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八百三十三章:皇帝的购物方式

书名: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朱由校早就答应过张嫣,要带她出宫逛逛,这个承诺,一直都记在心里,但长久以来都是毫无心情。

许是近日倭奴国战事大获全胜,朱由校的心情很不错,但又不想去南海子行猎,就记起了这事。

于是,便吩咐王体乾叫上几个拳脚功夫不错的御马监小阉,带张嫣“逃”出宫去。

自打天启元年入宫为后,张嫣已有七年多未曾踏出宫门一步了,听见这个消息,比什么都高兴。

欢天喜地的乔装打扮一番,张嫣便带着女官徐氏赶了过来。

自万历四十七年继位以来,北京城已在朱由校的治下整修两次,耗费了大量了资源,但成效显著。

第一次是天启元年至天启二年,在原有的基础上由外郭扩建。

第二次则是整修了一大批的民房,顺天府衙门从富户手中收购了许多废弃房屋,拨给养济院、灾事司等官署,用作赈灾济民,或是囤积货物。

现在的北京城,已经面貌一新。

长久以来毫无作为且屁用没有的街道清扫有司,现在经过重整,又开始发挥它的效果,比起如今大部分地方的环境,北京城的街道上可谓相当干净。

除此以外,近些年大明开始与各国建交,也吸引了许多来自于西方的商人、冒险家和旅客。

街上行走着各色人等,除却占据大部分的汉人以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蒙古人、西班牙人人、荷兰人和英国人。

这些西方国家近来与大明往来甚密,官方层面的大使馆也开始出现。

所谓“市肆贸迁,皆四远之货,奔走射利,皆五方之民”,便是形容现如今大明京师的繁荣景象。

朱由校穿了一身黄色的便服,披了一副从荷兰商人手里买来的黑丝绒披风,走在街上,英姿挺拔、神采焕发。

身后的王体乾和小阉们则装扮成了管家和家仆模样,至于张嫣,自然是穿着淡红色绸袍的阔太太了。

朱由校没穿龙袍,也没戴着皇冠,但谁也不会只把他只当做是一般的富家子弟。

除了他本人脱俗的气质以外,还有张嫣头上来不及摘下,非富即贵才能佩戴的嵌东珠珊瑚发簪。

这副发簪即便在宫廷之中也属稀罕物件,上嵌大东珠三颗,小米珠配珊瑚三百余粒,又以镀金银丝为缀。

这枚发簪放到民间,即便再是华贵,也有其价格于市,但由于它是朱由校为张嫣订做的皇家御赐之物,便成了无价之宝。

一行人来到一家香粉铺子,甫一进门,便闻见一股独特气味。

这间铺子店面极大,和一般的客栈差不多,进入之后,人声鼎沸,大多是女子成双成对,当然也有丈夫带着妻子来购买。

这样一副平和场景,不由使得朱由校心生自豪。

老百姓能安居乐业,这就说明这些年来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当然路还有很长,决不能懈怠。

早在洪武年间,这里便是北京城内的铺户,所谓铺户,便是固定经营地址的商家。

铺户制度在明朝已经相当成熟,所以衍生出了类似后世经营许可的子制度。

朝廷将铺户编为排甲,而以其所业所货注之籍,如果有大型典礼等活动,当地官府会首先选择登记铺户,通过户籍佥派铺户应役,谓之铺行。

外地人要到某地开设店铺,则需要到当地官府登记,也便是得到了许可,被允许开始进行商业经营活动。

而这间戴氏香铺,可有来头了。

戴氏香铺是在畿辅都家喻户晓的“名牌”,也是北京城最早的一批铺户,至今还享受着恤商政策的优待。

朱由校一行人刚刚踏进香铺,便迎面走来两名青衫士子,其中一人手中握着刚买的香包,边走边说。

“戴氏香铺相传开自洪武一朝,其来已久,货亦最广,其香独特,如今一来,当真是长了见识。”

另外那士子在经过朱由校一行人身旁时也笑道:“正是,苏姑娘非他香铺不能,起先我还意外,如今却是理会。”

“走吧。”

“兄台先请。”

“哈哈哈,那为兄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两名士子在门前各自礼敬三分,随后并行而去,朱由校走入香铺,打眼一瞧,见到正有许多人在排队。

王体乾自然不会让皇帝在小民后头排队,吩咐一名小阉去插队,朱由校拦住那小阉,道:

“既然是出宫游历,便都是大明的子民,我们并不比这些百姓多什么。”

小阉连忙退回,王体乾笑道:“爷明事理,是小的唐突了。”

人看起来多,来来回回离开得也快,约莫三五分钟,朱由校便来到了香铺的台上,转身问:

“珠儿,你想要什么”

张嫣打从进门,便被这股独特的气味吸引,目光在柜台上流连忘返,好像眼睛都不够看了。

“好难选”

“陛、老爷帮我看看”

见她也是个选择困难患者,朱由校不由哑然失笑,低头一看,顿时蹙眉,原来明代这时候的胭脂还分了这么多种。

朱由校对这些可是半点研究没有,打眼一瞧,简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只口脂就有石榴娇、大红春、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不下几十种。

这要是挑,得挑到什么时候去

看着张嫣期待的小眼神,朱由校咳咳一声,开始随手点,“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这都什么玩意儿,怎么这么难看”

“还有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这些都不要,剩下的全给老爷我打包带走,我全买了。”

在朱由校看来,既然说挑不出哪个好哪个坏,反正是名牌胭脂铺子,干脆剔除一些难看的,剩下的全买了。

这样虽然花的钱多,但是省事。

唉,女人就是麻烦,想想朕,平日多节俭的一个皇帝,带着张嫣第一次出宫,就花了这么大一笔银子。

不过也没事,现在朕最不缺的就是银子。

这话一出,周围人全都惊了,好家伙这是哪来的富家子弟,出手这么阔绰,把戴氏香铺的胭脂全都包了

至于说戴氏香铺的伙计们,一个个也是不知所措,他们干了这么多年这行,还没见过有哪个大老爷上来就包场的。

“上货,上货”

掌柜戴春林连忙跑出来,满脸堆笑,这是遇见大主顾了,当真得伺候好了,一次性全都卖了。

他一面吩咐伙计们再上库存,一面笑嘿嘿将朱由校往内铺引。

“公子打哪儿来呀,听口音像是京师人”

朱由校跟着他走进内铺,点了点头,随口说道:“是京师人,你这好东西全搁在内铺啊”

戴春林道:“公子要不要看看,戴氏香铺的名头在这摆着,这些可都是市面上见不着的。”

朱由校不想再消费了,转头看了一眼张嫣那期待的小眼神,无奈地点头,四处转了转。

“这些,好像都不错啊。”

“也全都包起来吧,回去以后分给府里的人。”

戴春林搓着手,“公子大手笔,是哪家的呀我们记在账上,以后公子再来,可以有讲价。”

会员卡制度

朱由校看了他一眼,“英国公府的,张世泽听过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