大明不是一个传统的封建王朝,而是一个资产阶级的帝国!

当然了,这个帝国还得披着天朝的外衣进行运作。毕竟大明天朝的招牌在中国周边这一块儿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而且这也符合中国的传统,所以实行起来的内外部阻力都相对较小。

另外,这部约法也是对明末以来连续数十年的大动荡、大变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结果的承认!

说的通透一点,就是朱和墭将明末以来的大动荡变成了一场社会革命,一场符合资产阶级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革命。

而“三原主义”、“天下为公”和“均田制”这些写进了《大明约法》的东西,无疑都能极大促进资本主义在新大明的发展。

所以这部《大明约法》就是这场革命的产物,是革命成功的标志,同时也意味着一个属于“三原主义”和“天下为公”的新时代的开始。

而当朱和墭自己的生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走向终结之后,这部《大明约法》就会变成新大明不可动摇的祖宗之法!

......

“太祖皇帝,我手上这本就是《大明约法》了......一共八十八条,我刚才已经一条一条的念给您听了。”

这个时候,朱和墭已经站在了大明太祖皇帝的宝顶之前,手里拿着那本《大明约法》,脚边上还有一个火盆,火盆里面正烧着纸钱——这些纸钱也是烧给朱元璋的,这是朱和墭这个子孙孝敬老祖宗的“红包”。

某个孝子贤孙叹了口气,又道:“我虽然知道您一定不会赞成里面的内容,但我还是要实行!”

朱和墭笑了起来,对着宝顶的石墙道:“因为我其实也是个开国皇帝!您的大明朝传到我这里,除了个空名, 那就啥都没有了!而且我也不是真正的朱三太孙......所以我的天下是重头打出来的!而打出来的天下, 那是最硬的。所以我是有资格为子孙后代立规矩,定约法的祖宗。所以我的规矩不是《皇明祖训》, 而是这部《大明约法》。

现在我就把它烧给您了,您虽然不会赞成, 但是您还是得好好保佑我和我的新大明!”

说完这话,朱和墭就把手里的《大明约法》丢进了火盆,然后又冲着石墙行了个揖拜之礼。

从这一刻开始,朱元璋所创立的旧大明,便完全的寿终正寝了。而朱和墭所建立的新大明,则完全的取而代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