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38章 报告皇上,朱三父子已经腐朽了!(求月票,求订阅)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监国,什么叫在商品的流通环节征收间接税?”

黄宗羲听到一新名词儿,不明白是什么,于是就不耻下问了。

“间接税就是指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负担的税收......主要就是指在营商贩卖过程中被抽走的税金。

新税制设计的非常巧妙,使得逃税难度大增!不过这套税制必须分步实行,过程将会比较长......诸位不要着急,耐心等待就是了。”

朱和墭前世那可是诚信经营的高仿品商人,他的高仿品已经做得上轨道了,是开了公司、办了工厂的。对于什么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的,还是比较懂行的。

所以他也为未来的新大明设计了一套相当巧妙的流通环节税收办法。

具体说来,就是用一种类似增值税的收税方式去收流通环节的关卡税——凡是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商人,都必须要登记在册,领取执照,并且获得一个专用的阿拉伯数字税号。

有了执照和税号,这买卖才能开张!

当他们准备将一批商品贩往他处时,他们就要去所在府县的关税司报价、接受评估,并且领取拥有相应税号的税票本。

这个税票本的每一页都可以敲上两个完税图章——其中第一个完税章肯定是在本县关税司缴税时敲上的。

后面的完税章则是每过一个税卡敲一个。

当然了,缴税的额度都是很低的,大宗商品就抽个评估价的百分之一,而且还有封顶的上限,交够数后再过税关、税卡就不用交税了。

而小商贩不必登记在册,也不需要领税本,他们过税卡的时候缴纳一次最低定额税并且领一张税票就可以......小额贩运一般不会通过两个以上的税卡,一张税票通常就够了。

而这些税票和税票本,在商品运输过程中,往往要经过多次查验,最后还要交到下家手中。

下家拿了这些税票、税本可以去当地的关税司换新的税票本或是办理商税——商税就是进店销售时或是当成原材料进行再加工时需要缴纳的税收,税率不高,而且还可以用上家缴纳的税额抵扣。

如果上家过税关的时候交得税已经达到了上限,那下家就不用再交商税了。

如果再要往远处贩卖,只要有在关税司换来的标注了“上家已完税”的税票,那就不必再缴税了。

另外,如果商品通过海运或长江进行长途运输,中间不过税卡的话。那么这些商品上岸时,就得拿着出发地的税票本去当地的税关办税——税关会根据运输距离远近进行收税。

当然了,这么一套复杂的税收体系要建立起来也不大容易......得分几步慢慢搞,没个三年五载的估计也搞不完。

但是为了将来可以开开心心的收税,这新税制的事儿,就得从现在开始一点一点的搞起来。

不过对南直隶、江西、浙江等地的士大夫而言,这种新税制可不是好事儿!

不仅是因为他们不愿意交税,更是因为他们如果不去新式的商学中好好学上一阵子,他们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收税、缴税和逃税了......给整不会了!

.......

徐州,云龙山,兴化寺,大清皇帝行在。

“皇上,奴才敢用项上人头担保,朱三父子真的已经腐朽了。他们入江宁后和入江宁前那就是判若两人啊!奴才在明孝陵做苦工的时候听人说,朱三父子入江宁前那真是和下面人同甘苦、共患难的,虽然各有几个伪王娘,但也不算太好色。但这回到江宁后,这两父子算是彻底不装了......”

正跪在康熙皇帝面前,如泣如诉地在娓娓叙述着朱和墭、朱天王入主南京之后的种种腐朽行径的,正是那位在孙思克自杀时带着他的遗折混出战场的岳升龙。

岳升龙当日冲进树林之后,就先找了个地儿把孙思克的密折找了地方给藏了,然后才下山去向明军投降。

他本以为投降后可以马上领到十两银子的路费,谁知道却被告知要“劳动赎罪”,先把孝陵清理干净,再力所能及地修一下,才能给放了。

岳升龙也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干起了苦力。不过在孝陵干苦力也有好的地方,他很容易就找回了之前被他藏起来的孙思克的遗折。

在干了两三个月的苦力之后,他终于康熙十三年的腊月到来前,领到了十两银子,还被送到了出长江北岸已经被明军控制的瓜步镇释放。

离开瓜步镇之后,岳升龙马上就去了尚在清军江北大营控制下的扬州。拿着孙思克的遗折找到了当地的清朝官员,然后就被送到了康熙皇帝驻跸的徐州云龙山。

在云龙山上见到康熙之后,康麻子并没有马上看孙思克的遗折,而是问起了南京的情况,还有朱慈炯、朱和墭这对父子在忙活什么?

岳升龙当然是知无不言了......他虽然一直在明孝陵干苦力。但因为他识文断字,又能说一口谁都能听懂的官话,而且待人接物也比较不错。

所以他就经常被派去接待来孝陵参观的咨议官——从这些人的交谈当中,岳升龙听说了许多关于朱慈炯、朱和墭父子已经腐朽的传闻。

什么盖宫殿啊!什么选秀女啊!最夸张的是,有消息说朱和墭还在玩织布......

“什么?织布?”康熙皇帝愣了愣,“织布有什么好玩的?而且他一大男人......玩织布?”

这场面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啊!

一脸大胡子的猛男朱和墭,现在坐在纺机之前“唧唧复唧唧”?

“皇上,朱和墭也许是在韬光养晦吧?”南书房大臣熊赐履跪下说,“当年刘备困在曹孟德那里的时候就种过菜。”

“种菜和织布能一样吗?”康熙说,“如果刘备来个‘唧唧复唧唧,皇叔当户织’,关羽、张飞都得另投明主去了!”

说着,康熙又问边上的南书房行走周培公,“培公,你怎么看?”

周培公赶忙跪下,“皇上,奴才觉得朱和墭这是在和织女们荒淫无道......他们朱家经常出些荒唐主公,朱慈炯、朱和墭这对父子和他们相比,还不算太荒唐。”

康熙点点头,不置可否。

周培公接着分析道:“皇上,朱和墭这么一搞,有一点是可以确定了......他暂时不会大举北伐了。咱们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吴三桂的北伐大军了!”

“吴三桂的大军会在冬天北伐?”康熙问。

周培公道:“皇上难道忘了,您曾经以掘开黄河大堤相威胁......吴三桂可不敢当您只是说说!”

康熙这才想起来,他的确说过这话!

而且的确不是随便说说,如果吴三桂敢在黄河水挺多的时候出兵,把康熙逼急了,康熙什么事儿做不出来?

康熙想了想,道:“冬季在中原大战一场也好......朱和墭的军队都是广东人、福建人,耐不了寒。多半不会北上,咱们就能有几个月的时间和吴三桂好好打一场!

只要能打败吴三桂......这天下就还有咱们大清一半!”

“皇上圣明!”

“皇上,只要咱们能集中全力,吴三桂必败无疑!”

康熙皱着眉头:“可是朕手头的兵力还是有点薄啊!”

周培公则小声提醒道:“皇上,您还有北京城的几万大军没动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