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13章 吴三桂的“虎假虎威”之计?(求月票、求订阅)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酒宴之上,热气蒸腾。一只烤得表面脆黄,香气四溢,还冒着热气的青海黄羊,被两个总统府的厨子抬了上来,摆在了一张放了许多佐料和乳白色瓷碗的长桌子上。其中一个厨子负责用小刀小心翼翼地片着烤羊肉。分到一盏盏的瓷碗里,每片羊肉都是油汪汪的,飘着诱人的香气。另一名厨子则负责撒上来自西域和云南的香料之后,更让满座的客人食指大动。

今儿在座的客人,大多是吴周阵营中的文臣武将,外加两个东南来客——大明太子太师黄宗羲和大清江南巡抚洪士铭。这会儿除了黄宗羲和洪士铭,都笑得和花儿一样,众星拱月一般的围着吴三桂。

吴三桂也得意极了。之前因为朱和墭战死的传言和明清两军在安庆周围战场上的拉锯,让他一度陷入了犹豫......他也是个“老犹豫”了,历史上反清造反的时候才反到长江边上就开始犹豫了!

不过这会儿,他终于已经犹豫好了,准备拿出十万大军给儿子吴应麒、孙子吴世琮去搏一把!

而且这一搏的赢面怎么算都挺大的!

康熙那边不用说了......虽然手里还有十来万八旗新军,但那些都是“双输之兵”。和吴家军打输一次,和朱和墭大战又输一次。都输麻了,输怕了,而且还是疲惫之军,怎么可能打得过吴家的养足了精神和锐气的胜兵?

而朱和墭现在麻烦也不小,那个诸葛丞相一头盯着吴周,一头要留神屯兵清流关的康熙,剩下的可以用来围攻安庆的力量就小了。一个安庆打了几个月还没得手!

朱和墭自己进浙江到是异常顺利,入江南应该也没啥问题。毕竟江浙百姓士绅苦清久矣,有人能来解救他们,他们都是欢迎的。何况来的还是他们挺熟悉的大明。可是康熙对于这样的局面也早有预料,不仅用上了“冯亭献上党入赵”的计谋,而且还在长江沿线布下了紫金山、瓜洲埠和安庆三大据点。

这三个据点还都是朱和墭必须拔掉的——不拔掉安庆据点,长江航道就通不了。江东、江西就没办法融为一体,江西的粮食和景德镇的瓷器都很难往江东发运。所以安庆一定得打下来!

紫金山就不用说了......朱元璋的坟头能不收复?天天让一群鞑子兵在朱元璋头顶上拉屎撒尿,朱和墭还有脸当皇上?

而瓜洲埠这个据点又卡着大运河!不拿掉它,北伐大军的后勤怎么搞?

所以朱和墭必须先打下这三个据点,然后才有能抽到大军大举北伐。

康熙皇帝布下的这三个据点肯定也不是那么好打的,拖延朱和墭几个月总没多难吧?

而且康熙皇帝异想天开搞出的那个“冯亭献地入赵”之计,还把朱和墭唬了一下,以至于朱和墭派黄宗羲来同吴三桂谈判了......这可正中了吴三桂的下怀啊!

吴三桂指着烤羊对黄宗羲笑道:“梨洲先生,这黄羊是青藏那边的特产,膘肥肉紧,香而不膻,乃是羊中上品。这只黄羊乃是五世大喇嘛的使者给老夫送来的。”

黄宗羲笑得云淡风轻,不心里面却有点懵——这个吴三桂为什么要提五世大喇嘛?他和眼下的明、清、周三国争霸有什么关系?

不过和他一起成为吴三桂座上宾的洪士铭却是脸色大变——他虽然一直是个“官场冷板凳”,但他是北京朝廷的冷板凳,还能不知道蒙古人和大喇嘛的事儿?

五世大喇嘛看上去好像和明、清、周三国争霸没关系,但实际上他却可左右一部分蒙古王公的立场。

或者话也可以这样说,表面上是五世大喇嘛遣使给吴三桂送黄羊,实际上则是那群蒙古王公通过大喇嘛在向吴大总统示好!

这事儿在朱和墭、黄宗羲这样从来没在满清权力圈子里混过的人看来没啥大不了,但是在洪士铭这样的满清圈内人看来,就意味着大清的国本正在动摇!

大清素来是以蒙满联姻联盟为国本的!

如果蒙古人被吴大总统拉过去一部分,那大清的国本不就得摇晃了?

而且吴三桂通过五世大喇嘛拉拢蒙古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为云南和西藏接壤,云南那边一直是有喇嘛传教的,而且在滇藏边界上还有许多土司都是两头上供,吴三桂通过他们联系上大喇嘛是很有可能的。

现在吴三桂又控制了四川,和大喇嘛联络起来就更方便了,甚至可以直接发兵攻打雪域高原......想要大喇嘛帮着他联络卫拉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吴三桂瞄了一眼洪士铭,接着又对黄宗羲道:“老夫知道三太子、三太孙为了江南的地盘是拼了命的,如果有谁想在这个时候去摘果子,他们就会和谁拼命。

老夫年岁大了,也不想在有生之年混同海内,就想着能把驱除鞑虏的事儿干了......毕竟这鞑虏能打进来,和老夫也是有那么一点关系。”

黄宗羲一听这话,马上就对吴三桂道:“大总统能如此深明大义,实乃天下之福也!”他顿了顿,又道,“不知大总统对江北之地有何想法?”

吴三桂笑了笑道:“老夫如果要尽取江北,岂不是夹在明清之间了?而且江北地盘不小,清虏之兵也没有尽撤,老夫要多取一些地盘,就得多投入些兵力......这可就要分了北伐之兵了!”

康熙设立的江北省对吴三桂而言,其实就是个鸡肋。寿州府、六安州的地盘吃一点尝尝鲜没什么。真要吃到大肉,那就得打下安庆、庐州、扬州、淮安四个府。

而安庆府的大部分地盘和庐州的一部分地盘已经被诸葛三和的兵占了,而扬、淮二府则堵着朱和墭北伐的路。

吴三桂如果发兵去占,就是分了自己的兵力去替康熙守国门......他老人家的战略虽然差,但也没差到这程度。

“大总统,您要北伐了?”黄宗羲听到这消息,眼珠子都要放光了。

“对!”吴三桂笑道,“老夫准备让应麒、世琮提兵十万北进,今秋就要出兵!”

“今秋?现在就是秋天啊!”

吴三桂点了点头,笑道:“今秋出兵,明年春天就能入北京了!哈哈哈......老夫要赢了!”

他说的“赢”,可不单单是赢康熙,还有赢朱和墭!

先入北京者君天下啊!

吴三桂派十万胜兵北伐,康熙能挡得住?康熙要挡不住,那先入北京的就是吴三桂了!

黄宗羲看着吴三桂一脸得意的样子,总觉得应该说点打击他的话,“大总统,康妖头还有十几万八旗新军,未必没有一战之力啊!”

“有吗?”吴三桂又是一阵大笑,然后扭头对洪士铭道,“日升,你再辛苦一下,替老夫走一趟淮安,去劝劝玄烨......就当一回清顺宗吧!他要跑得快一些,他还能有个十几二十万大军去关外,说不定也能当个关外、塞外的雄主。

要不然吾儿应麒先带十万兵揍他一回,就算他侥幸打赢了,朱三太孙还会再带着十万兵去揍他......他得多禁揍才能扛得住?

这两拨人往死里揍他,揍完以后,他怕是连个顺宗都没有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