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55章 忠臣那么多,大清一定赢!(第四更)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7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康熙十二年,正月十六日。

已经过完上元节开始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康熙皇帝,现在刚刚用完午膳,正坐在南书房内翻看着这些日子陆续送来的十来份非常重要的奏折和题本。

其中一部分是请罪的折子......罪臣很多啊!年节之前图海、孙思克、施琅、孙延龄等人已经请过罪了。

过完年,耿精忠、刘进忠,还有一堆湖南官员的请罪折子又到了!

那些湖南官员的请罪折子没什么好说的......他们打不过吴三桂很正常。

而且他们现在丢地盘的速度还可以接受,长沙、岳州、衡阳、常德这四个要地还在朝廷手里,估计还能守一段时间。

而耿精忠和刘进忠的折子就让康熙有点无语了,这两个家伙在年节前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居然壮着胆子去打了一回潮州府!

那可是龙潭虎穴一样的地方啊,就凭他们也能打得动?结果不出所料,真的就惨败了......被一个叫杨秀清的逆贼给打败了。

这个杨秀清的名字康熙在《壬子科贡士诗词合集》上看到过,是个广西士子,还写出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当时康熙皇帝就知道这个不简单,没想到他不仅文采斐然,而且军略也极为高明,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啊!

只可惜怎么厉害的人才不肯为朝廷所用,反而成了逆贼的右辅副军师。

康熙叹了口气,心想:“朕和父皇既是明君,又是仁君......这些人才为什么就不愿意为朝廷效力呢?”

除了请罪的折子之外,给康熙皇帝送来好消息的折子也是有几份的。

譬如已经卸任的福建总督范承谟的折子上就报告了好消息——耿精忠和刘进忠是真败!

而且耿精忠还亲自上阵和贼人搏杀,身负重伤而还......范承谟已经去探望过了,绝对不假!

既然耿精忠受伤不假,那这是个好消息,说明耿精忠和刘进忠都是忠的!如果他们早就勾结了朱三太子,那潮州之败就是诈败了,怎么可能损伤那么大,耿精忠还差点战死?

那范承谟是既忠心又精明的奴才,就那个傻乎乎的耿精忠是不可能满过他的。

所以耿精忠的忠是可以确定的!

而刘进忠嘛......虽然很多人都说他靠不住,但康熙觉得这家伙也还是忠的。

要不然潮州之败时他来个临阵倒戈,一下干死耿精忠,现在整个福建都大乱了。

除了这“两忠”之外,康熙皇帝又发现了一个忠臣,就是那个平凉提督王辅臣。

这个王辅臣原本在吴三桂手下干过,据说还颇受恩惠,所以有不少人给康熙上密折,请他提防王辅臣。

而王辅臣现在上了折子——因为他听说逆贼有“炸弹箱子”可以伤人性命,非常担心太和门的门房疏忽。所以请辞平凉提督,要入朝当御前侍卫,替皇上看守太和门,保卫皇上的安全!

看看,这是多好的奴才啊!

怎么可能不忠?

所以康熙皇帝也没拒绝王大忠奴的心意,当即就命王辅臣赶紧入朝来当“门房大臣”......太和门看门的重任就交给他了。

除了耿精忠、刘进忠、王辅臣这“三忠”之外,戴罪立功的图海也给康熙上了折子,举荐屡北屡战的施大忠臣就任长江水师提督!

这可真是打一次败仗升一次官啊!

虽然都是提督,但是长江的提督可比西江的提督重要多了!

不过这个官还是得给人家升啊!

因为康熙手里实在也没什么办水师的人才......广东、福建原来的那些水师总兵,大部分都是陈汉军出身的旱鸭子,落水就是忠烈了,还能指望他们在长江上战胜逆贼?

不过长江水师都交给施琅,康熙皇帝也有点不放心啊!

还得找个比施琅还要忠的奴才才行!

想到这里,康熙皇帝马上就在南书房里面找起来了。

现在到南书房当值的臣子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大臣,几个大学士如果没什么走不开的要紧事,那是必须要来的。兵部、户部的满尚书也得来。还有一个“参谋王爷”岳乐也加了个议政大臣的衔,每天都来南书房。

另一部分则是“小臣”,由翰林院掌院学士熊赐履领着,有傅弘烈、黄植生、张洪天等等。

其中张洪天就是那个启灵真人,他现在也是翰林了。官拜“法术翰林”,专门负责帮康熙皇帝做“法术试验”。

康熙皇帝那可是文理双优的学霸型皇帝,和后来的嘉、道、咸、同他们可不一样......看那几笔字就知道了!

而且这个康熙还很喜欢做数学题,不用布木布泰逼着,纯是兴趣。能喜欢做题的,那就是典型的学霸啊!

“康学霸”最近还迷上了“法术试验”,拿着个“法术炸弹”,就是邓忠捡来交给施琅的那个,和张洪天一起拆着玩。拆开以后还小心翼翼的把里面的空心圆柱体的糖药给敲碎了,然后一小块一小块的做实验......拿凉水泡、拿热水泡、拿酒泡、拿醋泡、拿猪油泡,还拿酱油泡。

反正就是各种泡,泡完了以后再加热,加热完了再冷却……然后再用纱布过滤。

鼓捣了一个“春节”,居然还让“康学霸”发现了不少“法术的奥秘”。

他现在已经知道朱和墭的糖药是不加炭粉和硫磺的......这两样东西不溶于水啊!

你把那糖药放在热水里一花开,一过滤就知道了。

另外,康熙还知道了朱和墭的糖药是熬化了糖再加火硝的!

这事儿是康熙亲自去御膳房的点心房问出来的......这糖啊,一般就是烧化了、水化了,或者用醋化了。加水化了就是糖水,那肯定不行。剩下就是用醋和加热融化了。

康熙和张洪天一块儿做了试验,用醋好像不行,还是太湿了,烧不起来。而用火融化的效果最好,就是一不小心会着火!

在他们做试验的时候就一不留神点着了御膳房,还惊到了太皇太后布木布泰。

事后康熙皇帝就觉得“法术”离厨房还是远一点好,省的把御膳房烧了。而且现在是研究新式火药,万一以后研究新式毒药呢?放在厨房好像不妥吧?

所以康熙皇帝就在翰林院下面搞了个“法师翰林”的编制,让张真人也当了翰林。

虽然编制的问题解决了,也有了专门的实验室,但是糖药的秘密并没有完全解开——康熙和张真人搞出的糖药很容易碎,凉一会儿就碎,碎了就潮,潮了就容易失效。

另外,用明火加热的办法熬糖药非常危险,容易引发火灾。

而最让康熙头疼的,则是熬糖药的办法太简单,不容易保守秘密,如果天下的汉人都会了……八旗天兵可就没多大威慑力了!

不过和这些让人头疼的事情相比,这些日子让康熙皇帝欣慰的事情还是占了多数——大清还是忠臣多啊!

只要善用这些忠臣,大清一定能赢的!

想到这里,康熙就把目光投到了“又傻又忠”的奴才傅弘烈身上了。

“傅弘烈!”

“奴才在!”傅弘烈赶紧给康熙跪了。

康熙笑着问:“傅弘烈,你学会配制天雷药了吗?”

“会了就,已经会了。奴才天天和张真人学,已经学会了。”

康熙点点头道:“很好啊,你是南昌府人士吧?”

“正是,”傅弘烈道,“奴才的确是南昌府进贤县人士。”

“好,”康熙点点头道,“那你就走一趟江西,出任督办长江水师大臣……主管两件事,第一,管水师及整个宁南靖寇大将军行辕的火雷供应!原属邓忠所管的两个火雷佐领,现在都归你管。所缺员额,从内务府包衣骁骑营中调人补齐。

第二,管水师兵源募集,水师之兵需用江边、湖畔之民,你是江西人,该知道在何处募集。一定要尽快帮施琅募集到两万壮丁,最好本就是船民渔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