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百九十三章:夺取归化城

书名: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福建的局势让很多人意外,本来以为会是个刺头的郑家分外老实,老实得叫朱由校有些意外。

今年刚二十岁的郑芝龙,居然没有丝毫犹豫和不满,就将郑家在福建沿海的基地交给了朝廷。

福建这道坎儿过去,推行新盐法的事也就算是彻底成了定局。

其余各处沿海地区的豪强、盐商和官员们,纵然是万般的不情不愿,也不得不遵行新盐法,看着朝廷将这样一块肥肉夺到嘴边。

天启四年二月至四月,近两个月的风波过去,朱由校总算是磕磕绊绊的迈出了整顿盐业的第一步。

收回全国所有的盐场以后,紧接着巡盐司要做的,就是清查盐田田亩数量,还有历年堆积如山的盐货到底有多少存余。

对朱由校来说,这次还有个意外之喜,便是在各地的抄家所得。

地方豪强,还有山东登莱一带令人触目惊心的官商勾结之举,这次基本都被一举铲平,朱由校的腰包又鼓了起来。

这些银子,肯定是要用在刀刃上。

清查全国盐田的田亩数量和历年堆积盐货,这是个大工作,至少需要个把月才能完成,朱由校也没什么好急的。

眼下山东还有一个事情,就是王惟俭被牵连进了登莱盐法案。

王惟俭无论在士林当中,还是现在的朝廷之中,都是举足轻重的一位角色,起初唐万丰将他拉下水,就是借机自保。

没成想朱由校根本没有在乎这位封疆大吏的面子,直接派兵镇压了地方上的民乱,拿到证据就直接抄了唐家。

这一下子,王惟俭处在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说,他收了唐家的画。

另一方面,这件事下面的知情不报,还有视而不见,也有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与唐万丰的会面令地方官员会错了意。

新盐法目前着重于推行,东厂抓人的风波已经越来越小,想必魏忠贤也是见盐法推行顺利,不想再招惹是非。

可对于王惟俭来说,这永远都像是头上悬着的一顶利剑,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猛然间落下来。

刑部尚书李养正,与他东林同僚出身,本来是最有机会在朝堂上为他说句话的。

可李养正在这件事的态度上很是模糊,先闭门不见,却也没有直言拒绝,然后在第二天的朝会上突然改变态度,提出将涉事的豪强诛杀九族。

李养正对新盐法涉事官员态度突然间如此强硬,这更令王惟俭感到不安。

肯定是京中发生了什么事,才会让李养正好像换了个人。

谁都知道,王惟俭的事情一旦处理起来,肯定会再牵连一大批人。

新盐法推行牵扯出的事情虽然风声大,却是仅限于登莱青三府,福建更是基本上没有什么乱子,这次如果查起来,可就是整个山东了。

山东六府之境,不是小地方,而且又都是在地方为官多年的老油条们。

朱由校心里明白,真要清理起来,还要徐徐图之,这些地方官员一向都同气连枝,可能比上次的科举大案还要棘手。

这种事情就不能只靠魏忠贤了,还需要有自己的代言人来做,所以朱由校叫来了当今的内阁首辅魏广微。

魏广微在上次的试探中表现很是不错,对辽事上的态度,也比他的前任韩爌清楚得多。

这次叫他来,朱由校主要是为了一件事。

从天启元年开始,朱由校就在暗中培养可以代替东林的力量,如今东林式微,这股力量应该抬起头来,代替东林党与魏党抗衡了。

内阁签押房也在紫禁城内,距离朱由校常待的西暖阁很近,约莫一炷香不到的功夫,便就到了。

“臣魏广微,见过陛下。”

朱由校正在看一份福余卫的宰塞发来的奏疏,听见这句话后也只是稍一点头,示意一旁小阉端上一把椅子。

待魏广微落座,才是缓缓说道:

“今晨塞外来了消息,泰宁、朵颜、福余三卫的人马连战连捷,都隆僧格抵挡不住,率土默特部北迁。”

“归化城与赤儿山的数百里土地,现在尽都属于大明,现在宰塞他们要问的,就是朝廷先前的承诺还作不作数。”

“阁老看呢”

魏广微闻言,心中琢磨起来。

都隆僧格率领土默特部随林丹汗入寇大同,在镇城一带被张万邦大败,损失惨重,现在抵挡不住三卫的突袭也是自然。

两个月前,朱由校下了诏令叫三卫攻打土默特,上个月出兵,这个月中旬才传回得胜的消息。

这也说明,三卫虽然臣服于大明,可却是各有心思。

这其中,宰塞与后金、察哈尔皆为死仇,对大明最是忠心,因为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朵颜的永谢布,听说是个大老粗,当时也是因为觊觎朱燮元给的大笔赠银,才决定上了这条贼船。

没成想,上船就等于和后金决裂,朵颜又夹在察哈尔与后金之间,北面还是大明极为忠心的狗腿子宰塞。

除了继续跟着大明干,永谢布也没有其它的选择。

至于泰宁的以儿邓,实际上是最奸诈的一个。

这货既贪图当时朱燮元为稳住塞北三卫而给的大笔赏金,又不想和建州彻底决裂,这次三卫联合出兵土默特,他也最是吞吞吐吐,极力推脱。

甚至说,朱由校的都监府已经查到一些风声。

现下关外老奴病重,黄台吉在汗位的明争暗夺中几乎完胜阿敏和代善,以儿邓像是在秘密和黄台吉接触。

当然,这只是风声,具体到底做没做过,还是别人的挑拨之计,这些尚还没有得到印证。

不过就算这样,也足以使朱由校对这个以儿邓充满戒心,要是以儿邓真的打算投靠后金,无论有没有口实,自己也要先动手把他给灭了。

朱由校还在心中考虑着关外和国内的下一步,却是听魏广微说道:

“回陛下,大明想要收复蒙古诸部,不能只靠杀伐,应以招抚为主,征伐为辅。”

朱由校眼中亮了亮,示意他继续说。

“启奏陛下,朝廷可以晓谕蒙古诸部,请黄教的宗教领主到归化城,定归化城为黄教传教的中心。”

“这次功劳最大的福余、泰宁、朵颜三卫,可先行入驻城内,余下归顺朝廷的诸部,都可以派遣专人担任传教大臣,入驻归化城。”

朱由校点头,笑道:

“以宗教之法约束诸部,使其为我所用,到了归化城,就是我大明的传教大臣,不再只是诸部的领主,阁老这个建议不错。”

“现今黄教的宗教领主是谁,前往何处能请得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94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