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04章 康麻子,你现在是无道昏君了!(求月票、求订阅)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占领宁波的新明军纪律良好,其实是非常自然的。

因为被朱和墭带着从陆路打浙江的陆军第七镇是一个几乎全部由广东良家子组成的部队。

所谓的广东良家子,就是在完成均田之后,由各地的宗族依据所均得土地的多少,派出的品行良好、身体强壮、粗通文字的有产青年。

他们和绿营兵、八旗兵本就不一样,也不是山贼、海贼,都是好孩子兵。而且他们的服役期限也不长——均田之后是均役嘛!新大明的兵役由那么多良家子一起承担,那每一个良家子服役的时间也就短了。通常就是步兵两年,炮兵四年,遇到特殊情况,比如长期战争需要,才能延长至五年。

另外,第七镇的军官,大多也是黄埔军学堂出身的青年军官。也都比较规矩,还没来得及沾染上旧式军队的恶习。而且他们在黄埔军学堂除了学习军事、军法之外,还要接受原儒主义的思想教育。

而朱和墭提出的原儒主义,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儒家版的清教运动,当然是比较自律和严格的。

当然了,清教徒作风也不等于是好人......

其实这种比较规矩的军队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打起仗来不够野蛮凶悍。古代冷兵器的战争,对于战士们的个人勇武要求比较高,如果能找到一批反社会人格的家伙冲锋陷阵,那赢面肯定比较大。

所以许多冷兵器时代的将领都会故意放松军纪,由着手底下人去杀人放火。

历史上比较爱民的军队打不过杀人放火的野蛮军队的例子那是比比皆是啊!

朱和墭的这个第七镇虽然比较规矩,但是真的要拎着刀子上阵砍人,还真不一定打得那些“烂人兵”。

但是他们现在是扛着火枪,揣着手榴弹,在火箭炮的掩护下发起进攻的。对于这样的军队而言,纪律要比勇武重要的多!

火枪的保养和使用,糖药的配制和管理,还有火箭炮、锤子炮、加农炮这一大堆技术兵器要管好和用好了,都必须有严格的纪律和管理。

总而言之,朱和墭的这个第七镇就是一支使用新式武器、新式战法,拥有原儒主义新思想的新式军队。

他们在鄞县城内的表现在范承谟这个封建贪官看来,只是莫名惊诧,也许还有那么点不屑......一定是假装的,而且也装不了多久。

但是在同样有点清教徒倾向的于成龙看来,那就无比的震撼了。

这支军队简直就是于成龙理想中的“模范王师”啊!

新大明拥有这样的“模范王师”那无疑就是天命所在了。而康熙皇帝的军队和“模范王师”一比,那就是打到哪里祸害到哪里的“烂人兵”,所以康熙皇帝就是没有天命加持的无道昏君了。

已经被新大明的“铁军”所震撼的于成龙被带到监国行辕,也就是原来的宁波知府衙门大堂上的时候,更加让他震惊的一幕又出现了。

他被人押过来的时候,一身布衣的朱和墭正和底下的兵士们一起吃早饭。

于成龙就看见一个黄衣黄巾的大块头和底下的红衣兵在府衙的大堂外面坐了一圈,一手捧着碗稀粥,一手捏着个发得有点僵的硬馒头吃得正香呢!

也没有什么菜,就是在白粥里面搁了点黑乎乎的酱菜。

而且朱和墭一边吃还一边用潮州话在和一帮大兵聊天,聊得还很开心,大家伙不时发出欢乐的笑声。

如果不是邱荣上去行礼参见,于成龙根本就不会相信这个黄衣人竟然是马上就要当皇帝的朱和墭......

就在于成龙震惊的时候,朱和墭又说了句让他感激涕零的话。

“于成龙?是那个廉吏于成龙吗?”

于成龙那个感动啊!

这可真是遇到明主了!

他在清晨官场上的资格是很老的,在大清入关后不久就考入了国子监,没多久就当了官。到现在都快三十年了!

这三十年他真是兢兢业业做官,认认真真办差,不贪污不腐化,一心为了大清好。

可他的官运总是差强人意,那些办差不如他,操守不如他,资格也不如他的贪官污吏,却一个个都爬上去了。

他本来以为是自己不够努力,现在才知道......原来错的不是他自己,而是顺治、康熙这两个昏君啊!

想到这里,于成龙就绷不住了,扑通一下就给朱和墭跪了:“圣人面前,罪人于成龙安敢称廉?罪人即便有些廉名,也都是为清辱昏暴之君办事得来的,实在惭愧......”

“于成龙,你混蛋,你要当贰臣吗?”

朱和墭还没反应过来,范承谟已经吼起来了。

于成龙不肯死节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但是那么干脆的投靠,却是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这个瞎嚷嚷的人是谁?”朱和墭问。

邱荣马上回答道:“回禀监国圣人,这人是清妖的浙江总督范承谟,是个巨贪......臣从他的官衙里面抄出两万多两黄金,都是他当浙江总督的时候贪来的。”

“什么?他一年就贪了那么多?”朱和墭故作惊讶,“这个范承谟一定是清妖那边最贪的贪官了,一定要严惩!”

“圣人,”于成龙这个时候居然替范承谟说话了,“这个范承谟并不是大贪官......他当了一年浙督,其中半年还管宁波关,才贪了两万金,在清廷那边一点都不算贪婪。”

于成龙的话没说错,范承谟的确不算贪,他这一年来捞得两万金中的一多半要孝敬出去,最后能装进自家兜里的最多六七千两,折合白银也就八万多两。

如果范承谟是个知府,一年内捞到这个数是贪多了,但他是总督啊!

而且还是双总督,一个浙督,一个南洋水师总督,还管着大清国内来钱最多的宁波海关。一年才贪了八万多两,实在不算大贪。

如果康熙皇帝知道这个数,非但不会让人抓捕范承谟问罪,反而会觉得这个范承谟“贪得不多,甚有良心”。

不过朱和墭是不会这么觉得的——范承谟是大明的死敌!

所以他故意装出极为吃惊的模样,大声斥责道:“太贪了,真是太贪了......怪不得天下百姓都难以聊生,原来就范承谟这样的贪官压迫剥削所致,这样的贪官一定要严惩!来人呐,把范承谟押下去严加看管!”

“得令!”

一群朱和墭的侍从马上扑上来,把骂骂咧咧的范承谟给堵上嘴带走了。

而朱和墭则亲自给于成龙松了绑——他知道于成龙是浙江按察使,官不小啊!

虽然浙江按察使的实权并不算大,但是消息一定比较灵通,如果肯真心归顺,那新大明就能获得许多清朝方面的内情。

想到这里,朱和墭就笑着对于成龙说:“于于山,你是天下闻名的清官能吏,是为民做主的好官......我新大明朝廷是主张天下为公、君客民主,君臣同心的。你可愿意于孤同心,一起解救苍生,造福天下万民?”

“臣愿意!”于成龙感激涕零,马上朝朱和墭一拜,拜完之后,他忽然想起个事儿,“对了,监国,臣听说康熙采纳了周培公的祸移吴周之计,要把江南送给吴三桂以挑起明周两国大战,而且还在南京紫金山和扬州的瓜洲埠设立了江南、江北大营......准备在北还之后,屯重兵死守二营,消耗大明或吴周的元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