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68章 国难思鳌拜 (第一更,狂求月票!)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想到真的要和吴三桂打,康熙心里还有那么一点虚虚的。于是他就看着好奴才王辅臣问:“王辅臣,你在吴三桂手下当过好几年总兵,还和他一起征缅甸、杀永历,应该知道贼军的虚实吧?”

“什么叫我和他一起杀永历?”王辅臣被康熙这话“夸”得那叫一个心虚啊!

不过“活吕布”还是挺善于掩饰内心惶恐的,略一沉吟,就说道:“万岁爷,奴才的确知道吴老贼的底子。这吴老贼在谋逆之前有五十三个佐领的旗兵,还有四镇加十营的绿营。账面上有兵三万两千多人,而实际上的兵力还要多一些。因为吴老贼藩下的旗丁、旗奴人口挺多的,老贼镇守云南之后都给他们分配了土地,让他们学着明朝军户和隋唐府兵的办法,平时为民,战时为兵。

永历伪帝底下的贼兵陆续归顺老贼的也有几万人,老贼挑选其中精锐编了十营新军。但余下的也没有遣散,同样分了土地,寓兵于民。

奴才当时暗中调查过一番,发现一旦有事,老贼可以发动的精壮当在七八万之间。这些人就老贼的老本!”

“有七八万啊......”康熙一边说话,一边在心里盘算着吴三桂可能带着过江的兵力。

这是王辅臣又接着说道:“除了这些老本,贵州、四川、湖南境内还有不少附逆的绿营兵,奴才估摸着不下两三万。如此老贼的总兵力当在十万左右!”

“十万?”康熙吸了口凉气儿,心说:“老贼的兵挺多的!朕手里的天兵有点少啊......”

王辅臣一边说话,一边也在偷眼打量康熙皇帝,发现康熙皇帝脸上滑过一丝忧色。

兵部满尚书明珠也发现康熙的脸色稍微有点难看,连忙叩首道:“万岁,吴逆现在占据的地盘也不少了,云贵两省虽是后方,也不可能一兵不留。真要那样,云贵两省的土司就该起兵闹事了。兵部估计,吴三桂至少要在云贵两省留兵万余。

日前山陕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莫洛上奏说吴逆已经派遣麾下骁将王屏藩率兵万余入川,以支援郑蛟麟、谭弘、吴之茂等贼抗拒天兵。

而吴逆起兵至今,都以总统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伪官传令三军,而此官并非广东的伪朱三太子所封。而且吴逆所用的年号是崇祯四十六年,而伪朱三太子则用定王监国年号。可见二贼并非一体!吴三桂至少要以兵万余提防伪朱三太子。

另外,岳州、长沙、衡州三府正对着湖北和江西,吴三桂至少有在三府留下两万嫡系人马。

所以他的十万大兵当中有五万是不可能过江的,能跟着过江的最多只有五万。”

五万......也不少啊!

康熙皇帝还是有点发愁。

这些日子,他已经派出去不少八旗天兵了。

岳乐、杰书、勒尔锦、莫洛、图海他们五个一人发了三千八旗兵,一共就是一万五千了。

另外,盛京将军、宁古塔将军、江宁将军、西安将军这四个驻防将军手下还各有三两千八旗兵,加一块儿也上了万。

以上这些加一块儿,就是两万五千八旗兵了!

现在八旗兵的人数对外号称二十万,但实际上远远没有那么多。其中满八旗就五万六万的样子,八旗蒙古一万五左右,八旗汉军三万余人......加一块儿,满打满算也就十万几千不到十一万。

这人数和吴三桂目前拥有的兵力也差不多......虽然大清还有二十万人左右的绿营兵。但是这些绿营兵相当的靠不住,最近已经反了许多了,剩下的都在“反与不反”之间。

而且现在反清的也不止吴三桂一家,还有个朱三太子呢!

这朱三太子的兵也许没吴三桂多,但是战斗力肯定不在其下......幸好这两贼是各怀鬼胎,否则的话,大清搞不好真的要完!

可现在就算集中兵力打吴三桂一个,好像也不太够啊!十一万八旗兵扣掉那两万五,再留个一万五守北京,能用的最多七万。

七万对五万,优势有点小啊!

盘算了一番之后,康熙皇帝麻脸上的忧色就怎么都遮掩不住了,同时他又斟酌着开口道:“吴三桂一旦过江,就表明其志在天下,必然会摆出有进无退的姿态。所以荆州会战,事关大清存亡,绝对不能失利,必须厚集兵力,方可无虞。今日朕就想和你们议一下,应该派多少军队去荆州,朕的御营又应该摆在何处?”

听见康熙的问题,底下跪着的一群大学士都有点傻眼——虽然他们平时“说三国”的时候都头头是道,议论起军国大事也是一套一套的。

但是现在要玩真的了!

他们这人不是进士就是笔贴式,不会打仗啊!

唯一一个出身和军事沾边的居然是纳兰性德他阿玛纳兰明珠,他是蓝翎侍卫出身......要不怎么让他当兵部满尚书呢?

可是一个蓝翎侍卫的军事经验也不足以打败吴三桂啊!

看见底下人都愁眉苦脸的不说话,康熙不知怎么就想到鳌拜了!

真是国难思鳌拜啊!

现在鳌拜要还在,那该多好啊!鳌拜兄弟仨,卓布泰、鳌拜、穆里玛,个个都能打,还不是一般的能打,而是特别的能打。从临阵冲锋一直打到一方将帅,虽然跋扈了一些,但关键时刻靠得住啊!

要他们仨现在还在,广东的朱三太子早灭掉了,吴三桂那个老贼也不敢反,大清天下更是安如磐石!而且他们仨都是老头儿了,就算跋扈也跋扈不了几年,弄死他们实在太不英明了。

想到这里,康熙居然叹了口气:“假使鳌拜尚在,吴三桂又算得了什么?”

“皇上,您说什么?”纳兰明珠不知道想起什么了,忽然一脸喜色的看着康熙。

康熙也是一愣,脱口就道:“明珠,朕说假使鳌拜尚在......”

“皇上圣明!”

明珠叩首就拜,把康熙吓一跳,心说:“难道鳌拜真的没死?这怎么可能?朕亲自验尸的!”

“皇上,”明珠说,“鳌拜和穆里玛虽然都不在人世了,可是他们的兄弟卓布泰还在啊!”

啊......康熙也想起了来,鳌拜三兄弟当中还留了一个卓布泰没弄死,果然英明啊!

卓布泰这老家伙可是从黑龙江一直打到缅甸境内的猛人啊!吴三桂在磨盘山被李定国伏击的那一回,就是卓布泰带兵及时赶到,才让清军反败为胜的。

鳌拜倒台的时候,卓布泰也跟着一起吃了瓜落。本来是要弄死的,但是太皇太后发了话,才饶了一死。去年传鳌拜造反的时候,康熙为了安抚人心,给鳌拜的党羽都免了罪,卓布泰也就跟着复了世职,现在正闭门养老呢!

虽然正在养老,但他实际上也不是太老,他比吴三桂还小一岁,刚刚过完六十大寿。

既然吴三桂这年纪了还能造反,那比他小一岁的卓布泰,当然可以出山来帮着大清朝廷平叛了。

想到这里,康熙皇帝倒也干脆,马上就对纳兰明珠道:“明珠,你马上走一趟卓布泰家,去传朕的旨意,朕要给他官复原职,让他当镶黄旗满洲都统,还要让他当大学士和议政大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