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18章 奇袭!奇袭哪里比较好呢?(嗷呜!嗷呜!虎年月票!)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均田制对于中下层而言,当然意味着公平了!

特别是新大明版的均田制还配合着均税和均役这两项“大公平”......当然了,“三均制”当中的“均役制”也是可以选择交钱免役的。

“均役”所均的是军役和劳役,在职的官员当然不必服役——在职等于在役,当然没办法再去户籍所在地服役了。其他人,只要够得上丁壮标准的,都有服役的义务,不过只要交钱都可以豁免。

而朝廷在拿到免役钱之后,再去花钱雇役雇兵,或是给正常服役的壮丁发一笔额外的补贴。

所以七丁发一,出兵百万的动员标准,在战争爆发之前或是战争初期,是不大可能达到的。

这种程度的动员,通常只是在形势非常危机的时候,才有可能达成。

但是即便达到了这个数目,也只能短期维持住......毕竟一百万人的装备、军饷、伙食所需花费的银圆可是个天文数字。

而且七丁发一对于生产的影响也太大了,一年两年的咬咬牙也能挺过去,要是时间长了,谁能扛得住?

所以在长期的战争中,以新大明的国力,能够维持五十万大军的规模,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这五十万大军看着是不少了,但是因为新大明走得是海陆双强的路线,而且在大陆上还是一挑二......所以兵力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宽裕。

毕竟大清和吴周两国虽然养不了五十万兵,但是各自保持十五到三十万的兵力,也还是不大费劲儿的。

所以他们两国相加的兵力,其实也不比新大明少多少。

而对新大明而言,如果能先解决,至少是先重创其中的一国,才是上上之选。

而朱和墭让人把天王朱和赵忠义从登州请回南京,就是为了商议这事儿的。

在朱天王回到南京的第三天,他和赵忠义就被请到了紫禁城内的武英殿围楼之中。

又经过了两年多的施工,南京紫禁城的第一期大修工程,已经完工了。

在这第一期大修中, 南京紫禁城的三大殿全部都被重修了一遍, 又恢复了昔日的雄伟壮丽。

而三大殿两侧的武英殿和文华殿则被完全推平,然后在原址上修建了两座围楼——其实就是两座办公楼, 名字还是原来的名字,但是用处已经完全不同了。

其中文华殿是朱和墭处理政务时使用的办公楼,丞相府、大学士院、翰林院、咨议会、儒门总堂、皇庄总号都在文华殿围楼中有办公室。

而武英殿则是朱和墭处理军务时使用的办公楼,军师府、兵部、海军军令司、陆海军学堂、锦衣卫这些军事机关都在武英殿中设立了办公室。

另外, 武英殿之中还有几个地图房, 悬挂着名为“大明天下地”的巨幅地图,还挂着大明分省地图,还有分省沙盘和专门的军用地图——这些地图和沙盘都是大明陆军军官学堂和军师府在过去的几年中,依着朱和墭的指导慢慢做出来的。也不说多精确, 但总是可以一看了。

而今儿这场有朱天王和赵忠义参加的军事会议, 就摆在悬挂有“大明天下地”这幅巨幅地图的甲号地图房中举行。

这是一间窗口朝南的大房间,窗户很大,全部都敞开着,可以让光线直射进来, 所以不必借助灯光,房间内也非常明亮。

朱和墭、朱天王、诸葛三和、赵忠义、苏勇、于忠贤、左春秋等人,全都站在巨幅地图前面。

而军师府右军师诸葛正阳则拿着一根很长的细木棒在图上指指点点, 同时解说着如今天下四方的基本情况。

“根据朝廷所掌握的情况, 目前清妖朝廷的军队主力分布于辽东半岛至锦州一带;徐州——宿州——归德一带;大同——口北三厅一带;北京至天津一带......分别由盛京将军巴海、徐州将军费扬古、抚远大将军将军常宁和康熙本人亲自掌握。这四路大军,每一路都拥有大约六万人,清廷另有大约六万大军分守各处, 所以总兵力多达三十万!”

朱天王听到这数目吃了一惊, “三十万?有那么多?”

朱和墭接过问题回答道:“康麻子的银子虽然没咱们那么多, 但是他有便宜的东道蒙古兵可以用......三十万人差不多还是有的!”

他说的东道蒙古就是哲索图盟、锡林郭勒盟、哲里木盟、昭乌达盟等四个盟,下属有几十个札萨克旗,所控制的蒙古人起码有几十万......也许有上百万!

康熙从中招募个五六万“便宜兵”不是问题。

另外, 康熙自己的关内八旗新军原本就有十几万人, 关外的八旗和索伦兵大约有两万, 再加上各省绿营兵现在也扫数入旗, 总兵力即便没有三十万,也所差不多了。

诸葛正阳又道:“吴应熊的军制和咱们差不多,都是先均田后府兵,他治下的人口大约有八九百万, 丁二百万,七丁发一能有三十万,但实际上能拉出的军队也就在十五万人上下......其中五万人摆在四川、云贵、广西,在湖广前线的军队最多十万。

所以军师府的建议是用登州方面之军拖住清军主力,同时集中南线兵力奇袭吴应熊,夺取吴应熊的湖广......至少夺取湖北,然后再调头北上河南,走吴应麒北伐的路线向,由襄阳向开封挺进!”

在如今的明、清、周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其实还是吴周......人口太少了!

而且在吴三桂死后又发生了一次分裂, 所以吴应熊能在湖广一线维持十万大军,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

而朱和墭至少可以集中三十万大军用于湖广前线, 从而形成三打一的绝对优势兵力。

在夺取湖广之后,吴应熊就失去了争天下的本钱,无论是往四川跑路还是往云贵跑路, 都大势已去。

所以朱和墭暂时就不必管他,集中兵力和康熙决战就行了。

“阿爸,”朱和墭笑着对朱天王道, “南线是三十万打十万......闭着眼睛也能赢!现在的问题是北线,康熙在辽东、京津、口北一共摆了十八万大军。虽然漠北的布尔尼多少可以牵制一点康熙的实力,但是康熙的好安答噶尔丹这两年发展迅猛,已经对布尔尼构成了不小的威胁了。

所以布尔尼很有可能会向西移动,去和噶尔丹争夺地盘......另外,俄罗斯人这几年也和布尔尼发生了几次冲突,说不定也会牵扯布尔尼的注意力。

因此最坏的情况就是,登州军必须以六万人的兵力对付十数万人的清军,能打得赢吗?”

朱天王笑了笑,道:“清军虽然有十几万,但是辽东、辽西的海岸线有多长?如果算上朝鲜更不得了!所以他们的兵力是分散的,咱们则是集中的......所以主动权在我,我完全可以集中兵力发起奇袭!”

“奇袭?”朱和墭问,“阿爸,奇袭哪里比较好?”

“当然是旅顺口!”朱天王道,“旅顺口距离登州最近,又有良港可用。”

“旅顺口?”朱和墭一愣,“清妖在旅顺口戒备数年,还有可能为我所乘?”

朱天王笑道:“数年又如何?我可汇合大军去取,清妖却有不少必救之地......不难调动他们的。而且康熙多半不知道我在登州藏了六万奇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