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九百零二章:三班衙役

书名: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皇爷,这才寅时,天还没亮,多歇会儿再去吧。”坤宁宫内,张嫣极不情愿的起身,替朱由校披上明黄色的绸袍。

“唉。”朱由校叹了口气,转身刮了刮她的琼鼻,“不起来不行啊,王朝辅方才说了,内阁的几名阁老已经到了,朕不好叫他们一直等着。”

“内阁首辅魏广微,武英殿大学士许为京,个个都四十好几的年纪,朕受得了,他们受不了。”

闻言,张嫣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替朱由校穿戴好最后一件皇帝常服以后,便倚靠在了他的肩上,细声说道:“爷,您挑些时候,也是要到各宫去看看其余的姐妹的。”

“她们也是皇家妃子,对皇家忠贞不渝,爷只要去看看,和她们聊聊,便能让她们高兴好几天了。”

朱由校点头,遂而起身。

“知道了,没什么事你就不要起来了,朕自会捡个时候,一一去各宫探望,陪她们一会儿。”

走出几步,朱由校忽地又折返回来,笑道:

“对了,要是你们在后宫里待着实在无聊,朕这就正式准许你们,每个月可以去南海子游玩一日一夜,那儿有一座行宫,放着也是放着。”

“只是要王体乾带领净军陪同,这算是朕为了你们,再次僭越祖制了。”

张嫣闻言,面色带喜,接连点头,看着天启皇帝离开,半晌未动,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朱由校到了西暖阁。

此时内阁的几名阁臣,除却温体仁以外,其余人全都仰面睡着,后者见皇帝来了,也是连清了几句嗓子。

“咳咳咳”

余者阁臣闻言,纷纷惊醒,就要请罪。

“不必,这么早的天儿,皇城外的家鸡还没打鸣,朕也不愿起来。”朱由校微微一笑,坐在御座上,道:

“明天就是各地官军齐聚通州后的一个月整了,朕该启程去看看,顺便颁布一些新规矩。”

“这些人懒散惯了,不给他们定定严规不成。”

内阁首辅魏广微花白胡子颤颤巍巍的,说道:“陛下说的极是,现下各地卫所军备不整,有些年头了。”

“今日叫诸位来,一是又要劳烦阁老们费心出行及朕离开后京中事务,二便是朕有些话要问个清楚。”

几人闻言,纷纷对视,心下都是犯起嘀咕,不知道这次皇帝又是要问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看见他们紧张的样子,朱由校哈哈一笑,“阁老们不必紧张,朕这次是要问清楚,现下大明各地衙役、捕快此类巡捕事务,都是如何划分。”

“地方州府,青皮、地痞极多,违法犯罪之事时有发生,而朕翻阅宫内典籍,又发现地方官府,冗员极多,乏善可陈啊”

听了这话,几人才算是松了口气。

现在他们的要求也是极低,只要不再搞出什么大开杀戒的动静来,便是最好的结果了。

朱由校抬眼一看,发觉许为京正眯起眼睛,时不时点头,连眼睛都快睁不开了,显然已经是极困。

遂而发问:“许爱卿昨日又在东宫陪伴太子了”

许为京没有答话,眯着眼睛,似睁非睁,但应该是已经睡着了。

魏广微咳咳几声,发觉还是没有反应,这才是讪笑着伸手掐了许为京胳膊一把,以致后者猛然惊醒。

许为京睁开眼后,发觉皇帝和众人正在望着自己,这才想到自己正在何地,这可是天子所在的暖阁。

他慌忙站起,噗通跪下:“陛下,臣君前失德,死罪、死罪”

“哈哈。”朱由校爽朗的大笑两声,“大可不必啊,往常孙承宗教授日讲之时,朕也时常如此,朕便再问一次。”

“阁老昨日又去东宫陪伴太子了吗”

许为京连连告罪,这才颤颤巍巍又坐在椅子上,“回陛下,臣是去了东宫,太子新立,也还是个孩子,需要教导。”

朱由校自然早已通过较事府有所了解,新立太子以后,东宫被收拾出来,许为京便经常前往陪伴,昨夜一直到丑时三刻才走。

也就是说,他才刚回府睡了一个多时辰。

许为京这个人,虽说早些年曾是陕西旧派官员的靠山,但却在那次大案中及时改正,之后从未犯错,兢兢业业。

多年以来,朱由校对他也是比较信任和尊重。

“嗯,太子年幼,尚需阁老耐心辅佐。”朱由校的话,打消了许为京心中的顾虑,“若实在困了,就请回去歇息吧。”

“今日商议的事,算不得什么大事。”

许为京一愣,忙道:“臣感谢陛下关心,但兹事体大,臣既为本朝阁辅大臣,便要为陛下分忧才是。”

朱由校本没有它意,听这话也就明白许为京是多想了,正要解释,心下却是突然间释然,笑道:

“既如此,那我们就继续说吧。”

内阁首辅魏广微随后道:“陛下,本朝巡捕之务,乃太祖钦定,承袭前元旧制,并且加以改动。”

“现下各地州府以捕快为主。捕役,捕拿盗,匪之官役也;而快手,动手擒贼之官役也,合称为捕快。”

“”

朱由校一面听着,加上后世对现在情况的一些了解,也就是全然都明白这时候的警察机构到底如何运作了。

捕快,实际上属于衙役,而衙役,是不算正式官府人员的。

也就是说,现在大明各地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察”,除却一些领头的“警长”以外,其余人都是官府的临时工。

现在地方官府的组成,除了掌管政务和刑案正印官外,偶尔有杂佐,再就是六房书吏和三班衙役。

三班衙役,第一是皂班,给县官老爷站班和充当仪仗队的,审案时也能兼任行刑手和帮同吓唬人犯。

其次称快班,就是方才说的捕快,这群人的职权类似于后世的警察,一般有拿贼、破案和催租税。

第三是壮班,属于临时召集的民工,危机状况时协助守城,因而地方上又设有专门统领民壮的民壮官。

显然,对于地方州、府、县的治理而言,捕快的地位很重要。

但是,捕快却是贱民身份,三班衙役,除了临时征募的那些壮班之外,都是贱民。

捕快每天的工资只有三文钱,还不是官府的正式工,随时都可能被直接裁撤,也就根本不敢认真办什么案子去得罪人。

其每天拿到手的薪资,也就相当于出去普普通通吃一顿饭,还不敢说是吃什么好的,可以说完全不够日常开销。

如此低下的待遇,再加上衙役属“贱籍”,社会地位垫底,也就不会有什么人去想当“警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