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百五十八章:范文程自比诸葛亮

书名: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努尔哈赤一把摔掉了城内细作传来的消息。

不出意外的话,这是最后一名沈阳城中的细作,所传出的最后一个消息,这帮明狗,居然如此的难对付

在传递出这个消息后,这名细作几天都是毫无声息,应该已经被发现了。

负责巡视城内的是招兵游击任国忠,也是个不足挂齿的无名小辈,可就是这个无名小辈,令他们吃尽了苦头。

这个任国忠不是汉人,是被汉化后的蒙古人,世代居住在辽东,之前军衔不高只是个千总,天启二年才被熊廷弼委任为临时设立的招兵游击。

按照惯例,招兵游击最多只设三年,时限一到,任国忠就还会变成以前那个小小的千总,没人会注意到他。

任国忠的作战能力并不突出,所以一直都不怎么出名。

但蒙汉的双重身份,使得他对沈阳城内了如指掌,他的部下也大多是这类人,在这种时候发挥出了奇效,后金的细作都是栽在他们手里。

京师消息传回沈阳的时候,上至李承胤这种统兵大将,下至一名普普通通的辽民百姓,就没有不高兴的。

任国忠利用这点,很快发现了这最后一名神色可疑的后金细作,并且在所有人面前将之碎尸万段。

让努尔哈赤愤怒的还不是最后一名细作被发现,是沈阳城内明军及百姓的上下一心。

他不是很懂,汉人所谓的民族荣誉感。

一道远在京师的皇帝谕旨,一份兵部毫无实质性奖励的叙功名录,就能让这帮明知必死的明军高喊着万岁,为了他们的皇帝去死

这是什么道理,努尔哈赤一辈子也不会懂。

夜神人静,努尔哈赤却怎么也睡不着。

索性,他便起身站在军帐之外,看着天上的繁星点点,若有所思。

代善见努尔哈赤毫无睡意,也出来陪他一起站着,两人相顾无言,都在脑海中想着攻取辽沈的战略。

两人站在大营之中,遥望数里之外的沈阳灯火,依稀也能知道沈阳城中的热闹气氛。

这时,明军接到了京师消息,又捉拿了一名后金军的细作,正在庆祝。据说有辽民拿来那名细作被砍下的耳朵和手指,煮了吃了。

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黄台吉在几名都统的护卫下从容走来,到努尔哈赤和代善面前站定,身边站着范文程。

努尔哈赤见这名汉人来了,这才张口问道:

“范先生,任国忠是何等人”

范文程不慌不忙,回道:

“此人我也没怎么听说,没什么出彩的,稍有些勇猛吧”

“管他勇猛不勇猛。”阿敏也走出军帐,大笑说道:“只要我大军一到,他立刻就会死在我的铁蹄之下”

努尔哈赤一向喜爱阿敏,若说出这话的是别人,他早就呵斥,这次尽管他心情不好,也只是耐心提醒道:

“不可轻敌,若明人都是狗熊,前日我们就夺下沈阳城了。”

阿敏依旧狂妄,他侃侃而谈道:

“范秀才说过,事实胜过雄辩”

“尼堪外兰之死,纳林布录之亡,还有布占泰的下场,哪个不是死在我八旗大军的铁蹄之下”

“明人与他们相比如何,还不是成了大汗的刀下亡魂”

“我军明日就再攻沈阳,一日拿不下沈阳,我提头来见大汗难道不信我”

阿敏太过鲁莽,他的建议,一向是被众贝勒当做放屁,努尔哈赤也是如此,他回想起这些往事,笑道:

“那些人,是真的狗熊。这些明人,即便此前是些狗熊,今日之后,怕是也要变成老虎了。”

阿敏还觉得不服,正要争辩。

黄台吉赶紧接过话茬儿,道:“大汗,我们要不要趁城内明军庆祝时,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努尔哈赤这次没有急着答复。

范文程苦笑:“满桂从军多年,此人不仅骁勇善战,也谙熟兵法,是熊廷弼帐下的得力战将。”

“四贝勒想得到,满桂定然也想得到,此时攻城若再被埋伏,我军再想拿下沈阳,可就难于登天了”

扈尔汉走过来,说道:

“大汗,眼下大敌当前,不是清谈功过,说以往过五关斩六将功绩的时候,还是想想明日如何出兵的事吧。”

“福余卫那边,可拖不起多久。”

眼下这帮人,全都是努尔哈赤的后辈,当时随他起兵能征善战的五大臣,也就只有扈尔汉还活着。

能和努尔哈赤这么说话的,也就只有扈尔汉了。

“对、对。”

努尔哈赤一面应和,一面望着夜空,过了一会儿,他似乎是感受到了什么,道:

“这两天,一直刮西南风,到了白天,辽沈平原上风沙弥漫,叫人睁不开眼,天时在此,攻城于我军不利”

“是啊”

扈尔汉点头,接着说道:

“明军偏局东南,我军出阵西南,顶风攻城,八旗的勇士们都被风沙迷了眼睛,战力大大减少,攻城的损伤定然更重”

“那就过个十天半月,等这阵子风势过去再一鼓做气攻城啊,明人都是土鸡瓦狗,不足为虑”

阿敏不以为然,说道。

“你是蠢猪么阿敏。”

听了这话,黄台吉鄙夷地看了他一眼,道:

“等个十天半月,西南风也不一定消除,可能变得更大,何况福余卫那边等得了十天半月么”

“万一明军援军从西北而来,即便野战,我军也是不利”

“不行、不行”

努尔哈赤蹲在地上,捡起一根树枝,比划起辽沈平原的战略图,一边道:“眼下明军气势正盛,天时又于我军不利,不能再强攻了”

“的确不能。”

范文程在一旁若有所思,他一说话,众贝勒赶紧将目光看向了他,期待他能说出一个让努尔哈赤也信服的办法来。

谈论谋略,他们实在是烦这个。

至于这个谋略能否奏效,这不是他们关注的点,他们只是想尽快取出打仗,没有人觉得自己会打不赢明军。

什么狗屁的谋略,都不如自己拳头硬好用。

众人坐定后,范文程灵机一动,问道:“汗王,诸位贝勒,你们可曾听说过诸葛亮借东风的典故吗”

阿敏来兴趣了,忙道:

“听过怎么没听过,我最爱看三国了,汉人中居然能出这样神机妙算的活神仙”

范文程嗯了一声,道:

“天有不测风云,可风云也要从季,眼下是五月初,在我看来,诸葛亮不过也是常人。”

“他能借到东风,只是谙熟冬阳一至生的道理罢了,不足为奇。”

努尔哈赤听出来了,这位范先生,是又有了计策,他抚掌笑道:“大金能有先生,不亚于刘玄德请到诸葛亮啊”

“先生大才”

他都这样说,众贝勒也都只好附和,其实对这所谓的什么战略,都不是很感兴趣。

他们关心的,只是烧杀抢掠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