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百三十三章:南京定制

书名: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徐文爵

这个历史上在南京掌握大权却毫无作为的勋贵之首,第一个出去投降鞑清,怎么就把他给忘了。

朱由校微微起身,目光如电,冲他说道:

“爱卿如此关心国事,朕心甚慰,既然如此,江南大营的第三营就交给你带了,给朕带出一支强军来”

徐文爵大喜过望,忙垂首自证:

“陛下放心,臣定竭尽全力,带领勋贵为大明镇守江南”

这次下来,裁革南京六部各院,节省以后的每年开支,这只是一个原因,南京的南直隶,虽然已经分为江北省和金陵省,却也包括了现在的江苏、安徽两省。

到了眼下的天启年间,传说中的资本主义萌芽还不知道,可下来一趟,这里经济发达、贸易繁华,朱由校却是看在眼里。

中原各地,连年的灾荒天启二年还只是开始。

从这天启三年开始,未来的二十几年里,只会愈演愈烈,除了推广番薯种植外,朝廷赖以赈灾、重建的钱袋子、米袋子,还在以金陵为主的南方。

明初设两京,定都北京,以御北元,以南京为留都,控扼江南钱粮,这是朱棣根本上的设想。

从这层意义上讲,在明朝,北京是政治中心,南京是经济中心,所谓的“两京一十三省”,两京是必须排在最前面的。

要想解决戚金所说的问题,这非常简单,裁革六部各院是一回事,南直隶分省是一回事。

要不要取消南直隶的政治地位,这是另外一回事。

金陵设为行在,取消留都地位,到现在也就才一个多月,如果想改回去,这完全来得及。

至于说朝令夕改,朱由校倒是不在乎这个,什么能最大化拿到利益,什么自然就是好的。

要是在乎这个,干脆就不要改革了,墨守成规等死算了。

朱由校嗯了一声,目光转向其他人,淡淡道:

“二位卿家所说,朕思虑再三,深以为然。”

“这样,朕采纳你们的意见,再将金陵设为留都,以后你们可称金陵,也可称南京。”

“其二,恢复金陵省、江北省的南直隶地位,但是六部各院之裁撤,必得执行贯彻。”

“这样一来,两地卫所仍属京卫亲军建制,归五军都督府统辖,兵部职权过重的问题,自然消除。”

“其三,金陵省、江北省的布政使司等有司一体同余省官制,都要保留,但朕打算新在金陵设一个参赞机务院。”

话音落地,百官议论纷纷,王在晋道:

“敢问陛下,这参赞机务院,可是和从前南京参赞机务官及协同守备官的职权相同吗”

说完,众人全都将目光投射过来,十分好奇。

如果是这样,参赞机务院的排头官员职权就要盖过金陵巡抚和江北巡抚,总领两地军政大权。

这等职权,相当于一省之总督与巡抚的集合,用封疆大吏已经不足以形容了,这相当于鲜少有过的三地总督,五省督师了。

而且也有个问题,各地总督甚至督师,都只是有事才设,事罢即撤,从不是个常设的官职。

如这次督七镇总兵出关的朱燮元,就只是临时做的督师,到哪里就能管哪里的军政。

一旦战事完毕,朱燮元要么晋升到它地为官,要么直接入京为官,不可能继续做督师。

因为这种东西的职权,在地方上已经相当于“皇帝”了,对一般的文官武将都有先斩后奏之权,就连巡抚这等要职,也有遇事先罢再奏之权。

其职权之大,也就说明了这种职位必定不能长设。

可听天启皇帝这意思,南京参赞机务院不出意外是会一直设立的,除非后世之君将其废除。

那这玩意,职权虽然不比督师,却也是大得没了边儿啊

朱由校摆摆手,制止了百官的议论,说道:

“朕也是听两位爱卿所说,偶有所思,说来给诸卿听听,若是不对,再议即可。”

“参赞机务院,和京师的内阁、军机房不同,设一枢密阁及三偏房,各偏房理定权责会于枢密阁,上报于京,最后由朕定夺。”

“枢密阁设一参赞机务大臣,正二品,领户部侍郎、兵部侍郎衔,管理江北、金陵及南地各省之粮储、兵备诸事。”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此后于南京参赞机务院坐班,领江北、金陵及南地各省巡查御史,负责奏案。”

“枢密阁内另设佥事、通判、主事等下属官员,负责江北、金陵及南地各省的兵备、民事及司法要案,协助参赞机务大臣上报于京。”

“参赞机务院除枢密阁外,另设三偏房。”

“其一,为旧宫留守监掌印太监坐班之所,称内监房。”

“领衔中都至南地各省的陵寝各监、局、卫所,负责陵寝维护,人员报备,联系京师内廷诸事。”

“其二,为江南大营第三营提督勋贵坐班之所,称掌勋房。”

“领衔江北、金陵及南地各省诸公、候、伯爵勋贵子弟,负责诸勋贵府邸事务,江南大营第三营的兵事及诸勋贵所掌卫所人员报备等事。”

“其三,为锦衣卫南京总督办司总督办官坐班之所,称御锦房。”

“领衔江北、金陵及南地各省督办司、南北镇抚司锦衣卫官校,负责日常巡查,大案查缉,完备相关事务,上报于京。”

一连串说完,朱由校面色不改,看着阶下早已是目瞪口呆的百官们,微微挑眉,靠在椅子后面。

如此详尽的规划和人事安排,这是听了王永光建议后灵光一动直接想出来的

不可能

这恐怕是天启皇帝早就和心腹重臣商议好,然后在今日大朝会上,授意王永光提出来的

这种事他居然早就知道,还冒着众人的忌讳提出来,这个王永光,亏得之前我等还如此信任他,这么大的事,居然一点表现也没有。

看起来,王永光也早就是阉党了

王永光根本没有想到,这一提,给大明朝带来了多大的震动,也让他从此打上了阉党的标签。

不过事已至此,让他们骂去吧,相比被骂,守住现有的职权,得到皇帝信任,才是最重要的。

朱由校看着众人挤眉弄眼的表情,哈哈大笑几声,又说道:

“参赞机务大臣,若在南京参赞机务院为官政绩上佳,可凭此直接入阁,辅朕以军国大事。”

“现在诸卿觉得如何”

这这岂不是说,这个参赞机务院,就相当于江南官员入阁的直通车

百官们对视几眼,各都是心知肚明。

以往在南地为官,几乎相当于贬黜,别说入阁了,就是想再做京官都是难于登天。

这个南京参赞机务院,不仅总领南地各省各项职权,还有直接入阁的名额,天下间还有这等好事

没什么说的,这还有什么犹豫的。

大朝会进行了小半个时辰,进去时群臣百官面色肃穆,气氛凝重,出来时却是人人喜笑开颜,讨论着此次变动将会给自己带来的利益。

至于朱由校,则是回到后殿,叫来东厂大档头傅应星、乾清宫管事牌子王朝辅及锦衣卫总督办田尔耕,秘密吩咐着什么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8002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