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八百六十章:林聪儿

书名: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哦,熊兄是说这个啊”朱由校拿起玉佩,似随口说道:“是家父偶然拍得的宫中女官佩戴之物。”

“原是宫中之物,怪不得如此精巧”熊汝霖两眼冒光,连连搓手,显然十分中意。

朱由校一直住在皇宫,这种东西就是大宝天天见。

比如这块宫局御制的玉佩,常人可能觉得精巧无比,拿到民间也是价值连城,可在他的眼里,就是个再庸俗不过的东西。

“兄台如果想要,拿去便是”

熊汝霖闻言,顿时吃了一惊,这得是家境多殷实的富二代,才能把这种东西随便送人。

尽管他是个穷鬼,却也知道,在民间凡是和宫里沾上一点关系的东西,价格都要翻上几番。

更别提这个还是宫中女官用的物品,市面上流通极少,大部分都被大款买来收藏,有价无市,至少能值几千两

这么轻易就送人,只怕此人的家境,在京城还得是数一数二的。

他看了一眼云五色,后者也在震惊中,看见他的眼色,也是回了一个眼色,仿佛是在说,我也不认识。

两人这时才仔细观察了眼前这位富家公子的相貌。

只见此人面白无须,生得干干净净,神态悠然,眼睛里含有笑意,眉宇间不失淡淡的从容,不失为一翩翩公子。

只有在特别留意的情况下,才能发现在这种豁达、从容风度的掩盖下,他眼睛深处的冷漠和无情。

这样的人,只怕早已脱离是一般的富家子弟范畴了。

“这哪里消受得起,黄兄说笑了”熊汝霖知道这种东西的珍贵之处,自然也不敢随意接受。

虽然他目下急需银两,但一者此人来历不明,二者也才刚认识,识人识面不知心。

贸然接受恩惠,无异于授人以柄。

朱由校一副真心相待的样子,直接把玉佩从摆下解出,随手扔了过去,说道:“熊兄不必客气,喜欢就拿着,这种物件,我府上有的是。”

有、有的是

宫中女官的玉佩,莫非是什么庸俗之物吗

看着好似扔一块石头一般的朱由校,熊汝霖张大了嘴巴,这就是京城的有钱人么,今日算是见识了。

正想着,楼下突然间的喧闹起来。

老板娘吩咐小厮和跑堂的伙计们,特意拉上了帘子,屋内光线随而一暗,众人屏息凝神,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没过多久,一道娇小玲珑的身影出现在台上。

熊汝霖和云五色看去,神情都是一呆,熊汝霖说道:“看来我们今日来的正巧,丁香阁的聪儿姑娘正好出台”

聪儿姑娘

朱由校闻言低头看去,也是一愣。

这女子,穿着一袭红衣披身,秀雅脱俗、娇小可人,一眼看去,自有一股轻灵之气。

再向上看去,这才让人明白,为什么此女会令在场众人如此追捧了。

她怀抱琵琶,半遮脸庞,双目犹似一泓清水,顾盼之际,别有一番清雅高华的气质,让人为之所摄、自惭形秽、不敢亵渎。

但那冷傲灵动中颇有勾魂摄魄之态,又让人不能不魂牵蒙绕。

这种清纯和骚媚浑然一体的女人,的确在民间罕有,只是朱由校却没有像周围那些人一样,看得痴傻。

平日在宫里,什么女人没见过,丁香阁的所谓聪儿姑娘确有一番特质,却不足以令朱由校多看几眼。

熊汝霖和云五色回过神来,方才留意到,那位富家公子,却是四处张望,似乎对眼前这位头牌毫无兴趣。

云五色问道:“这林聪儿乃是陕地有明的歌妓,不知多少达官显贵,豪掷千金,为求单独听她弹唱,黄兄怎么好像并不感兴趣。”

熊汝霖笑道:“我看不会,世间哪有男人会对这样的女子没有半点儿想法我看是黄兄见多了京城美女,看不上这等庸脂俗粉罢了。”

云五色看他一眼,不无抵触。

“熊兄,你这是受了人家的钱财,就开始为他人说话了吧。”

熊汝霖无奈一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这玉佩太值钱了,而他,确实非常需要这笔钱。

他忽然想起什么,问道:

“云兄,去岁我托你之事,可是有了什么眉目”

云五色眼中闪过一抹歉意,长叹一声,“熊兄所托,极是不巧,我找人问了问,家兄的案子,实不归刑部办理。”

“此案牵扯甚多,多家已成冤狱,由东厂绕过三法司接手,东厂办案,熊兄也是知道,这些番子一向宁抓错十个,也不放过一个。”

下边别看,十分钟后补上。

八月刚到,西安的天气便开始忽冷忽热了。

一队身着精良甲胄的勇卫营官兵才从街上走过,便有两名身着长衫的士子搓手走入一家青楼。

在这个年代,青楼绝不简单是后世理解的“妓院”。

文人骚客、缙绅富贾,大户子弟们皆愿来此附庸风雅,看戏听曲,这种纸醉金迷,足以令世人忘却许多事情。

一门之隔,楼外尚有无家可归的百姓蜷在角落瑟瑟发抖,而这里确实一片的歌舞升平,喧嚣炽烈。

“你这穷书生,丁香阁也是你能来的地方”

走进门的两人没有去管小厮的扯皮,推开风帽,其中一个露出一张笑眯眯的脸。

方才还要推人的小厮顿时一喜:“啊呀,是云爷”他转身对门内高喊道:“云爷来啦”

随后,楼内的小厮、跑堂一递一声地重复着向内通报。

“云兄,你到底来了等得我好苦”一人一路喊着,从楼上转下,大步流星的走过来。

他来到眼前,双手拍了拍云五色的肩膀,笑道:“雪前故人来,古都会老友。好事,好事啊”

二人携手进门,登上楼梯,走过廊道,来到观台坐好。

一年多以前,他俩在真定分手,约定勤学苦读、为国效力,至今才得以再见,自然兴高采烈。

何况,此时的两人都已不再是普通秀才,都在天启六年的秋闱高中举人,半只脚踏入仕途,只等数月后的殿试面见皇帝。

坐下后,看起来斯文的云五色却率先起身满了一杯酒,举起来道:“去年京郊一别,没想到重见已是一年之后,熊兄仍是如此的意气风发”

熊汝霖长得就不像读书人,健壮得不像话,更为豪爽,接过酒便仰脖喝得干干净净,笑着说:

“园中红杏将开,不料飞雪欲来。眼下,陕地秋寒料峭,不亚于寒冬哩”

云五色闻言,脸上的喜悦淡去一般,缓缓坐下,低声道:“熊兄隐喻可是今岁朝廷调兵二十万于陕地,风雨欲来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