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46章 开辟反清复明第二战场!(求月票,求订阅)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爹爹,这次本来应该是我这个当儿子的北上去开辟新战场的。但是南方的事情太多太杂,我实在是走不开,只能麻烦您老人家了......”

“老人家?为父不老啊,为父不过四十多,哪里老了?不过为父也自知管不了你的那摊子事儿。你现在一边要管朝廷,一边要管练兵打仗,还能腾出精力来治学,又得管着那一摊子皇商,哦,还得织布绣花......”

“父王!”朱和墭听见老头子说自己会绣花,就没好气地看了眼这个爱开玩笑的父王,“儿臣哪有绣花?儿臣是在印花,往白布上印花!”

他最近搞了一点水溶性的硫化黑,所以试着往白布上印个花,看看这个硫化黑行不行?这个硫化染料可不太容易搞,而且也不是他前世的老本行,所以得反复试验才行。

而“明王印花”的消息传到天王府的时候,不知怎么就成了“明王绣花”了......

朱天王淡淡一笑:“印花绣花都是一样的,只要能把国治好,兵练精,你爱怎么玩都行......老三,吴三桂这次北伐怕是来真的!十万大军啊!如果让他拿下了北京,那咱家的大势可就去了!”

朱和墭上面原本还有两个已经夭折的哥哥,所以朱天王有时候也会称呼他为“老三”或是“三郎”。

“吴三桂应该是拿不下北京的......他如果能亲领大兵也许能得手,但现在带兵的是吴应麒,我看挺悬的。

毕竟吴周国中有些人不希望吴应麒得到这桩再造天下的大功!而且吴周的国力军力相对清妖还是弱小的。本就是以弱凌强,国中又有兄弟相争,吴三桂又年纪老迈。”

“吴三桂的继承人选的确是个问题......那吴应熊还不如死在北京城呢!”

“死了也没用!”朱和墭冷笑道,“这吴三桂就是后继无人......吴应麒的才智也有限,吴世琮稍微强一点,但他是孙子,不可能跳过吴应麒即位。

而且吴三桂自己也不是什么逆天的英雄,不过就是个眼光有限的枭雄。”

朱和墭顿了顿,对同样眼光有限,才智也不大够用的朱天王道:“父王,杨起龙在察哈尔的布尔尼身上花了大本钱......也许能把北京城给偷了!

如果布尔尼在北京得手,那您就去天津登陆,打出朱三太子的旗号,再和布尔尼谈判,哪怕封他一个蒙古大汗再给上一年百万的岁赐,也想办法把北京买到手。

如果布尔尼在北京失了手,那您就去辽东的旅顺口登陆......咱们就开辟个反清复明的第二战场,以后从辽东往辽西,再往山海关慢慢打过去!”

这个开辟辽东第二战场反清复明的脑洞其实还是很符合新大明国情的。

新大明海军强大但是骑兵弱小!

新大明的海军“骑射无敌”,已经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存在了!哪怕英国皇家海军的君权号来了中国沿海,遇上一堆突骑艇,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但是新大明的骑兵是真的弱,搞来搞去就是三千之数......之所以这样,则是因为朱和墭手里没有足够的大个头母马!

他手里的战马主要是缴获的,而缴获的战马要么是阉马,要么是公马,几乎没有母马。

没有母马,当然就没办法产小马驹了......朱和墭没有让公马下崽的金手指啊!

虽然在他的地盘上要搞一点云南种的矮脚母马也不困难,但是养过马的都知道,小母马配大种马是非常危险的,搞不好就会怀上大个头的胎儿马,这样就很容易难产。

所以马匹配种杂交时,一般都要想尽办法挑大母马。

因此朱和墭守在江南是不可能建立强大骑兵的......他可以外购到一些品质优良的种马,实际上他手里就有一些卢西塔诺种马。

但他没有足够数量的大型母马,所以也就无法迅速扩大良种马群了。

而开辟辽东第二战场,则是个搞到大马的好办法!

“清妖在辽西锦州附近搞了个大凌河牧场,”朱和墭又对朱天王道,“若有可能,就去偷一把......如果偷不到就花钱买,就买大个头的母马!”

“知道,知道,”朱天王笑着,“去偷!去抢!去骗!去走私......都是为父的老本行!干这些事儿,我比你厉害!

辽东旅顺,天津大沽,还有山东沿海,能偷的能抢的能骗的,你父王都不会放过的!你父王我,一定会让康麻子听见朱三太子的名号就头皮发麻!”

朱和墭按着宝剑,打量着朱天王,最后仰天大笑道:“好,父王,以后我们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一起搞死康麻子的清妖朝廷!”

......

“皇上,皇上......成了,成了!”

开封府行在,南书房,正埋头在看奏折的康麻子忽然听见了图海的声音,他马上放下手里面奏折,抬头看着南书房的大门,就见穿了件蓝色马褂,风尘仆仆的图海已经站在了门外。

“进来,进来说话!”

康熙知道图海是直接从朱仙镇战场过来的,连忙招呼他进了南书房。

图海进来后扑通一下就给康麻子皇上跪了,“皇上,成了......围困朱仙镇的四大车阵都已经成了,吴逆的十万大军现在已经被安亲王的大军围住了!”

“祖宗保佑!”康熙皇帝听了图海的话,都有点喜极而泣了,不过他随后又问,“靠四座车阵围得住吴应麒吗?”

四座车阵可不是四座棱堡,吴应麒要打破它们是有可能的。

图海摇摇头,“围不住......不过吴应麒只要没有打破全部四个车阵的决心,而是想着撤回许州,那咱们就能大获全胜了!安亲王手里还拿着几万骑兵,足可以把吴应麒的十万大军给追垮了!”

不得不说,清军骑兵的优势在中原战场上还是很管用的!

岳乐的十五万大军之所以可以藏在朱仙镇附近,就是因为他的骑兵强大,可以挡住吴应麒派出的侦骑。

而吴应麒一旦突围而走,岳乐的骑兵就能一路追击,让吴应麒吃不了兜着走!

康熙点点头:“哪怕打破四座车阵筋疲力尽,无力北进,朕也赢了......”说着话,他拍了拍桌上一份奏折,“恭王的折子上说,布尔尼的五万大军已经入关了!科尔沁郡王额尔德尼也召集了数万蒙古骑兵,正在往山海关去。只要这两路大军赶到河南,朕的军队就会达到二十几万,足够逼退吴应麒的大军,迫使吴三桂议和了。

只要能达成联吴抗朱的盟约,大清就赢了!”

不得不说,康熙皇帝的战略还是很高明的,他现在已经放弃了同时打败吴三桂和朱和墭的想法,转而寻求联吴灭朱了。

在他看来,暮气沉沉是的吴三桂父子终究不是他的对手,吴周的前途也相当有限......这个国家不过是一群在明清之间跳来跳去的“贰三四五六臣”建立的,只是个不牢靠的利益共同体而已。

也许吴三桂一死,就会由盛转衰了。

而朱和墭创立的新大明就不一样了,虽然新大明依旧沿用了大明的国号,但这个国家和大明其实是有新东西的,而且还把打天下夺江山的事情包装的非常神圣,看着就扎手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