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八十三章   这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啊!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4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陈永华、邱辉、刘国轩、邱荣这几位“原儒大佬”和“反清大佬”终于搭乘着邱家的鸟船离开了揭阳县城——被后世称为中国近代史起源的揭阳会议,终于胜利的,圆满的结束了。

这次会议虽然没有通过任何正式的决议,但还是口头上约定了几件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大事!

第一件大事就是确定了以“朴素勇武”的“原儒”为反清革命的领导者,从而直接否定了剃发易服,为鞑虏走狗的“今儒”。

这事儿乍一看好像不大要紧,什么“原儒”、“今儒”的,和老百姓有关系吗?

还真有!

“儒”在明清社会中是什么?是士大夫,是乡贤,是基层社会的领袖。

明清的基层并不是掌握在官或是吏手中的,而是掌握在这些拥有话语权和大量生产资料的“儒生士大夫”手中的。

而在康熙十年,掌握基层儒生士大夫,大部分都是大清的忠犬......广东、广西、福建这边的忠犬还少些,但是出了这一块,忠犬是绝对的主流!

不打倒他们,朱和墭的政权就很难控制基层,也很难控制话语权。哪怕他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可以赢得一批拥护明朝的知识分子的支持,但终究难以彻底打倒和批评“今儒”。

而不把剃发降虏的今儒批倒批臭,那拥护朱三太子、朱三太孙的儒生士大夫就很难话语权,也很难完全控制基层。

至于彻底废黜儒家......用一种别的思想取而代之,在清初的广东,几乎不可能办到的。因为儒家根子扎在宗族当中,而清初的广东因为沿海迁界和清朝官府的残暴统治,存在比较激烈的官民斗争,所以大部分百姓都依托宗族,抱团取暖。而维系宗族的宗法和等级都来自于儒家,想要废黜儒家,就得瓦解宗族。

而且此时广东人少地多,所以绝大部分宗族都是扩张型而非内卷型,宗族内部就比较和谐,很难瓦解。

既然彻底废黜儒家不可能,那朱和墭就只能“托古改制”,捧起“原儒”,贬低“今儒”,从而夺取儒家的道德高地和话语权——“今儒”把孔子的衣冠礼仪都抛弃了,都当了蛮夷的奴才,而且还和蛮夷一样秃发结辫,这还算儒生吗?《论语》读过吗?《论语.宪问》里面孔子怎么说的?

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所以剃发易服的今儒对上布衣角巾的原儒,政治上就不正确!

况且原儒还有剑!还有手榴锤!

他们遇到剃发易服的今儒根本不必讲道理,理直气壮的拔出宝剑替孔子清理门户就是了,没人敢说他们做的不对!

揭阳会议上约定的第二件大事也极为重要,那就是设立原儒大学士会议为监国府的最高权威。

这事儿表面上起来,似乎是朱三太子、朱三太孙父子放弃无上权力,实行虚君政体的开始。

但实际上,朱三太子、朱三太孙两父子的无上权力本来就不存在!

延平王府的本钱比定王府大太多了,捧定王监国不过是为了让定王当肉盾吸引清廷的火力,怎么可能真的让一个是真是假都不清楚的定王掌权?

所以十一大学士共掌大权几乎就是最理想的权利游戏规则了,不仅可以避免定王府和延平王府为了还是“期权”的最高权力发生冲突。

而且也让双方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后,可以通过调整各自拥有的大学士数量,以完成最高权力的转让,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火并。

另外,大学士的数量较少,仅仅只有十一人,也使得这套决策机制的效率有了保证,不会变成一个扯皮会议。

而第三件足以改变历史的事件,则是确立了“均田、均税、均役”等三均,以及促进工商和四民平等的发展路线。

这个路子乍一看似乎是要“大平均”,有点脱离实际,太过理想化。但实际上却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因为“均田、均税、均役”的本质是限制或剥夺封建地主阶级对土地的占用,减轻自耕农的负担,使得他们将更多的财力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上——因为现在的潮州人多地少,可以实现“人均富农”,而且土地普遍归宗族集体占有。“均田”实际上不会剥夺富农的土地,只是厘清了产权,保障了各个宗族对土地的集体占有。

所以“均田、均税、均役”是保护,而不是打击富农的。

和“均田、均税、均役”同时提出的,则是大力发展工商业——潮州的富农经济想要搞好,就必须把工商业发展起来。否则富农的产品没办法变现,富农经济是怎么都发展不起来的。

而朱和墭在怎么发展潮州的工商业这方面是最有经验的!

他的办法就是......办厂创业。

而且是大手笔,一出手就是五个厂,分别是东厂、西厂、内厂、北厂、南厂。

这五个厂子的负责人都不叫厂长、经理,也不叫什么CEO,而是叫“厂公”、“督公”或“厂臣”!

听上去就很有气势啊!

除了气势之外,这五个厂子还都有非常厉害的拳头产品。

其中东厂是五厂之首,因为它同时是铸币厂和银行,妥妥的“大厂”,而且是由司礼监秉笔太监庞公公亲自兼任厂公的。

西厂的全称是西火硝厂,厂臣斯文白,产品是火硝。原先在海门渔港附近的古埕村建了一批集硝池,在朱和墭打进揭阳县城后,马上就跟了过来,在揭阳县城南边的大粪坑边上开建集硝池,还把一整个粪坑给圈了起来......揭阳县城内的人畜粪便,现在都归西厂白厂公了!

内厂的全称是内火药厂,厂臣是小公公庞思明,产品是颗粒状黑火药!

另外还负责训练在阵前配制糖药的制药师——糖药太容易受潮,所以无法长期保存,就只能阵前配制了。而且配制糖药可是个手艺活,一个不小心把自己给炸了,那乐子可就大了。所以每一个制药师都必须接受严格训练!

南厂又称南兵器厂,厂臣是诸葛军师的儿子诸葛秀才......“秀才”是他的花名,他的原名叫诸葛正阳,年纪不大,是个十七八岁的小黑胖子,之前一直跟着他娘在达濠上学,在朱和墭打下揭阳后跑来跟他老子一起干大事儿,现在混了个“厂公”。在朱和墭、诸葛三和的指导下管起了从东厂拆分出来的“手榴锤”业务,以及诸葛亮传下来的诸葛机关砲的生产,其实就是些青铜铸造和木工活儿。

北厂又称北酒厂,是五个厂当中最后一个开张的,规模也是最小的,其实就是个作坊。厂臣是大波玲,实际上就是在朱和墭的直接控制下。目前的产品是甘蔗酒和特级白糖......甘蔗酒就是甘蔗渣酿造的酒,朗姆酒就是一种甘蔗酒。而特级白糖则是脱色工艺更高明——不是用黄泥浆,而是用石灰和硫磺熏蒸进行脱色的白糖,没有一点杂色,晶莹剔透,非常好看。

可别小看这两样东西,那可是朱和墭用来整合揭阳县底下的乡都和宗族的拳头产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