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百二十四章:武勋势力抬头

书名: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按照朱由校的想法,中军都督府还只是试水。

试试到底有谁反对,试试到底谁跳的最厉害,为此,朱由校甚至做出了大开杀戒的打算。

天下间没有不流血的改革,既然现在时机成熟,更没什么好犹豫和退缩的。

整顿中军都督府,就和在山东推行新盐法一样,张维贤、温体仁,都只是朱由校这副权利棋盘上的棋子。

说起组建五军都督府,朱元璋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要利用五军都督府,让后世之君直接掌控武将。

掌控了武将,做什么都有底气。

洪武初年,朱元璋以自己的侄儿朱文正担任大都督,其最直接的目的,便是通过扶持朱文正,来确保军权的掌控。

其实,朱元璋这种计划带有长期性,对初代甚至第二代的皇帝影响都不是很大。

因为从改制的人事调动来看,朱元璋首先是将诸将纳入自己的直接掌握的中书省内,但中书省这种军政合一的领导体制,只是为了适应战时的需求。

一定程度上来说,就和朱由校利用崔呈秀临时掌控兵部来间接性的收回兵权一样,都是权宜之计,并不适合于将来的政权建设和皇朝延续。

而朱文正任职大都督府大都督,就可以确保之后中书省军政分离,军权继续能够掌握在朱元璋手中。

但是朱元璋没想到,仅仅几十年之后,一场土木堡之战,摧毁了他的全盘部署。

朱祁镇的纨绔自大,不仅葬送了统领五军都督府的英国公张辅,也让朱元璋留下来帮助历代皇帝掌握兵马的武勋集团彻底葬送。

在那之后,五军都督府地位一落千丈。

兵部逐渐合并了五军都督府的职权,军政一体,某种方面又和明初的中书省类似。

甚至于到现在,五军都督府完全已经形同虚设,全部的职权都已经被兵部接管。

五军都督府的官职,对武将来说,只相当于“兼赠”,完全不需要述职,寻常军务都由地方文官接手,再由文官上报兵部。

五军都督府既不能管理武将的升迁调动,也不能插手卫所屯田和寻常操守,已经完全丧失了统管天下兵马的职能。

朱由校现在要做的,其实只是恢复祖制。

有些祖制需要唾弃,朱由校没有半点愧疚感,因为时代需要进步,同时,有些祖制则需要恢复。

五军都督府直属于皇帝,只要五军都督府的职权仍在,皇帝就拥有对地方武将的直接控制。

手握兵马大权的皇帝,足以改变很多事情。

换句话说,如果江南三卫反叛时,五军都督府的职权仍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是闹不起来的。

“英国公有异议吗”朱由校看了一眼张维贤,面色带着略微的不满,但语气并不是很强硬。

张维贤只是一时惊呆,他自然知道整顿中军都督府的影响。

“陛下圣明,臣无异议。”

“这样就好。”朱由校轻轻的点头,然后说道:

“既然要整顿中军都督府,那在此之后中军都督府下辖各卫所的屯种、操训事务,悉都交由地方中军都督府衙门接管。”

“中军都督府下辖,各京卫、外卫所属武将的升迁调动,俱都不用呈报地方督抚了,皆由中军都督府衙门管理。”

“祖制上说中军都督府有什么职权,现在就有什么职权,你记住,这话是朕说的,只要整顿得当,朕会为你做主。”

听了朱由校的话,张维贤如鲠在喉。

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只知道要变天了,而且是彻底的变天,方才皇帝交给中军都督府的权利,原本就是各地都督府的职权之一。

只是土木堡事变后这些职权都为兵部接管,现在则是被皇帝金口玉言,直接又交给了都督府管理。

这是在利用皇权直接提高武勋的地位和权利,这样一来,就相当于是在逼迫天下间所有的武勋站到一起,站到文官利益集团的对立面。

如果让五军都督府重新掌握职权,这对文官势力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有一件事永远不变,只要皇帝绝对权力在手,任何阴谋都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臣领旨”

张维贤没想到这次摊牌,竟然换来了这么大的改变。

看起来这件事在皇帝心中的酝酿早有时日,只是时机不到加上无人领头,这才不断搁置。

事到如今,正是大刀阔斧的时候了

天启一朝的大事,从科举大案开始,就越来越多。

如果说新盐法是在与地方豪强斗智斗勇,文官们只是一部分利益受到侵害,那么整顿中军都督府,则相当于向整个体系宣战。

朱由校要彻底改变督抚管理地方,文官兼领军务的局面。

这对文官们来说,无异于直接宣战,即便是魏党的官员们,也都觉得很难接受,更别提地方的督抚和文官们了。

这件事的影响,绝不仅限于朝廷。

因为长久以来,五军都督府式渐衰微,早已经没有人将那里的勋贵当做一回事,地方上文官们,一个个都相当于“土皇帝”。

地方豪强、商会豪商,甚至于一些普通的地主和小商贩,如果需要路走的宽些,都需要不断和各地官员打交道。

这相当于直接将官的权利削弱了一半,数十个卫所的整顿范围,由此波及的军户何止数十万

文官们的权利被转移到了原本形容虚设的都督府衙门上,在这些地方,一切都需要重新洗牌。

武勋势力的重新抬头,对文官集团和与之合作多年的财阀集团,都是一个面对面的挑战。

现下的整顿范围不大,仅限于中军都督府的在京和在外的几十个卫所,但是唇亡齿寒,对其它地方的震撼程度是相同的。

可问题又来了。

就从上次新盐法推行的力度上来看,这次明着看虽然是英国公张维贤提出的整顿中军都督府,实际上,背后一定是皇帝在操盘。

新盐法在山东可谓一波三折,起先地方豪强联合地方官员,在暗中策划民变,一度使新盐法推行受阻。

但皇帝是怎么做的,没什么阴谋阳谋,他直接出动了军队,大规模平叛和搜捕罪犯,用人头滚滚来告诉天下。

这是皇帝的底牌,也是绝杀。

没有人斗得过手握兵权的皇帝,何况这也不是什么影响到天下百姓的大改革,百姓不跟着动,扔再多的银子,不过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87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