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八百八十五章:题赠俞氏

书名: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作者:崛起的石头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7

连续下了多道圣旨后,朱由校去了坤宁宫,搂着倾国倾城的皇后一夜安睡,浑然不知,这些圣旨给各地造成了多大的震动。

锦衣卫到处拿人,而且几乎没有出示什么证据,唯一的证明,便是从乾清宫发出去的驾贴。

皇权在上,比任何证据都要有力。

立秋过后,花草凋零,枯黄遍地,惹得江南的才子才女们一番伤感,几日之间,又有众多的诗赋入世。

这天,朱由校枕着手,躺在坤宁宫内凤床上窗檐边上,窗外正有一颗老槐,不知陪伴了这座深宫多少的岁月。

万物凋零,槐花却在一片的秋风中孤独盛开,花蕊吐香更甚盛夏,这也是太医院的医官们最喜欢的季节。

好比老槐的槐花,此时摘取,便是一味极好的药材。

闻见空气中的香气,朱由校猛地睁开眼睛,看见正与皇长子朱慈燃席地而坐的张嫣,随而一笑。

“一宫、三人,真好。”

“皇爷睡醒了。”张嫣妙目流转,转身看见朱由校正盯着自己,便是朝一旁的皇长子说道:

“燃儿乖,去找你徐奶娘玩。”

“父皇醒啦”

朱慈燃看见朱由校的眼神,甜甜地笑了,正要走过来,途中听见张嫣的话后,立即兴奋起来,忘了自己是正要去见自己的父亲,转头蹦蹦跳跳的跑出去。

大明皇长子的生活远没有普通百姓家孩子想象得那样逍遥快活,承载了朱由校全部的希望,也是整个大明的未来,所以平日里受到的礼教最多。

朱由校嘴角噙起一抹笑容,从皇长子到皇太子,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由于事发突然,历史上的本体朱由校没能经受系统的皇家礼教,所以朱由校从小就在培养自己的儿子。

现在内阁大学士负责教的是一个皇位继承人所应该学的,这个过程必须要有。

等到以后,朱由校会自己亲自下场,教自己儿子那些他本不该这个时代学到的东西。

直等到朱慈燃的小碎步声音远去,朱由校这才坐起身,慵懒地伸了一个懒腰,笑道:

“燃儿最近功课怎么样”

张嫣来到身边坐下,回道:“燃儿最近跟着胡士广、许为京两位大学士学习,大有长进了。”

“如此便好,胡、许二人教导皇子有力,朕也会重重的赏赐他们。”朱由校微微一笑,将张嫣搂在肩上。

“当年胡、许二人牵扯山西官场案,朕给他们戴罪立功的机会,到现在,他们的表现,也的确令朕放心。”

“还是皇爷眼光独到。”张嫣靠在朱由校坚实的肩膀上,轻声说道。

不多时,宫人们安排好了一应的布置,随后纷纷退下,给帝后二人留下属于他们的空间。

地上有铺好的细绢,方小案,几卷闲书,另有美人在侧,朱由校畅快的呼出口气。

因卫所改制引起了诸多风波,令朱由校郁郁寡欢,十分疲惫,现在却是顿觉舒心畅怀,连日来的阴霾都在顷刻间散去。

朱由校这才意识到,张嫣是要干什么,但还是不太相信,随口说道:

“皇后摆了这样的阵势,莫非想要朕学那江南才子,也为春夏离去而赋诗一首”

“皇爷想错了,福建总兵一事,扰得朝野数日不宁,连后宫也偶有所闻。俞氏一门,自俞大猷至俞资皂,算得一门忠烈。”

“今儿早上皇爷心情不错,臣妾就想着,请一首赠诗,赠给俞氏,也算了了我这一桩心事。”

说完这话,张嫣靠在皇帝的肩上,轻轻抬起头,与之四目相对。

朱由校率先收回目光,将身侧之人的身体更将自己紧挨了一些,慵懒地回道:“俞为国捐躯,朕心中自有计较。”

“荫福、追赠,朕一概不少,至于亲笔题诗”

“珠儿,你还不知道朕么朕往日读书,读的都是经史,可不会写这些文绉绉的东西”

张嫣歪着头,“那陛下现在读的是什么”

“是成化年间国子监丘浚所撰的大学衍义补。”朱由校拿起昨夜随手放在窗边的书卷,放到张嫣面前。

张嫣却是伸手推开,嘟囔道:“臣妾只读过大学,臣妾还记得,陛下说过,有些书,后宫是不能看的。”

朱由校很高兴,伸手刮了下她的鼻子,称赞道:“后宫有如此皇后,贤惠淑德、不栉进士,真乃朕之幸事。”

张嫣笑道:“那陛下还写不写了”

朱由校闻言,这才恋恋不舍地松开自己在张嫣肩上搭着的手,起身来到八仙桌旁,无可奈何道:

“既然皇后有意,那朕便亲笔题词,赠予福建俞氏,以彰其父子两代,为皇朝守御沿海之功勋。”

“陛下圣明。”

张嫣也来到朱由校身旁,与之紧紧挨着,眼眸不断在他身上流转,片刻也不想再分开。

广东,肇庆。

时任两广总督的何士晋正身着盔甲,在军营中振振有词的对数万名官军训话。

洪武元年,朱元璋收复广东,复称肇庆府,隶广东布政使司,辖领五县一州,为两广地区最为重要的军事重镇。

肇庆府城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东南为珠江三角洲,是广东和广西的交接要地。

在交通方面,肇庆府又是广东地方通向西南诸省的必经之处。

当年朱由校亲征西南,就曾调兵援剿,广东兵无一不过肇庆,可见其所处位置之重要。

肇庆府在唐代时就有设置,驿站发达,洪武元年朱由校复设肇庆后,便为此地打通了水陆驿道。

其中有联系两广所最为重要的一条水路枢纽,便是自肇庆府城以东三十里外崧台驿出发,沿西江梧州府直达虎门。

两广地区,从明英宗复辟后开始出现管理混乱无序的情况,自英宗复辟后,两广地区军队哗变、百姓造反等事,屡见不鲜。

英宗复辟的第一年,官狱囚犯争而越狱,聚众千万,攻城掠地,势如破竹,官军剿之不尽,直到数年后才被平息。

但是囚犯暴动后仅仅一年不到,两广地区再起动乱。

时任广西总兵官的田真化因为广西动乱尚未平息,未经请示便撤军未由,擅杀了景泰派武将广西副总兵武毅,造成军队哗变,大掠广州。

这一现象,直到嘉靖年间才得到缓解。

明代起初以广西梧州为两广总督驻地,在嘉靖年间由抗倭名将俞大猷建议改到肇庆,并且渐为长制。

于肇庆府设置两广总督,既起到兼制广西,又联络广东的作用,此后,两广地区逐渐安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