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42章 岳乐、常宁,快去抢登州!(求订阅,求月票)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大王,就让温姬陪着您一起去汉城吧!”

朱和墭的这次出阵好像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十一月一日这一天,他刚刚穿戴整齐,带着心爱的大波玲,在颜元、刘炎、于孝谦等一干行宫高官的簇拥下,刚刚走出牙山宫的时候,就被李温姬、张玉贞这两个小丫头堵了个正着。

而且她俩也不是来给朱和墭送行的,而是要和朱和墭一起去汉城前线的。

朱和墭看了那两个丫头一眼,两人都已经除了孝服,还一块儿换上了戎装,一看就是照着大波玲的那身硫化蓝的窄袖曳撒和紫色罩甲改的——现在大明的军服都换成了蓝色,因为朱和墭目前还配制不出耐久不褪色的红色合成染料。他现在只能配置硫化黑、硫化蓝、苯胺紫这三种合成染料。

于是他就选择了象征大海,而且也比较庄重的硫化蓝作为军服的颜色。

至于军服的样式,则选用了明朝武官常穿的窄袖曳撒,骑兵还可以再加一件颜色鲜艳罩甲,也可以不加。军服的用料主要是加厚的棉布,只有高级军官才能穿丝绸面料的军服。

另外,军官会在军服的肩部佩戴铁质、银质或金质的五角星,以显示官衔大小。

大波玲拥有类似国公的国夫人爵位,还有资格佩戴象征左都督的三枚金质五星。

而李温姬、张玉贞这俩小丫头大概是觉得大波玲的衣服看着英姿飒爽。。所以也叫手下的裁缝照着做了一身,连那三枚金星都高仿了,看着真叫人哭笑不得。

朱和墭也穿着一身蓝色的窄袖曳撒,外头也套了件紫色罩甲,乍一看和大波玲的穿着差不多, 不过仔细一瞧还是能看出不同的。朱和墭的衣服比较宽大,一看就知道是男装。而大波玲的衣服是有点紧身的, 可以衬托出那副好身段。

穿上军服, 还佩上的长剑、手枪、手榴锤的朱和墭, 看上去又更凶了一些,张玉贞有点忐忑地瞧着他, 似乎在告诉他——这一切都是公主的意思。

而那个明安公主却还笑靥如花地看着他,一副天真烂漫的模样,看得朱和墭心都快化了。

想到这里, 他就扭头望了眼大波玲。

大波玲最知道朱和墭的心意,而且向来“宠”他,于是就笑着道:“去汉城而已,又不是上战场。”

李温姬点点头:“对,对, 就是去一趟汉城。”

朱和墭笑着道:“行......那就一块儿去!来人, 牵马过来!”

他的马还是一匹卢西塔诺大洋马, 灰色的, 又高又大, 名叫“大灰”, 被牵过来的时候把没见过什么大马的明安公主吓了一跳。

朱和墭看着小丫头受惊的模样,还显得非常高兴,笑吟吟就问:“明安, 你会骑马吗?”

“会, 会一点点......”

朱和墭又笑了几声:“会一点点可不行......我来教你骑马吧!”

他又指着自己的“大灰”道:“我俩共骑一马,我好手把手教你!”

共骑一马?还要手把手......李温姬一想到那姿势, 小脸就涨得通红,但还是轻轻点头:“嗯, 就依大王了。”

朱和墭又是一阵大笑, 对左右道:“出兵......汉城!”

准备开拔去汉城的四镇大兵, 早就已经在牙山谷地通往成欢驿的官道上展开行军纵队了。

虽然这四镇大兵的水分极大,但是从外观上却看不大出来......都一色的蓝色军服和碟形头盔,背着一样的麻布大背包和小铁铲,腰里都束着一掌宽的皮带, 皮带还都挂着手榴锤、刺刀套、子弹盒、酒葫芦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还斜背着一根干粮袋。小腿上还都打了绑腿,脚下穿着的老布鞋下面还有一双草鞋。

而且因为是士官和老兵押着新兵,又能组成容易控制的密集队列, 所以行军的时候看着也非常严整。

一队队的明军步兵, 就这样同辎重队、火炮队、工兵队和少量的骑兵一起,浩浩荡荡地通过汉城——牙山的官道,飞速地奔向前线。

......

开城,大清皇帝行辕。

就在康熙皇帝抵达这座破破烂烂的高丽旧都没多久,正在行宫里面发愁今晚上找谁来侍寝的时候,图海、巴海、索额图、明珠、王辅臣、周培公、邓光明、于成龙等人,都一块过来了。

大礼过后,图海就笑着禀报道:“禀皇上,刚刚收到密报......朱和墭已经亲率五万大军离开牙山,直汉城去了。”

“五万大军?”康熙皇帝一愣,“有那么多?”

周培公道:“万岁爷,奴才等早就在汉城、忠清二府内广布眼线了,伪明军的大致数目还是可以搞清楚的。他们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是因为朱和墭这段时间招募了许多朝鲜人入伍,数量已经多达数万了。”

康熙哈了一声:“都是些乌合之众而已!”

“皇上,”巴海皱着眉头道,“也许朱和墭将一部分潜伏在山东的人马调来朝鲜了......据查,伪明在成山角建有港口码头。由成山角道牙山不过七八百里海路,而且是东西走向的,往来不大受冬日的北方影响。”

“有这种可能。”王辅臣接过巴海的话题道,“现在都十一月了,渤海湾里面不少地方都已经冻上了,伪明军再不登陆,怕就没地方可以登陆了。”

明珠提醒说:“旅顺口和成山角都是不冻的。”

巴海摇摇头,“即便是港口不冻,上了岸还是奇寒无比。而且等天暖解冻之时,辽东又多发洪水,道路泥泞,难以行军。朱和盛若要图辽,其实还是孟春登岸最合适……”

辽东这块地还真是不好打,不仅要和“妖”斗,还得和天斗和地斗,而且一年内只有夏季和秋季这段时间最合适打仗,其余季节不是太冷就是泥泞。

另外,满清也早有了准备,辽东半岛上的坚壁清野一直在进行!除了少量军屯,这座半岛就是块大荒地!

就算朱和墭的军队登上去了,也不可能一下突到盛京和辽阳附近。

正因为如此,康熙才放心将辽东半岛上的军队抽空,先调到朝鲜来打一场。

康熙斟酌道:“登州的逆贼也许没有那么多,也许都已经来了朝鲜……不管怎么样,朕都要发兵打一下登州的!

给安亲王和恭亲王下旨吧……让他俩尽快出兵,替朕抢登州城!”

康熙顿了顿,又道:“另外,再给吴应熊放个消息……他是时候完成他阿玛吴三桂未了之心愿了!”

“皇上,您指的是……”图海有点不大明白,因为他觉得吴三桂的心愿好像就是砍死康熙啊!

“称帝!”康熙说,“吴三桂折腾了那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这个?现在朕和朱和墭打得难解难分,谁都顾不上他,他不想过一把皇帝瘾?”

康熙居然要劝吴应熊当皇帝?

底下的大臣们都怀疑自己听茬了,谁也不敢应这个声。

康熙笑道:“应熊称帝,二吴开打!”

“皇上,奴才还是不明白。”图海摇摇头,“吴应熊和吴应麒忍了那么久都没开打,会因为吴应熊称帝打起来?”

康熙笑道:“那当然!吴应麒一直忍着就是因为对吴三桂的那群老臣还存着幻想,想兵不血刃夺了吴家的三分天下。可吴应熊敢于称帝成功,就说明已经得到了吴家旧部老臣们的支持,一旦安安稳稳把皇帝当了,威望也会大涨,内部人心也会稳定,到时候吴应麒就没一点机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