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44章 明王到了,跨海征辽马上就要开始了!(求订阅,求月票)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李参将,可把您盼来了!您听说了吗?大明监国明王远征朝鲜,和大清康熙皇帝在汉城那边打起来了,还一个没留神把朝鲜国王给打死了,于是两边一合计,就一块儿动手把朝鲜国给撤了!看这样子,明王和康熙是要在朝鲜旷日持久了,跨海征辽的事儿是不是黄了?咱们买的辽东土地债是不是砸手里了?”

“可不是嘛,这两日平辽债可一个劲儿的跌啊!这个债它的票息忒低,年息才百分之二,期限又长,五年后才可以开始兑付,一年才兑两成,连兑五年才算完......大家伙买它,可都是贪图辽东的土地啊!如果平辽的事儿黄了,咱们一年就得贴进去至少三点的利息,按照七年半计算,得亏多少?”

“现在就怕朝廷平不了辽东,也没银子偿债......这可就惨了!”

“李参将,您人头精熟,消息灵通,可得给咱透个底儿啊!”

“李参将,您就说说吧......我手里的平辽债可是替我家主子买的,这要是亏了,那回头我得跳了渤海!”

李嗣兴听了这帮人的提问,心里面也挺无奈的,因为他自己也买了不少平辽债,还是他的妹夫朱尚贤让他买的。

因为相信妹夫的话,所以他就在平辽债券发行的时候,把手头的积蓄都砸进去了。。。其实买得也不多,就投了两千银圆......但这已经是他的全部积蓄了。

而现在平辽债的价格已经跌了两成半,如果现在割肉卖出去,那就亏了五百银圆......那可是他勤勤恳恳干上一整年的俸禄啊!

虽然他亏得挺惨,但他却不能跟着一块儿吐苦水......他可是“有内部消息”的,他要是跟着一起吐苦水,平辽债说不定会跌得更惨。

所以李嗣兴虽然已经好些日子没见着他妹夫朱尚贤了,但他还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平辽之役怎么可能黄了?朝鲜之役又不妨碍征伐辽东......什么旷日持久,得有本钱才能持久!康熙虽然洗了朝鲜北三道,但是朝鲜富庶的向来是南五道,这大肉可都叫明王吃了,康熙拿什么持久?

而且康熙有多少本钱大家还不清楚?若真的陈兵十万于朝鲜,国中还剩下多少?如果现在明王还能拿出一支兵马从咱们登州这里跨海北上,辽东没准一鼓可平!这辽东一失,康熙恐怕要埋骨朝鲜了!”

他说的是极乐观的估计,若是在南京兴许有人会信。但是在登州这里,大家伙都是“知清派”,对于辽东的情况还是知道的。

大明如果要以登州为基地登陆旅顺,成功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但是要吞下整个辽东,却是很不容易的。

倒不是大清把辽东那边搞得固若金汤一般了,而是大清国打辽东祸害得太惨,原本几百万人安居乐业的家园,现在全都成了一片荒芜。哪怕康熙非常努力地开发辽东,也就是辽阳、沈阳一带略有生机。

而且康熙这两年为了防止明军登陆辽东,还在辽东半岛大搞坚壁清野,将辽东半岛上属于八旗贵人的庄子和普通旗民、汉民聚居的村落,全都迁到奉天府、辽阳州的地盘上去了。

这样一来,明军想要夺取奉天、辽阳,就得在登陆之后通过五六百里的人迹罕至之地......这可不大容易办到啊!

大家伙儿正将信将疑的时候,四海茶楼的大门忽然咣当一下被人撞开了。大家扭头一看,就看见一个个头很高,看着还有点凶恶的老和尚带着一个也已经上年纪的矮个儿徒弟立在门口。

“这不是一石和尚吗?真是稀客啊!”

有人认得那老和尚,哦,也不是真认识......在登州这里,很少有人会真的认识另一个人。不过大家都知道这老和尚现在的法号叫一石,也知道他在登州外城西部的三仙山下建了一座小庙,名叫石头寺。

这石头寺也没啥香火,不过这一石和尚却仿佛从不缺银子,寺庙里面还养着好几十个和尚、尼姑,日子过得可逍遥呢!

这和尚前一阵也买了平辽债,还买了不少,还和人说等大明平辽成功了,他要去山海关搞块土地建一座大大的一石寺,然后就在那里圆寂......估计他现在也亏了不少!

那一石和尚打量了一番茶楼之中的众人,然后吼了一嗓子:“明王亲领的大军进城了,大军马上就要打商埠这里过了!”

“真的?”

还有人不信。

可是没等那个一石和尚回答,大家就听见了越来越嘹亮的歌声。“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是岳父的《满江红》,也是大明陆军的军歌——《爱拼才会赢》只有来自广东和福建的明军官兵才能唱,而《满江红》则是所有的明军都能唱的歌。

所以现在《爱拼才会赢》已经成了明军精锐的“老兄弟镇”的专用军歌,一般的部队出场都唱《满江红》。

而且歌且进,也是如今明军的一大特色,据说这样可以提升士气!

茶馆里的人侧耳听了听,这歌声越来越响亮了,听着好像有几万人在歌唱!

这下茶馆里面没有人坐得住了,全都站起身往茶馆外头冲。

茶馆里的众人出了茶馆后没有挺步,而是沿着巷子往前一直走,很快就到了登州商埠的主干道——天地大街上,这是一条笔直通向登州商埠码头的大街。

登州这边刚刚下过一场雪,天地大街两侧的房屋的屋顶上都覆盖着皑皑白雪。大街上原本也覆盖着积雪,但都已经被扫到了街边,堆积成了两道白色的“雪堤”。

现在的气温虽然很低,但是雪堤两侧依旧站满了路人,都是“新登州人”,什么样的打扮都有。有人穿着清朝的衣服,戴着明朝的帽子,还留着明朝的发髻,有人则顶着个辫子头穿着明朝式样的道装,还有人则穿着古里古怪的西洋服饰。

所有人都瞪大着眼睛看着正列出纵队,从大街上通过的全副武装,戴着飞碟盔,背着燧发枪,穿着蓝色军服的明军步兵!

这些步兵也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开来的,数量很多,只看见他们的队伍浩浩荡荡,源源不断地从商埠外面的官道上开来,仿佛没有穷尽一般。

听这些士兵歌唱的口音,仿佛是山东当地的,而且他们的个头普遍高大,一看就知道不是南方调来的部队!

难道这支大军是在山东本地招募、训练出来的?难道所谓的登州三太子城,从一开始就是个唬人的幌子,真实的用处还是一个北伐的据点?

就在茶馆里出来的人们对这支突然出现的军队感到惊讶时,更让他们吃惊的一幕出现了。

一面“监国明王”的红色大旗,突然出现在众人的视线当中,紧接着就是大队的骑兵!

而走在骑兵队伍最前面的,则是一名戴着面纱的女骑士,那女骑士也穿着蓝色的窄袖曳撒,曳撒外头还套着件紫色的罩甲。而这身厚厚的戎装,却没有办法掩盖住这女骑士鼓囊囊的胸怀......毫无疑问,这女骑士就是赫赫有名的织女宫大贵妃叶玉玲!

大明监国明王真的来登州了!跨海征辽马上就要开始了!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