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46章 百万王师魂归处,青山处处有忠骨!(求订阅,求月票)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在众目睽睽和几支千里镜的注视下登上登州水师旗舰蓬莱号的“大波玲”当然是假的......不过也不是全假,那“bo”是很有一点的,并不是都靠罩子和垫子。这人是苍井塞乌,是朱和墭在澳门收的侍女,很早就收了房,不过一直没有名分,直到朱和墭入主南京,进位明王,才给了她一个选侍的名号。。。

这回又让她当了大波玲的“影武者”,这次替她招摇过市,吸引眼球,制造朱和墭已经到了登州的假象。

而真正在登州主持这场远征的将领,这会儿也在苍井登上的这条大船上,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人。他们分别是辽东总督刘进忠,登州水师提督江胜,辽东军提督赵鸿逵。

除了他们三人之外,船上还有代替朱慈炯主持登州事务的坤兴公主,还有登州知府王士元,刚刚晋升成为登州镇总兵的朱尚贤,以及锦衣卫北镇府司登州千户所千户王泽辰——这人原是庞公公的手下,祖籍是四川,他父亲就是个东厂番子,跟着庞公公一起南下,现在是锦衣卫缇骑的总教头。

他则打小跟着“小公公”庞思明一起混,在庞思明加入朱和墭的队伍后,他也跟着一起加入了。一开始在军中任职,但他的才能明显不是在战场上,后来就跟着庞思明干起了锦衣卫,是新大明锦衣卫的第一代缇骑。

当苍井登船时,王泽辰这警惕性很高的特务头子,正眯着一对三角眼在注视着即将随军前往辽东的登州知府王士元......这个王士元一看就有问题啊!

他和坤兴公主的关系非同寻常,没事儿总往公主府跑。这也没什么,公主现在是寡妇嘛,寡妇门前是非多也正常。可是刘进忠看他的眼神为什么那么古怪?他们俩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另外,这个王士元的眼眶中为什么都是泪花?而且他又为什么对恢复辽东的事儿那么热心?

本来坤兴公主是安排蓬莱知县吴小宝带着登州找来的几个“大农”去对面的旅顺口考察农地的,可是这个王士元非得自己去一趟......

正在王泽辰感到古怪的时候,一个上了些年纪的妇人拉开船舱的门,从外面钻了进来,冲着坤兴公主叉手一礼:“长公主,苍选侍已经登船......另外,船头报告说现在海面起了西风,可以升帆出海了。”

坤兴公主点点头,目光凝重地在船舱中环视一圈,一脸正色地说:“我家的祸事,归根结底是因为辽东败局而起......自万历末年,努尔哈赤造反作乱以来,在辽东战场上殉国的名将忠烈,数不胜数。我家的那点精兵强将,十之八九也丢在了辽东。这辽东之地,真可谓是百万王师魂归处,青山处处有忠骨!

今日六万王师再赴辽东,不仅是为朝廷收复失地,更是为了这百万忠骨可以在大明的土地上长眠,也是为了告慰威庙先皇的在天之灵!

可惜本宫身为女流,又有留守登州之责,不能和诸位一同赴辽......不过本宫还可以在蓬莱阁上,三清殿中,为出征将士祈福!”

听她说完这些话,刘进忠、江胜、赵鸿逵三人都起身向坤公主行礼称谢。

坤兴公主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点头向刘进忠、江胜、赵鸿逵三人,道:“现在风向合适,你们快些出发吧......此去辽东三百里,如果风向合适,明日就能登岸了。辽东的忠魂等了太久太久,你们还是早些出发吧!”

说完这番话,坤兴公主就带着留守登州的朱尚贤、王泽辰一块儿出了船舱,然后顺着跳板下到了码头上。

这个时候,这条大型沙船上的水手齐声大喊,宽大的竹肋硬帆缓缓升上桅杆,同时两条长长的撑杆从甲板上伸进了水中,将木船缓缓地推离了码头。

长长的登州商埠码头上,还有十几条同样已经完成了登船的大型沙船,也都陆续升帆。

与此同时,在登州水城当中,也有十几条完成了登船的大型沙船,也一样升起船帆,扬帆出港。

在登州外海的水面上,两支船队完成了汇合,然后在夕阳之中,借着西风,往西北方向的辽东黄泥洼海湾(大连湾)而去。

......

辽东,黄泥洼,十一月八日傍晚。

枪声零零落落的响起,并不密集,但总也没个停下来的时候。海面上漂了不少薄冰的黄泥洼滩头附近的海面上,上百艘沙船已经直接冲上了滩头,士兵们正忙着将一包包一箱箱的物资往滩头上运。

顶着辽东的寒风,泛海而来的明军上下,都爆发出了最大的干劲,船上船下,一片热火朝天。

由于集中在登州的船只和兵力太多,而登州港口的能力又有限,哪怕商港、水城(军港)一块儿上,一次也只能发出几十条大船。现在集中在黄泥洼这边的百余条大船,是昨天下午发出的两个批次。

而集中在登州那边的二三百条船要全部发出并且抵达,至少得要等到明天清晨了——毕竟大晚上的不方便登船,而且海上的风向也一直在变,如果变成完全的逆风,那就没办法出海了。

而这两三百条船即使都完成了一次运输任务,也只能将不到三万人运到辽东。

因此想要把登州那边已经编成了五个镇的六万多人的大军悉数运来辽东,至少要跑两个来回,如果再要运输一些物资过去,那就得跑三个来回,即便是老天爷帮忙,也得跑上大半个月!

跨海登陆,还真是挺不容易的。

刘进忠、赵鸿逵和王士元都已经登岸了,刘进忠和王士元一块儿,在黄泥洼这里指挥上陆。

而赵鸿逵已经集结好了三个燧发枪营和两个骑兵领的队伍,向旅顺口进发了。

现在明军的步兵营人数已经达到一千人了!下属一个直属领和四个火枪领,每个火枪领又有四个火枪副领和一个长枪副领组成。

而那个直属领则是由掷锤炮兵、散兵和营部组成的,主要负责指挥和支援。

而明军的一个骑兵领的员额也是二百,不过只有极少数精锐骑兵才配备了可以发起冲击的好马,大部分骑兵都只有代步的劣马。

现在跟随着赵鸿逵出击的那两个领的骑兵,就是一些骑着劣马的火枪骑兵,他们基本上不会发起冲击,下马或是骑在马背上打火枪才是他们的主要作战方式。

现在稀稀拉拉响起的枪声,有部分就是这些火枪骑兵打出来的......他们应该遇到了少量的清军阻击部队。

刘进忠竖着耳朵听了一会儿,忽然笑了起来:“枪声越来越远了......看来赵军门的进展非常顺利,很快就可以拿下旅顺口了!也许今天晚上,咱们就能进入旅顺口城了。”

王士元裹着件很厚的棉衣,但还是冻得瑟瑟发抖,脸色也有点发白,听了刘进忠的话,他微微笑了笑,忽然眼角看见了什么,随后又扭头看去,发现远处的几座山峰上都冒出了一缕缕的黑烟。

刘进忠早就看见那些黑烟了,这个时候笑着道:“那是烽火台,是给康熙报信的,想必康熙很快就会知道......我们大明天兵回来了!”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