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69章 坏就坏在人手一本《三国演义》(求月票,求订阅)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一听朱和墭提起三国,已经当上诸葛丞相的诸葛三和马上来了劲头,顺着《三国演义》的本子往下说:“大王,臣听闻吴应熊善于操弄人心,吴应麒则勇冠三军。这兄弟二人如果团结一心,吴周的国势将难以动摇。如果我们逼之太急,二吴兄弟必然联手。我们不如暂时不去理睬他们,专力用兵江北。如此二吴兄弟必然会自相残杀,两败俱伤之后,就容易收拾他们了。”

朱和墭连连点头,“丞相的办法不错啊......可是二吴兄弟大概也看过《三国演义》吧?他们应该知道自己拿了袁尚、袁谭的本子,就不会聪明一点儿?他们要是不自相残杀,咱们怎么办?一直等着?”

诸葛丞相被朱和墭的问题问得一愣愣的,一时也答不出来,心里面也有点埋怨罗贯中......写那么多阴谋诡计干什么?搞得军师这碗饭都不容易吃了。

朱和墭又问军师左春秋,“春秋,咱们埋伏在江陵的探子怎么说的?吴三桂是中了什么毒死的?”

左春秋道:“吴三桂拉肚子,吃了南京公医堂的大蒜素中毒死的......据说有人在大蒜素里下了河豚毒。”

“什么?”朱和墭一听这个话就来气儿,“这不是在砸我大蒜素的金字招牌吗?那玩意儿卖得可比黄金贵太多了!”

在朱和墭的产业里面,大蒜素绝对是单价最高昂的东西......比生产工艺差不太多的香水可贵太多了!

不过那也是应该的,大蒜素这种级别的抗生素放在17世界,那绝对就是在“贩卖生命”,对于有钱有势的贵人来说,有什么比生命更贵?

而且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大蒜素的萃取工艺和包装工艺(包装不好容易变质)已经越来越成熟了,产量也越来越大。还建立起了广州公医堂和南京公医堂这两个生产、销售大蒜素的药厂。

此外,朱和墭还通过初期的赠医送药,后来的大规模军用,还有广州公医院的低价治疗用药等手段,彻底打响了名头!

所以从去年开始,广州的公医堂就开始卖高价精装版的大蒜素赚钱了。

南京这边的公医堂分号,则从开张之日起,就开始对外销售高价大蒜素......好买卖才刚开始,吴应熊居然就跳出来说他爹吃大蒜素吃死了!

这卖大蒜素赚来的钱可不是朱和墭自己装兜里的,主要还是用来支持原儒学派的医疗事业和教育事业的。

吴应熊造大蒜素的遥就是在破坏儒家的教育和医疗事业......实在是罪大恶极啊!

既然这个吴应熊是罪大恶极的坏人,那么吴三桂一定是被他杀死的——只有罪大恶极的坏蛋才干得出毒杀亲爹的坏事儿!

想到这里,朱和墭觉得自己已经发现吴三桂遇害的真相了!

“吴三桂一定是被他儿子吴应熊给毒死的!”朱和墭哼了哼,又道,“吴三桂让吴应麒率兵十万北伐中原,摆明了就是要传位给吴应麒......要不然他怎么会把举国之兵都交给吴应麒?对了,吴应麒在朱仙镇那边打赢了吗?”

“打赢了!”左春秋摸出一份军师府右司江西千户所的禀帖,双手递给了朱和墭的侍从大臣颜元,“大王,这是和吴三桂的死讯一起到的!就在吴三桂死前一日,吴应麒露布飞捷报告了朱仙镇大战的结果......康熙兵败求饶,割让了开封府、南阳府、河南府、汝宁府、汝州、许州、陕州等四府三州之地.!

另外,康熙所领之军在一月二十日就已经全数退到黄河北岸去了!”

朱和墭笑道:“果然!吴应熊一定是害怕吴三桂会剥夺他的继承权,所以才先下手为强的......咱们应该怎么应对?是不是要联合吴应麒收拾吴应熊这个逆子?”

“大王,”兵部左尚书苏勇提醒道,“您用得这招和《三国演义》里曹孟德的法子差不多啊,这是联合袁谭打袁尚啊!”

对啊!

朱和墭心说:“老罗啊!老罗......你也太能写了,把这些阴谋阳谋都写成了故事,搞得谁都知道了!”

“大王,”诸葛三和摇着鹅毛扇子道,“要不咱们换一种玩法......联合吴应麒打康熙!

吴应熊之前虽然没有多少兵权,但却是吴周的丞相,掌握着吴周的民政财权。

吴应麒虽然手握十万大军,但地盘只有康熙刚刚割让的四府三州。这块地盘算不上太大,根本养不活他的十万大军。而且这四府三州还地处中原,四面皆敌,又无险可守。吴应麒靠着这么点地盘,是无法长久维持下去的......如果他不想当袁谭,就只有另谋他处!

我们不如与之金银糖药,再令其西征入陕。这样既可以断康熙一臂,又能威胁吴应熊背后。说不定等吴应麒有了陕西地盘,就会发兵攻打吴应熊了。只要吴家军内讧起来,大王一统南朝的时候就到了。”

“这倒是个妙计!”朱和墭拍了拍手,笑道,“甘陕苦瘠,但是穷山恶水出精兵啊!若甘陕为吴应麒所得,康熙就少了一处价廉人猛的兵源之地了!”

实际上诸葛三和的这个计策也没多妙,不过就是朱和墭的新大明朝廷有钱有糖,硬生生砸出个锦囊妙计罢了!

朱和墭顿了顿,又道,“不过咱们现在还够不着吴应麒啊!谁能走一趟淮西?”

兵部尚书苏勇早就在等这个机会了,马上对朱和墭道:“大王,给臣三个师,臣一个月内就能尽取淮西之地!”

朱和墭点点头:“安庆那边有四个师,本来是用来防备吴三桂的,现在用不着了,都交给你指挥......从明天开始算,一个月内我要尽有原安徽省的淮南之地!另外,二十天内给我打通往汝宁府去的通道!”

“臣领旨!”苏勇也干脆,接着就对朱和墭道,“臣明日就动身......还请水师发一条快舟!”

朱和墭对陈上川说:“安排最快的船送苏尚书上任!另外,再准备十条运银子和白糖的两千石沙船到龙江口码头待命。”

“臣领旨!”主管水军的兵部右尚书陈上川也干净利落地领了朱和墭的旨意。

朱和墭点点头,道:“颜元,你来拟旨......丞相,契爷,等颜元拟好旨,你们马上署名转兵部、军师府和海军军令司,给苏尚书的诏书,今晚就要送去他府上!”

颜元、诸葛三和、于忠贤三人对于朱和墭的吩咐也没什么异议,立马就开始拟旨、署名,没一会儿就把几分诏书都给搞定了。

现在新大明朝廷的实行的是左右丞相辅弼监国的行政体制,朝廷正式诏令必须由监国或监国指定的代理人用印,加上左右丞相署名才能发出。没有什么司礼监,也没有什么六科给事中。

也就是说,朱和墭、诸葛三和、于忠贤三个合计一下,就能包治天下了。这样的行政效率算是相当之高了!

而十一人的大学士团的权力,则被限制在了立法、修法、大学士拜相(左右相必须是大学士)和修订儒家经典这几个方面。

至于咨议会的常设会议,仅仅只有咨议、协商、密折之权,并不能直接干预行政和司法。

7017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