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百三十六章:要不你来?

书名: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娘娘,喝口茶润润嗓儿吧。”

近日,张嫣受了风寒,正在榻上干咳着,倚靠宫人搀扶起来,勉力支起沉重的身子,望向西暖阁方向。

她接过女官艾氏捧上的盏茶,小啜几口。

这是提督苏州织造太监李实,与当地茶叶商人合作后进贡上来的建宁府芽茶,采极为纤嫩的新芽制成,碧瓯春茗,香冠天下。

张嫣吞进喉咙里,只觉和清水一般无二。

自受了风寒,她便日日食不知味,更无论贡茶之香与道。任它华英仙品,草木奇珍,对现在的张嫣来说,只要能解一回口渴,便是好的。

女人想的总是很多。

往日里,张嫣总是对新鲜事物有所追求,私下里向天启皇帝讨求微服出宫的机会。

她说想去见一见京灯会,瞧瞧只隔一宫墙的百姓市集有多热闹。

幸运的是,她赶上了一位极好的人,在旁人前,朱由校是冷酷无情的帝王,生杀予夺,脚下尸骨累累。

在张嫣面前,朱由校却又是一位照顾体贴,受不得她软磨硬泡的好好夫君,来最多的,就是她的坤宁宫。

也许正是因为二人逐渐培养起来的感情,使得朱由校与张嫣这一对,在民间口成了与之前历朝历代尽不一样的真情帝后。

现在受了风寒,张嫣整个人如同死了一样,食不知味,整日间的昏昏欲睡,头痛欲裂,哪有心思去想出宫玩耍那种事情。

往日期盼的那些东西,如今却都不如皇帝的一次驾临,二人的一枕好眠,所谓钟情,不过如此。

张嫣刚醒,便又萌生一丝倦意,放下盏茶,不耐地看着艾氏,慵懒地开了尊口:

“大臣们罢撤内市的请求,有结果了吗”

艾氏道:

“回娘娘,司礼监刚传到后宫的消息,说是韩阁老及六部大臣在殿上等待多时,不久前才被召进西暖阁。”

“您最了解陛下,陛下这是要干什么呀”

艾氏眨巴着眼睛询问。

“他呀,他是想准了”张嫣正要开口,却是忽然打住,换上一副稍显冷淡的面容,转身走回凤榻,道:

“这是国事,后宫里头少打听。”

见艾氏悻悻地走了,张嫣松了口气,自做了皇后以来,她便也不再是从前那个无忧无虑的十六岁少女了。

偌大的帝国,后宫里头同样是勾心斗角。

即便有当今皇帝的宠幸,依旧要事事留个心眼,一句话说错,可能就会给那个人引起无端的麻烦。

尽管身在后宫,对于帝国境内发生的各种天灾人祸,张嫣也都是略有耳闻。

眼下皇帝正在头疼的时候,不说能为他排忧解难,起码也要做到让后宫不拖累朝事。

想着,张嫣脱了鞋子,重新躺在榻上。

当今天子治下的内阁,恐怕是历朝难有的清净之所,去年叶向高被诛后,次辅韩爌进位,又成立了军机房来分权。

眼下,内阁的权威已大不如前。

不知是内阁已不能对圣旨下发与否一锤定音,连礼部与宗人府都被划清的界限,各管各事。

现在的宗人府,经历福王一事,真正成为令皇亲国戚们有些忌惮的存在,加上宗室限禄,张嫣不得不相信,历朝无法无天的皇亲们,居然被当今天子给治住了。

虽说皇亲国戚们依旧在地方上无法无天,依旧对帝国财政起到沉重的拖累,但是眼下这个限制程度,已是诸多先帝都未曾办到的。

相比内阁的威望逐年递减,军机房倒是如日天,声威日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日后,如今西暖阁旁小小的军机房,会是整个帝国的权利枢。

不同于内阁,军机房对皇帝没有丝毫的制约,完全是为皇帝所服务,自然,这也就造成了一个后果。

军机房的权势愈重,朱由校这个皇帝也就做的越累。

不只是内阁,各部官员的任免,这些吏治有关之事,还有民生、边备等种种事务,奏章若不想是个泥牛入海的结局,就需要皇帝经常做出批复。

每一份递送入京的奏章,都代表着地方上有关百姓及官府的一件大事,京迟缓一日批复,地方官府也就一日不能政通下达。

当今天子想要将帝国权利集在自己一个人手,这还只是其一个副作用而已。

想到这里,张嫣轻声询问:

“陛下连续三日没有来坤宁宫了都在西暖阁批阅各地奏疏吗”

“回娘娘,是这样的。”

“司礼监那边的人也都传开了,说是害怕爷这么熬下去,龙体会受不了”一名坤宁宫小宫娥说道。

“胡闹”

张嫣忽然呵斥出声,道:“这种话是谁说的,陛下才刚二十,正是龙精虎猛的年岁。”

“这种话,以后不能在后宫出现。”

“知道了,奴婢这就去告诉司礼监那边。”小宫娥被吓了一跳,再回话时,显得有些委屈。

张嫣心烦意乱,望向西暖阁方向,忽然一阵沉重的倦意来袭,不舍地将双眼闭上,进入了梦乡。

旁的宫人们见皇后睡了,轻手轻脚的退出坤宁宫,在外头等候传唤。

西暖阁,被召入的群臣总算有机会面见皇帝,政局无事,索性围绕起后宫大做章。

当面骂皇帝,这毛病,大明的人们怕是改不了了。

对于这些有的没的,朱由校都是懒得搭理。

你骂任你骂,朕虽不能把你们全砍了,却也能当着臭狗屎把你们扔在那臭着,当没听见就是。

虽说天启皇帝偶尔也会睁开眼反驳一句,但大体上都是波澜不兴、百毒不侵,这也令臣子们倍感安心,撒欢了喷。

毕竟,对这种早就不临朝的皇帝,他们的大部分人逮住这种当面骂皇帝的机会可不多。

乾清宫管事牌子王朝辅,当初就是从念奏疏上得到天启皇帝赏识,他自然知道捡听的念。

眼下,恰好这一摞子奏疏,本本所奏,尽是天启皇帝最为厌见,最“无关紧要”之事。

王朝辅有些为难,但又不能不念,只好硬着头皮捏出一本,心默许菩萨保佑,朗声读了起来:

“臣,户部给事王贞运奏:臣闻效忠陛下者,有三说,一曰情爱不可偏溺,后宫诸妃嫔,应雨露均沾”

这时,懒洋洋靠在椅子上的天启皇帝有了动静。

王朝辅闻声而止,却见朱由校慵懒地睁开眸子,淡淡向下扫了一眼,找到这个人模狗样的户部给事王贞运,眼皮都不抬一抬,道:

“这厮要批朕偏爱皇后,厌薄妃嫔。”

“这是给朕的妃嫔鸣不平,是看上哪个了吧朕精力不够,给他试试,也好雨露均沾一下。”

语,朱由校望向王朝辅,冷笑:

“你觉得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221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