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百九十四章:议驻军西藏

书名: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魏广微身为内阁首辅,很多事情都要提早准备。

要知道,皇帝当面是什么都有可能问的,对于关外之事,他早有听闻,自然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

魏广微没有片刻犹豫,直接说道:

“回陛下,黄教的宗教领主称作班禅,臣日前得知,眼下的四世班禅罗桑却吉,正在拉萨三大寺之一的恩萨寺处理寺政,收徒传法。”

其实有明以来,自洪武年间收服西藏地区至今,朝廷虽未驻军,但经过一系列的体系,身为皇帝的朱由校依旧可以直接管理西藏事务。

找转世灵童这一沿袭,就是永乐朝开始的。

雪区归降后,朱元璋十分重视这一地区的真正管理,再三下诏,命令藏民输马作赋、承担徭役,或蒸造乌茶、输纳租米,也曾屡次在圣旨中强调:

“民之有庸,土之有赋,必不可少。”

现今大明有一条自京师直通拉萨的驿路,是在永乐一朝修建,朱由校如果想遣使西藏迎来班禅,这是唯一的一条路。

永乐年间,征蒙古、下西洋,财政非常紧张。

这条驿路要穿过崇山峻岭,从京师直抵拉萨,全靠人力,工期浩大,而且短期内也看不到收益。

反对的大臣们不少,更有一些人怒斥说这是一种败家子的行为。

但永乐皇帝铁了心要修通这条路,重法严办一些反对的大臣,用强硬手段统一了朝堂上的思想,开始修路。

修路时具体的坎坷现在不知道,朱由校只知道,自己正享受着当年永乐皇帝带来的福利,下旨、出兵,前往西藏都是极为方便。

这条路的修建,证明了朱棣的远见卓识。

自永乐年间以来,这条从京师直通雪区的驿路,是朝廷遣使雪区,茶马互市的主要往来,也大大加强了雪区与朝廷的联系。

“阁老事先做过准备了,还是说阁老早就与班禅有过交情”朱由校想到这里,忽然回头看向魏广微,笑着问道。

这一问,倒是将魏广微吓得不轻,忙道:

“臣为首辅,自知责任重大,片刻不敢行尸位素餐之举”

“雪区为国之重地,藏民亦为大明子民,洪武年如此,本朝亦当如此,臣只是行为臣本分而已”

“朕就随口一问,阁老不必紧张。”朱由校点了点头,随即又道:

“那阁老以为,请班禅到归化城坐镇,此举是不是有些僭越了”

“朕也知道,自太祖以来,班禅、达赖,向都是在雪区坐床、布道,如今突然改制,多少有些不合常理。”

魏广微闻言一愣,随即笑道:“陛下仁德,实在是过虑了”

“洪武年有洪武年的做法,本朝有本朝的规矩,现下蒙古诸部黄教、红教信仰不定,正是朝廷统一宗教,收复诸部之时。”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陛下莫要再犹豫了。”

朱由校沉思片刻,叹了口气,缓声说道:“上次林丹巴图尔的入寇之举,朕甚为忧虑。”

魏广微一脸纳闷,“林丹巴图尔已被山西副总兵张万邦击溃,陛下还忧虑什么”

朱由校闻言,看了他一眼,起身来到窗檐边,望着宫内说道:

“雪区兵力寡弱,若察哈尔见入寇内地不成,入侵雪区,朝廷鞭长莫及,至时雪区百姓,生灵涂炭,岂非朕之过”

魏广微听了这话,心下一惊。

听陛下这意思,好像是要借着这次的口实往雪区驻兵,彻底将雪区纳入大明的版图啊

这种事,此前从没有一个皇帝想过

这位爷也是真敢想,自嘉靖年撤销乌斯藏以来,朝廷对雪区的管辖已经愈发疲弱,虽然还没到有名无实的地步,却也差不多了。

雪区的转世班禅、达赖,虽然还要朝廷敲定才算作数,但毕竟脱离朝廷已久,忽然借着口实出兵,只怕会激起反效果。

要是雪区直接搞了独立,朝廷只怕还要打一场大战,在辽东是一回事,到了雪区又是另外一回事。

魏广微吞了吞口水,这事情来的太突然,即便是他,也没有一丁点的防备。

是啊,谁会想到这位天启皇帝居然还想着往雪区驻兵,彻底控制雪区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举动虽然冒险,但如今大明在西北两面除了察哈尔部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强敌。

后金在辽东大战中损失不小,老奴病重,又在闹内乱争汗位,就算有心侵犯辽东,也难以直接威胁到京师。

在国内,新盐法推行已经上轨,沿海百姓得到了妥善安置,这个时候处理一下西藏,似乎未尝不可。

朱由校转头静静望着这位内阁首辅,这是印象中自魏广微入阁以来,思虑最久的一次。

倒也没怎么着急,这种大事,朱由校一向都有一个好习惯,就是绝不凭自己一厢情愿的主官想法做事。

内阁首辅的意见要听,内阁和军机房的意见要问清楚。

魏忠贤的想法得让他说说,虽然应该没什么卵用,其他人像是卢象升、孙传庭这些当世的大才,都要叫他们上个折子。

只有看过他们的想法,朱由校才会决定要不要干。

就和推行新盐法一样,一旦决定了,那就是疾风骤雨,届时对雪区而言,只有两个结果。

要么被出兵平定,要么接受官制。

他们没有其它的路可走

“臣”不知过去了多久,魏广微才是颤颤巍巍地缓过神儿来,起身噗通一声跪在殿内,大声道:

“陛下此举,乃万世之功”

“雪区自洪武年间归降以来,大明一直未曾驻兵,而今形势不同,遣使往拉萨向达赖、班禅言明厉害,厚赠礼金,想必雪区不会一意孤行,与朝廷作对。”

朱由校有些意外,凝眸问道:

“阁老真是这么想的”

魏广微知道皇帝这是以为自己在趋炎附势,实际上,他心里真觉得这么做可行。

“陛下明断,臣可以亲往拉萨,以促此功”

听到这,朱由校摆了摆手,坐回龙椅上。

朱由校听明白了,魏广微这不是在附和自己,他是真的支持这样做,如此看来,现在真的到了时机

想了半晌,朱由校笑道:

“阁老的意思,朕知道了,只是除此以外,请班禅到归化城的事,也要劳烦阁老多费心。”

“阁老先前说派遣归化城传教大臣的事,就照此昭告塞外诸部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