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5章 顶着红夷大炮前进!(第三更)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7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轰轰轰......”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吾执御矣。’”

“轰轰轰......”

一片昏暗之中,背诵《论语》的声音和红夷大炮开火的声音交替响起,给人一种相当奇幻的感觉......至少在一切的始作俑者朱和墭看来,眼前的场面真的有点不大正经。

唔,他一个好好的朱三太孙,现在角巾布袍,长剑铜锤,还背着一支从大东方号上缴来的燧发枪,看着跟个出门打猎去的孔子门徒一样,走在炮声隆隆的战场上。

在他身边,则是由苏占海带领的六十个和他一样打扮的“无马骑士”......马都留在揭阳没带来,准备打下澳门之后直接抢葡萄牙人的大洋马骑。

这帮家伙也不好好走路,一边走还一边在大声背诵《论语》,据朱和墭说,澳门城里面有个法力高强的西洋主教桑托斯,这会儿正在请西洋上主耶稣爷帮忙。所以朱和墭这边也得背诵《论语》,请大成至圣先师来帮忙抵挡。

这说法在后世人听来是要笑掉大牙的,但是在十七世纪......就再正常不过了!

这年头西洋人的大炮、战舰造好了都得请牧师来开光,制造颗粒状火药的时候还讲究用牧师的童子尿来打湿粉状火药!

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方,贫下中农好不容易娶个老婆还得请贵族或神父帮着开光呢!

实际上,在十七世纪的西洋,讲点科学的也仅仅是一小撮上层知识分子,大部分人都迷信得很。就连牛顿也是一边研究科学,一边在研究神学的。

而跟随在朱和墭身边的人,绝大部分也都很迷信,你跟他们讲科学真理,他们十个里面有十个表示不理解。和他们讲封建迷信,那就人人能听懂了。

朱和墭要高举“原儒”大旗,要用“天下为公”和“人间大同”的进步思想武装追随者的头脑,当然就得搞点神秘主义的东西了。

也不是说要和洪教主一样搞法,但也得让下面人知道“原儒”主义的灵验。

譬如现在背诵《论语》上战场,红夷大炮就打不着,就能证明灵验。

灵不灵,红夷大炮做证明啊!

当然了,葡萄牙人的红夷大炮之所以打不着朱和墭他们,肯定不是因为他们的《论语》背的好,而是葡萄牙人根本没看见他们。

现在天已经差不多全黑了,朱和墭和林阿虎指挥的十二个步兵领、两个炮兵领、两个骑兵领,沿着濠江岸边的大道在摸黑前行。圣保禄炮台上的葡萄牙炮声根本没发现他们......所以炮弹都从他们的头上飞过,随便朱和墭背什么,哪怕背诵儿歌童谣,一样可以“避炮”。

即使这些葡萄牙炮兵发现了正有千把个明军正往大炮台这边过来,也很难用红夷大炮打着他们。

因为这个红夷大炮射速不快,也很难调整射击角度,对于以六十人小队为单位,快速行动的敌人着实没有多大威胁。

况且,摆在圣保禄大炮台上的12磅大炮总共只有三十六门,还分散在四个位于核心堡四角位置上的三棱台和核心堡的四堵城墙上,其中可以够得着朱和墭所部的只有区区九门大炮。

如果朱和墭的军队摆出方阵或是排队枪毙的密集队形,倒是有可能被九门红夷大炮打得够呛。

但是朱和墭的锦衣亲军现在所用的战术是以领为单位的出锤子兵掩护装备了“掷锤炮”的炮兵,分散布置在战场上。然后尽可能的寻找有利地形或者干脆自己修建工事,用来抵御敌方的炮兵火力或者骑兵的冲击。

而他们最主要,也是最有力的攻击手段,则是手投手榴锤和用青铜掷锤炮发射开花榴弹。

掷锤兵们所装备的长枪、刀牌和火枪的作用,只是用来掩护投弹、发弹和向敌人发起最后一击的。

另外,朱和墭的锦衣亲军中还有少量骑兵,用处也和掷锤兵们装备的冷兵器一样,是用来掩护投弹、发弹,以及在敌人的阵型崩溃或敌军逃跑的情况下,发起最后一击和进行追击的。

这一套围绕着甜火药、手榴锤和开花榴弹所展开的新式战术,是朱和墭和诸葛三和、林阿虎、苏占山、赵鸿逵、于孝谦他们几个,在一连串的演练和实战中慢慢总结出来的。还算不上成熟,但只要甜火药的威力够猛,而且还是朱三太子、朱三太孙这边的独一份,就足够能吊打实力普通的对手了。

虽然这有点唯武器论的意思,但朱和墭是甜火药、手榴锤、开花榴弹、青铜掷锤炮这一系列先进武器的“发明人”!

这个“发明”一种威力强大的新式武器和花钱从帝国主义那里买几样新式武器来用,那完全不是一回事!

因为每一种威力强大的新式武器,都拥有朱一定程度上改变战争规则的力量。

而最先触碰到新规则的军队领袖,当然可以比别人更早发现和运用这种力量,就是当然的大军事家了!

在今天晚上,要领教新的战争规则威力的,就是澳门大炮台西北三棱台上的炮兵了。

因为他们在用九门大炮不断的向濠江内港的英国商馆开火,而且还在打燃烧弹——这就需要在三棱台上生炉子烧热炮弹,结果搞得火光熊熊,远远的就能瞧见他们了。

所以朱和墭不用打灯笼,都知道该往哪儿走了!

而圣保禄大炮台和炮台外墙修建的时候,还没甜火药,也没有能发射甜火药榴弹的青铜掷锤炮,所以就没考虑怎么防。炮台外围的防御张得不是很开,外墙外面只有两道护城壕,形成了一圈三四十步宽的外围防御地带。

这圈外围防御带用来抵挡敌人的火枪、弓箭那是绰绰有余了......投石机之类的器械肯定禁不住红夷大炮和红夷小炮在近距离轰击的。

而敌人的火炮,肯定打不动圣保禄炮台棱堡,多半也打不动大炮台的外墙。

但是大炮台外的这圈防御,却根本挡不住朱和墭刚刚发明的青铜掷锤炮——说是掷锤炮,其实就是一门小口径的臼炮。

由炮身和炮架两部分组成,其中炮身看着就像一口小铜锅,只有二十几斤重,比个虎蹲炮还轻不少,一个人就可以背着到处走了。

炮架是木头做的,就和普通的臼炮炮架一样,用料比较扎实,也有二十多斤重,同样可以由一名炮兵背着走。

这种小口径臼炮可以用来发射一大一小两种开花榴弹。其中小榴弹只有三斤多重,可以整个儿塞进炮膛再射出去,打得比较远,可以打到一百五十步开外。

而大榴弹则有八斤重,是一种超口径弹,榴弹尾部安了根木棍,填装的时候把木棍赛进炮膛,弹体则留在炮膛外面。

这种超口径弹因为个体大了一圈,装药自然也多,威力当然也大。而且弹体头部还有个可以保护火绳的铁帽子,可以先点火,后盖帽,再发射,可靠性也就高了,不容易哑火。

不过这个小炮打大弹,自然打不远了,最多也就轰个百多步。比火枪和弓箭的有效射程稍远一点,和架在城头上的大炮可没法比。

但是这种小口径臼炮是曲射炮,个头小,份量轻,转移方便,可以摆在掩体后面打。也可以在战场上游动,冷不丁的给对手来几发狠的。

今晚是这种掷锤炮的初战,因为时间紧张,朱和墭只来得及让南厂的工匠们铸造了十二具掷锤炮。而且每具掷锤炮也只配备了四十枚超口径弹,没有普通口径的弹药......总共只有四百八十枚炮弹,打完可就没了!

所以朱和墭就打算利用夜色为掩护,尽可能的接近葡萄牙人的炮台,在近距离上发射开花榴弹。

这四百多发弹药虽然不多,但是威力可相当惊人,只要能有百分之十打准了,圣保禄大炮台也就不难攻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