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百八十四章:太谷曹家

书名: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朝廷要严办晋商的消息在山西掀起了轩然大波,全省的商人都要受到波及。

当然,最紧张的还是“晋商”们。

晋商从来都是一个群体,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利益集团的笼统称呼,而不是字面上的山西商人。

所谓的晋商,说白了就是有一部分山西商人明里暗里的与地方官员勾结在一起,把控了从粮米、盐铁、牛羊等行当的大部分生意。

最近一次河套之战,官军就见识到了这群无利不起早的商人的嘴脸。

这群晋商为了发家致富,不惜向关外偷运军火,重金向西虏提供消息,甚至于囤积大批粮米,哄抬粮价,导致地方官军出征前不得不付出以往数倍的银两购米。

正是因为河套一战晋商们的举动,才让朱由校下定决心打击晋商。

晋商们实际上已经在山西形成垄断性地位,整个山西的商业,全都由包括范家及榆次常氏在内的十三家晋商把控。

根据较事府密奏,这十三家富商,涵盖了山西省内从粮米、布匹、茶马、盐铁、牛羊等几乎所有赚钱的行当。

其余的山西商人,只能在夹缝之间求生存,而且有些人已经铤而走险,有样学样,开始学习晋商们发家的手段。

朱由校明白,河套一战后,山西商业为晋商把控的局面必须得到改观,也就是说,有必要用强硬手段让皇商会进驻晋中了。

河套一战时晋商们能囤积粮米,让官兵买不到粮,他们也就有能力在你下次大战的时候,再给你添一把火。

对于朱由校这个天启皇帝来说,山西的利益集团还不同于东林党与江南财阀。

后者只是支持东林党把控朝局的背后人物,而晋中官商集团体系的形成,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朝廷在山西的统治。

历史上,山西全省在崇祯年间接连大旱,朝廷屡赈不力,成了鲸吞内帑的无底洞。

晋商们利用老派手法,私自囤积粮米,再以高价卖出,赚取巨额差价,继续压榨农民。

至于地方官员们,因为缺乏监察和打压的手段,导致其手中权力过大,胆大起来,对赈灾的银两和粮米层层盘剥,以至于最后发到灾民手上的银款和米面所剩无几。

所以才有了天启六年陕西白水县农民王二揭竿首义,王嘉胤、王左桂、张存孟等在山西全省闻风响应的局面。

这场酝酿了多年的大祸,终由山陕而起,波及河南、湖广、山东三省,将官军留在内地的力量消耗殆尽,无法收拾。

无论是为了抄得银两,缓解河套一战带来的庞大军费,还是出于未雨绸缪,山西的这个已经形成的官商集团都有必要打掉。

“谁呀”

太原城外约三里土路,一户贫穷的民居院落,一名十三四岁的女孩正拖着长音,向木门走来。

打开门,站在面前的是个中年男人,看样子少说也要有四十几岁。

女孩眨了眨眼睛,没有说话,然后眼疾手快地关门。

“等一等”

门外那人急忙喊出来,伸出一只脚挡住门,不想,却惊得女孩如同惊弓之鸟,松了木门就向里屋跑。

“爹”

“娘”

“催债要债的又来啦”

听见这话,再看看紧闭的小屋房门,男人的嘴角抽了抽,难道我就这样不受欢迎吗

一袋烟的功夫,门闩响了,出来的却是那个曾在官道上为许为京二人所救的佣工。

他吃惊地张开嘴,瞪大了眼睛。

“大、大人”

来的正是东阁大学士,当日在官道上的胡士广。

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今生这是他第一次真正走进一户寻常的民居,一路而来,泥路草房、矮墙水沟,都让他十分难忘。

“大人为什么要管这闲事”

胡士广一愣,没想到佣工会是这个反应,走进门道:

“我救了你,你不应该感激我吗”

佣工护着女儿和妻子站在一旁,脸上的菜色比起几日前更严重了:

“大人救了我,可我却丢了赖以为生的活计,现在整个太原城都没有一家米铺要我。”

“大人要我这一家三口,怎么活”

胡士广脸色一变,的确,这是他没有考虑到的。

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温饱过来的,当个官,谁还不贪点拿点儿,苦日子更是没沾上半点。

却没想到,底层人如此的难熬。

忽然间,他抬起头,望向女孩儿笑着问:

“饿了吗”

“饿”女孩脆生生应道,然后被佣工身后的妇人拉到了身后,“翠儿乖,这些当官的和那些商人,都没一个好东西。”

听见这话,说实在的,胡士广感觉不到半点气恼,相反,他却在一瞬间明白紫禁城里那位,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了。

看着女孩儿也逐渐变为敌视的神情,胡士广站起来就要离开,走了几步,却是回头:

“若是我能打掉那些吃人血的晋商呢,那我还算是个坏人吗”

“大人说什么”

“没说什么”

胡士广自嘲的笑了一声,头也没回的离开。

这一趟又是白走,可也不是完全的白走,起码,胡士广知道了自己为什么非要办这些晋商了。

不亲自下来一趟,是真不知道下边已经变成什么样了。

这边进展缓慢,刚回到驿站不久的许为京,却是见到了哼着小曲回来的许为京。

许为京平日都是黄白脸,可现在却像抹了一层妇人所用淡淡的水胭脂,光润照人,健步如飞。

“看许老弟这样子,是有什么好消息了”

许为京本以为胡士广还有一阵子才会回来,所以才会如此的奔放,却没想到已经打先回来了。

他定了定神,坐下来笑道:

“今日局面,虽然棘手,却并非无法应付。”说着,又伸出手轻轻在胡士广肩上一拍,用老朋友的口吻道:

“胡阁老,有好事儿等着咱们”

“什么好事儿”

“瞧瞧你,按捺不住了吧,我就知道你要问”许为京大笑出来,迫不及待道:

“我今日去了曹家,本以为曹家会学其他人那样,闭门不出,却没想到,曹三喜不仅见了我,还说设宴为你我二人接风洗尘”

“你说,这算不算是好消息”

这下,胡士广是真的吃惊了,拍桌惊呼:

“曹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