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33章 工业化要从哪里开始?(求月票,求订阅)

书名:活埋大清朝 作者:大罗罗 字数:2.8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29

龙江口,接官亭。

阁子里面,一片沉寂。

郑经、诸葛三和、陈永华、邱荣,甚至连大波玲都不知道该怎么接朱和墭的话茬了。

这位朱大圣人的心也太黑了吧?一朝天下二三百年,堪称盛世的不就是几十年吗?怎么可能有二三百年盛世?从头到尾都盛世?那这个朝廷是怎么搞没了的?盛着盛着就没了?

不能这样啊!

而且......光靠一轮“开国大公平”,无论怎么公平,也不可能维持二三百年啊!

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人均过田,可是均着均着,几十年后不就均不下去了?

新大明怎么就能例外呢?

“监国,”打破沉默的还是大波玲,“二三百年的事情是不是太久远了?”

久远吗?朱和墭打量了一下大波玲,心想:“你果然是头发长见识短外加胸大无脑啊!现在是1674年,二百年后是1874年,二百七十一年后是1945年......这二百七十一年间,世界上发生多少惊心动魄的大事?中国这样的国家,只要一时没有跟上落后了,就有可能被吊打,一旦被打败了,那就有可能陷入深渊!深渊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深一点的深渊,就意味着被开除球籍,要亡国灭种的!

浅一点的深渊,也会让中国变成全世界最穷的国家之一!

朱和墭虽然没有经历过差一点被开除球籍的黑暗时代,但他却经历过那个穷疯了的时代!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北京念完大学后就会家乡去干高仿......那真的是穷怕了,穷疯了!

而当朱和墭了解到清初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哪怕是人均GDP,也名列世界前茅,搞不好就是第一名的时候,他真是要多震惊有多震惊。

后世中国人民奋斗了几十年,依旧没有达成的目标,在康熙年间竟然是个常态,平常到了没有人在乎的地步。

而这么一个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都名列前茅的国家,竟然会在一百多年后就沦落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几个国家之一......而且还要穷上一百多年,穷得世界上都闻名了!

而造成这种灾难的原因,就是悠悠中华输掉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两次可以使生产力出现爆炸式增长的工业革命,并且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处于非常落后的位置上。

而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没有开始......而中国,至少朱和墭统治下的半京四省之地,是非常有希望成为第一个跨过工业化门槛的地区。

而第一个就进入工业化,如果再在国际零元购市场上占下应有份额,那怎么都得有二百七十一年盛世吧?

他这可是参考大英帝国来的......大明的基本盘比大英大多了,甚至可以把殖民体系完全同化。在这种情况下,盛世岁月怎么都不应该比大英帝国短吧?

想到这里,朱和墭又耐着性子对在场的几人道:“以往曾经均田的历朝,之所以不能持久,在孤家看来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人丁滋生越来越多,而土地却没办法长出来。不过现在这已经不是问题了......你们该知道世界之广、地球之大了吧?”

“知道,知道......”郑经最知道了,他点点头道,“监国,臣明白您的意思,咱们均完了国内田再去均海外的田......不过出海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海上风波险恶,可谓九死一生啊!”

所以要工业化啊!你不知道有蒸汽机吗?对了,你真不知道......

朱皇帝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工业化,于是只好转了个话题,继续说:“二是均田不均学问,因此百姓无知,士大夫无耻......无耻的士大夫欺负无知的百姓,占了他们的土地,使得小民无立锥之地。而兼并了大量土地的士大夫还想尽办法偷逃国税,不仅断了小民的生计,也绝了朝廷的饷路。”

“均学问?”诸葛三和一愣,“监国,这个学问要怎么均?”

怎么均?朱和墭瞄了他一眼,心说:“要不先让你把《诸葛秘籍》交出来均一均?”

“当然是普及教育,”朱和墭还是压住了自己对《诸葛秘籍》的好奇心,说起了正经事,“还是广东的老办法,得大办学堂......均田的时候就要拿出一部分土地专门当学田,用来开办乡村蒙学。

在蒙学之上,就由各县的县衙出钱办小学,好让蒙童之中的佼佼者可以升入小学,继续学习。

各府还应该开办中学,以便让小学生之中的佼佼者可以念中学。

而中学之上,当然是朝廷和各省开办的大学堂了......等第一批大学生完成学业之后,朝廷就不再用科举取士,而是要改为学堂取士了!”

“什么?连科举都要废除?”刀疤大状元邱荣吃了一惊,“这不是要把读书人都逼到吴周和清妖那边去?”

“有什么好怕的?”朱和墭冷冷一笑,“黄宗羲自己都说科举取士弊端甚大,我们逐步加以废除,代之以学堂取士,又有什么不妥?”

郑经、诸葛三和、陈永华、邱荣都忍不住皱眉。

这事儿说是一回事儿,做起来恐怕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朱和墭已经铁了心废科举办学堂了——这事儿必须得做!不仅因为工业化需要新式人才,更因为朱和墭需要用自己门下原儒替代这帮除了考试当官贪钱逃税,就啥都干不好的腐儒。

他可不需要那种“平时袖手谈心性,临难一死报君王”的忠臣。

朱和墭顿了顿,又道:“另外,取士之法本身也需要大改......黄宗羲不是在他的《明夷待访录》取士篇中说,当今取士过严而用士过宽,实为一大弊端吗?他还提出应该改为取士宽而用士严。

孤家觉得这样很好,以后衙门里面的六房三班也可以列入官品,通过考试或由兵部推荐有功但不适合当官的士兵去担任。这样一来,读书人也算有点出路,想来应该是能满意的。”

这样能满意才怪!

阁子中的几人都拧着眉头,但还是重重的点了头。

不管江南的读书人是不是满意,他们都必须要支持朱和墭!

.......

夜色已经非常深沉了,整个武英殿一片寂静,只有朱和墭还在寝殿的八尺大床上睁着眼睛睡不着。他的一只大手无意识的身边躺着的大波玲的身体上游走,忽然遇到什么东西,就顺手拧了一下。

而他的另一只手则枕在自己的脑后,定定地望着天花板。

身边的大波玲给他弄醒了,发现自己的丈夫还醒着,就把身子拥了过来,靠在了朱和墭身上,低声地问道:“阿炮,怎么还不睡觉呢?这几日白天都那么辛苦了,晚上不好好休息怎么能行?难道是刚才还没有尽兴,要不要姑姑再......”

朱和墭侧过头,对着脸上都是娇羞表情的大波玲一笑,“还是姑姑对我好......可是现在江东初定,反清复明的大业算是有点小成,各种事情千头万绪,我这个监国都得考虑周全。”

大波玲不仅是朱和墭的女人,还是他反清复明事业的股东,而且还把自己和自己所持有的股份,全都送给了朱和墭。所以她是朱和墭后宫当中,唯一一个对国事政务有发言权的女人。不过她从来不会滥用自己的这项特权,所以只是眨眨眼睛,微笑道:“阿炮,国家大事姑姑不懂,但是只要用得着姑姑,你只管开口,姑姑什么都听你的。”

听着大波玲用柔柔的嗓音在向自己做保证,朱和墭欣慰地笑了,果然还是姑姑对自己最好啊!

其实他是故意把大波玲弄醒的......他现在遇到一件稍微有点难办的事情,想了想去还是得让自己的好姑姑出面。

想到这里,他就先在大波玲的脸颊上亲了一口,然后道:“姑姑,你看我现在已经是金陵之主,还是监国圣人,又有了这偌大的紫禁城......后宫之中的女子是不是少了一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