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百六十五章:登莱水师形成战斗力

书名: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字数:2.6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4:47

“爷、天纵英明”

魏忠贤立即跪下,低眉顺目,望着上头道:“想必那林丹汗接了此诏,定是气得不轻。”

朱由校也觉得,这事干的多少有点那啥了。

可话说回来,这也没什么办法,林丹巴图尔和娜木钟是察哈尔与叶赫的政治联姻,出现这种事不足为奇。

尤其是叶赫部被建州灭亡以后,林丹巴图尔就更想“休”了娜木钟这个可敦。

奈何其在草原为可敦多年,威望也是不低,背后还有三万户其众支持,这才一直搁置。

换句话说,从叶赫部灭亡,金台吉死在努尔哈赤手中开始,林丹巴图尔与娜木钟的这场婚姻,就已经有名无实。

肥肉送到自己嘴边了,自己总不能就这么看着他送到皇太极嘴里,这三万户迁徙过去,转眼就能变成三万骑兵。

朱由校笑了一声,不打算在这件事上多说,转而问道:

“忠贤,还有什么事要说给朕的”

“什么都逃不过爷的法眼。”魏忠贤站起身,俯身下来,“还有一事,老奴觉得干系重大,非亲自知会一声不可。”

“你说吧,朕听着呢。”此语方落,朱由校转回看向张嫣的眼神,望向魏忠贤。

后者分明发现,天启皇帝方才还是温柔多情的眼眸之中,转瞬之间便凝起一丝冷冽,声音也随着一月里的寒风凉了下来。

这般变化,令魏忠贤瞠目结舌,心中后怕,颓然跪下,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这个老滑头心眼多着呢,朱由校也不知道他是装出来的,还是真的怕了自己。

眼下温体仁未曾还朝,浙党还没有成事,内阁之中,诸多阁老,在肃清东林前大抵都是魏党门人,魏党在朝中权势依然不小。

卸磨杀驴要一步一步的来,虽说魏忠贤去年一直比较老实,但也总归是不能一直给什么好脸色。

好脸色给久了,难保他飘

其实朱由校在心里是不想与魏忠贤走到那一步上的,但也绝不容许自己身边出现那个历史上的“九千岁”。

这老魏要是能一直这么保持低调,别干出格的事儿,其它的倒也好办。

想到这里,朱由校刻意嗤笑一声,道:

“你我是什么关系,直言便是,朕可曾亏待了你”

魏忠贤松了口气,磕头如捣蒜道:

“爷可还记得,澎湖海战福建巡抚南居益招安了沿海一寇,名唤郑芝龙的。”

原来是关于郑家,朱由校眼眸微动。

算算时间,自己来到明朝,目前还没有在海事上多做变动,按时间来看,天启五年也是十八芝成立,郑家开始崛起的时候了。

大航海时代啊,可是自己却被西虏、东虏束缚手脚。

除边疆外,国内还有愈演愈烈的天灾,要不是来得早,一切都还尚未可知。

“朕记得,他怎么了”

朱由校皱了皱眉头,回想起来。

天启二年海战得胜后,福建总兵俞资皂率领水师官军进围澎湖,包围了红毛番们建造的夷城,鏖战四个月,在天启三年春终于收复了澎湖。

朕这天启一朝,在边疆先后奏闻四场大捷,更有西南亲征土司,首上沙场,陆功何其昌盛

相比之下,海功唯有澎湖之战,逊色不少。

就是澎湖之战,也是因船多且机动性高,使用不讲理的狼群战术获胜。

事后朱由校看过战报,澎湖之战的关键还是因为有许多水师官军视死如归,用人命拖住了想要撤退的盖伦战舰。

一旦让对方的盖伦战舰离开近海,便是蛟龙入海,追不着也打不过了。

如果是那样,也就不会有镇虏炮问世了。

镇虏炮的威力和射程,还要稍高于眼下各地驻守明军主要装备的第二梯队“神威大将军炮”,但却远远不及宁远城头的红夷大炮。

不过相比之下,镇虏炮性价比极高,又可以装车,便于携带,这才会迅速成为眼下九边边军的主力火炮。

目前大明的各地水师,基本都没什么变化,原因只有一个,没那么多钱。

朱由校只动了两个地方,福建、登莱。

福建水师曾与荷兰舰队作战,拥有稀少的抗击西方的战斗经验,至于登莱,则主要是听从袁可立的建议。

即便是福建和登莱两个水师,现在的实力也很有限。

福建水师的主力战船仍是旧有的苍山船,在澎湖之战后,军器司的匠户曾尝试着将镇虏炮装备到苍山船上作为舰载炮。

结果很可惜,没能成功。

事实证明,苍山船的确早就应该淘汰了,这种战船只适合在浅水作战,拿到浅海就已经很吃力。

至于舰载镇虏炮,相当于把手枪交给小孩子,没什么用处,反而浪费时间、精力、金钱。

既然短期内朝廷只能维护一支登莱水师,作为以福船为主力的水师,那福建水师不如退而求其次,即将明军熟练的狼群战术发挥到极致

这是福建总兵俞资皂的建议,当时斟酌再三,朱由校最终采纳了这个建议。

所以在澎湖之战后,福建水师补充了三万余名官兵。

除此以外,从民间大力征集小型舟船,改造网梭船、火龙船近五千条,遍布福建沿海,到处设卡。

到天启五年,几乎做到了五部一岗,十步一哨。

归根结底,福建水师就是质量不行,拿数量取胜。

说句财大气粗的话,反正小舟小船不花钱,一条也只有三五名水兵,损失了也不心疼。

这样规模的福建水师,已经成为登莱水师以外的第二主力水师,只不过主要负责的是沿海治安和维护商道任务。

真正的硬仗,还要靠第一主力,也就是登莱巡抚袁可立麾下的登莱水师。

登莱两府的建制比较特殊。

袁可立这个登莱巡抚是天启元年加派,彼时是为在山东半岛支应东江军临时设置。

至于山东,现在只有山东总兵,原本的登莱总兵在天启二年被朱由校给革了。

也就是说,现在山东登莱二府的军政大权,都由袁可立一人掌握。

由于登莱两府到处都是港口,三面环海的地理特点,倒意外发展起了水师。

截止天启四年六月,袁可立麾下的登莱水师,已经成为大明第一支全部淘汰苍山船及小船的主力水师。

说白了,目前登莱水师的军科领先其余各省水师一级,堪堪追平西方。

登莱水师全部主力皆为配备镇虏炮、红夷大炮、千斤佛朗机炮、神威将军炮的大型福船,总计四十三艘。

除此以外,另有担任护航、巡卫任务的中型福船八十二艘。

这么说吧,如果是现在的登莱水师和三年前侵略澎湖的荷兰舰队打一场,战况会形成碾压。

大福船的性能和入海后的战斗力,已经相当于和盖伦战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属于各有千秋。

而镇虏炮的问世和普遍用于军中,更是填补了大福船远程对射能力的不足。

大明船多、人多,在战斗能力几乎追平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当然,大力发展了五年,也就只有一支登莱水师还算能拿得出手。

现在朱由校终于能说上一句,要是荷兰人敢再来,自己能让他们真正的伤筋动骨

就算跑入深海,自己也能追上,消灭他们

登莱水师同样舰船数量下,肯定不是海员素质极高的荷兰舰队的对手,但还是那句话,我们船多、人也多。

五年的发展,总算有了一个登莱水师,让大明起码有了自保的能力。

但毕竟水师不比边军,不是发个盔甲,转变一下器械,或者说派遣大将操训个一年半载,就能直接去打胜仗的。

而且目前朱由校发现的海战人才也十分有限,水师发展,依旧任重而道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