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百四十五章:明、西军事互助协定(下)

书名: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崛起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到这一番话,再看看这位东方天子的表情,迪亚士总算是松了口气,要是带着这个消息回国,一定会使自己的皇帝欣喜若狂。

大明如果能在东方参战,那么无敌舰队就将会抽出大量的船队返回母国,继续维持地中海霸权,争夺已经丧失的英吉利海峡的控制权。

甚至于,腓力四世在派出迪亚士的时候,就已经摩拳擦掌地想到了一个调回远洋船队,大规模远征荷兰的点子。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协定的正式签订

想到这里,迪亚士更是已经遥望到了日不落帝国的再度兴盛,他兴奋地两眼放光,不由得用纯正的西葡强调吟唱:

“啊您的发如同冬之夜的黑,您的颈如同夏之雪的白,您的脸如同晨光之红”

这突如其来的尬唱,还是西班牙语,给朱由校听得呆了一下,更加是一脸懵逼。

“你在唱什么”

汤若望微笑着一旁翻译出了原话,道:

“陛下,迪亚士爵士这是在歌颂您的圣明神武,在为佛朗机与大明的友谊而高兴。”

“哦,原来这样”朱由校擦了擦汗,心中不禁起了疑问,西方人都喜欢这么没事唱一段儿吗

尴尬,太尴尬了

还好朕听不懂

不过朱由校明面上还是一脸的笑容,道:

“夏天怎么会有白雪”

汤若望再次解释道,“在臣祖国的南方,阿尔卑斯山的皑皑雪峰,终年矗立在蓝天之下。”

“迪亚士爵士所歌颂的,应当也是如此。”

朱由校点头,倒是在心中勾起了想要去看看的愿望,刚想拍手,又是皱皱眉头,在忘形前及时收了回来。

于是,沉着地说道:

“不要唱了,说说条件吧。”

迪亚士这才从狂喜中回过神来,忙道:

“这次西班牙帝国将与大明帝国签订为期三年的军事互助协定,任何一国遭受攻击,协约国都必须毫无条件地参战,这是互助协定的基础。”

朱由校笑了笑,问:

“你们西班牙在全球各地都有敌人,签订协议后,岂不是大明就要派出舰队远渡重洋,去那边帮你们打新教了”

朱由校这话有些复杂,迪亚士这个汉文的二把刀只能听懂个大概,还是汤若望起到了翻译官的角色。

从汤若望嘴里大抵明白这番话意思后,迪亚士忙道:

“不不不皇帝陛下误会了”

“军事互助协定,也有进一步条约,我们只需要大明帮助维持两国的贸易航线,在东方给尼德兰施加一些压力,就够了。”

说到这里,他有些骄傲地道:

“只要无敌舰队能抽身出去,尼德兰七省,必定重归于大西班牙帝国皇帝的治下”

朱由校对他的骄傲其实并不感冒,毕竟是穿越过来的人,知道西班牙就是在这几十年衰落的。

不过为表尊重,也并未说出些什么讥讽的话来,朱由校只是抬眸淡淡望了他一眼,问道:

“然后呢”

迪亚士道:“如果皇帝陛下同意签署协定,我会留在这里一段时间,与贵国的外交大臣商讨出两国共同的敌人,加入到协定当中。”

“请问贵国的外交大臣是”

这一问,倒是把朱由校问住了。

外交大臣

朕好像是没想起来要设一个啊

朱由校在脑海中飞速思索着人选,想了一会儿,锁定在一个人的名字上,面色不动,丝毫看不出心中波动,平静地道:

“哦,外交大臣啊找那个叫徐光启的就行了。还有吗”

徐光启信了天主教,取了个教名叫什么保禄,自学了八国语言,应当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徐光启还精通农政军器,这么一想,他娘的简直是个人才

不过也的确是有必要搞个外交衙门专门梳理一下对西方的外交,还有亚洲的臣属问题了。

每年朝贡的番邦很多,都要一个个列出来,形成一个宗次之间的正式关系。

不然以现在这个情况,说不准哪一年,某个番邦忽然偷摸不来朝贡了,你也不知道。

朱由校正在想着,迪亚士继续说道:

“下臣觉得,有必要成立一个联合议会,用大明的话说,也就是成立一个联合衙门。”

“这个衙门,只受两国皇帝的管辖,主要只是为了在战时协调互助问题。”

说完,他还尽量诚恳地笑了笑,表示提议设立这个联合议会,并无另外的心思。

朱由校一愣,联合议会,这是不是成立的衙门有点儿多了新设这么多外事有司,似乎是个挺麻烦的事儿啊

还是等会回去一股脑扔给内阁去研究吧

没错,朕乏了

朱由校点头表示准了,又问道:“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条款,都给朕直接说清楚。”

迪亚士想了想,说道:

“没有了皇帝陛下万安”

好不容易处理完西班牙的事,朱由校转头一看,旁边还有一个官员干瞪眼等着呢。

心中毕竟是有些累了,于是口气重了一些:“你呢等半天了,什么事儿,一起跟朕说了吧”

谁想,那官员居然“噗通”一声跪了下来:

“陛下,臣是灌顶大国师、阐化王札西札巴的臣属,现在大藏已经失去了对雪区的管控,需要大明的帮助”

这话给朱由校整懵了,乌斯藏的人居然来了

所谓大藏,其实就是之前大明所封的灌顶大国师、阐化王的合称,也是名义上乌斯藏的最高首领。

有明一代,对乌斯藏及青海地区的管理是否有效,这一直是个迷。

朱由校不知道那些后世的争议,作为皇帝,他只是清楚地知道,现在自己对这两个地方的所谓统治,基本上有名无实

最明显的就是,从打万历四十七年继位开始,到现在五年了,乌斯藏的人就没有一个来朝见过

他们在乌斯藏自己封自己的官,过家家玩得不亦乐乎,怕早就把北边的天启皇帝给忘了。

不过在嘉靖以前,大明对乌斯藏的管理还是行之有效的。

朱元璋建立乌斯藏都指挥使司、朵甘都指挥使司,凭借国家垄断茶马贸易以及建立指挥使司,宣慰司,招讨司,万户府,千户,封赠故元僧官等手段,来维持统治。

到了朱棣那一代,又分封了两名法王,五名部落王,两名西天佛子,九名灌顶大国师,十八名灌顶国师,其他的禅师、僧官,更是数不胜数。

也就是说,在永乐时期,把乌斯藏说成是大明的领土,似乎也没什么太大的毛病。

不过在嘉靖年间,信奉道家的嘉靖皇帝似乎对这些并不感冒。

他驱逐了来朝的番王、番僧,撤销了朵甘都司和乌斯藏都司,脸文官也都悉数撤回,基本上属于放养了乌斯藏几十年。

万厉年间,随着三大征的胜利,乌斯藏再次表示附归,当时的首辅张居正代表万历皇帝,再次分封诸王。

不过考虑到恢复朵甘都司和乌斯藏都司所涉及的大量人员变动,张居正也没敢下这么大的决定。

从那时候起,大明虽然名义上恢复了对乌斯藏的管理,却也是有名无实,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朱由校不知道这个什么阐化王的使者是来干什么的,不过估计是个自己三年前派过去声称支持格鲁派黄教的使者有关。

想到这里,倒是不妨仔细听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