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晓梦

作者:肥锅锅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二百零六章 所求

书名:红楼晓梦 作者:肥锅锅 字数:8.2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3

丁道隆眯眼观量,见陈斯远神色凝重,目光又落在那锦盒上,心下便略有忖度。便道:“如此,陈孝廉且随咱家来。”

丁道隆须臾便引着陈斯远进了一处偏厅。待侍女关了房门,陈斯远方才铺展开锦盒,自卷轴套筒里取出柳公权真迹。

丁道隆为王府典膳正,自小也是在宫里读过书、习过字的,搭眼一瞧便是面色一变,待看过落款,更是咬牙瞠目,指着那字画哆哆嗦嗦好半晌没说出话来。

“这……这这……可是柳公权——”

陈斯远颔首道:“不错,正是柳公权楷书《金刚经》,全文五千余字,历经变迁,只后文略有数字损坏,余下皆完好无损。”

丁道隆猛地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试探着探手过去又不敢触碰,只嘟囔着道:“稀世奇珍、国之重宝啊!”

须知这金刚经原本刻在一方巨石上,前宋时那巨石一分为十二,业已损毁。世间莫说是真迹,便是抄本都腾贵。如今宫中只存了一副唐代拓本,只此物拿出去就价值万金。

偏生这真迹冒了出来,此时世间酷爱书法者无算,这真迹一经拿出,又岂是银钱可以衡量的?闹不好就成了祥瑞啊!

丁道隆到底不敢触碰,只缓缓缩回手,扭头看向陈斯远道:“陈孝廉何处得来的此宝?可是有意献给王爷?”

陈斯远眨眨眼,咳嗽道:“典膳正不知,此物并非鄙人所有,此番不过是借花献佛。”

丁道隆不禁笑道:“不拘如何,还请陈孝廉多等片刻,咱家立刻打发人禀告王爷,料想王爷下了朝立马就能回转。”

陈斯远拱手应下,便在这偏厅里安坐。丁道隆吩咐丫鬟送了茶点,当下急匆匆而去。

待过得须臾,方才有丫鬟送了茶点,随即门前便多了俩王府侍卫。

陈斯远只泰然安坐。

待过得一个时辰,忽而听得外间脚步声匆匆,陈斯远抬眼便见燕平王身披貂裘、内着蟒袍,大步流星而来。

陈斯远赶忙起身,还不待其拱手,那燕平王就道:“柳公权真迹在何处?”

陈斯远仓促拱手,紧忙闪身一指桌案:“便在此处。”

燕平王越过陈斯远,探手便要去抓,那手伸到一半又赶忙停下。扭头往身后一老者递了个眼色,后者便躬身上前,仔细铺展开来,又用丝帕垫了手,一点点将卷轴展开。

那老者原本面目凝重,待卷轴完全展开,顿时眉目生动起来。胡子抖动,浑身哆嗦,燕平王忍不住问道:“如何?”

“回,回王爷,是,是真迹,是真迹啊!”

燕平王仰天哈哈大笑,摆手道:“快将此等祥瑞送去皇兄面前,速去!”

当下便有一众太监将卷轴仔细拾掇了,装进硕大箱笼里,抬着便飞奔而去。

此时燕平王方才负手笑着看向陈斯远:“陈枢良,这金刚经怎么个说法?不管什么说法,本王一概应了。”

贵人给脸,陈斯远可不敢蹬鼻子上脸。

当下便道:“回王爷,此物乃是荣国府珠大嫂子所有,她自知留存此物有如小儿闹市持金,因是干脆委托在下送来内府。一则,典换一些银钱花用;二则,也求王爷念在此举,来日能多加照拂。”

“哦?珠大嫂子又是何人?”

陈斯远便将李纨来历说了个清楚,临了又道:“珠大嫂子如今只一个兰哥儿傍身,心思都在那兰哥儿身上。”

当下陈斯远将李纨、贾兰情形详实说了一番。

那燕平王负手而立,听罢略略沉思,旋即笑道:“此事容易,来呀,送一块腰牌来!”

话音落下,立时有太监送了块腰牌来。燕平王抄起来丢给陈斯远,笑道:“凭此物,来日贾李氏母子若有不谐,尽管来寻本王。另则,那幅字作价七万两,过会子本王便命人开了庄票,你也一并带回。”

七万两不多不少,可加上燕平王的允诺就显得贵重了。

于是陈斯远赶忙躬身应下。待起身才道:“王爷,内府钱庄可是开张了?”

燕平王笑着颔首应下,道:“万客来开张两月余,日进斗金不说,揽银钱无算,年后内府便能在西安、太原、津门三地开分号。圣人闻此事龙颜大悦,又特许伯府内府所得二十万两,先行将这钱庄开设起来。到时候万客来开到何处,内府钱庄就开到何处。”

顿了顿,又道:“是了,你与贾李氏说清楚,那庄票兑个一二万也就是了,余下的好歹多留几年,不然钱庄只怕周转不开。”

陈斯远笑道:“王爷放心,想来天下间也没哪处钱庄比内府开设的更妥帖,便是在下不说,珠大嫂子也断不会将庄票兑了转存他处。”略略思量,又躬身道:“这个……王爷,在下另有一事相商。”

“哦?”燕平王此时心绪极佳,皇兄延康帝业已年壮,十年间逐渐将朝政揽在手中。明面上自是与太上父慈子孝,实则太上那些老臣死的死、退的退,如今还能留在朝堂的不过小猫三两只,不成气候。

历代帝王富甲天下,衣食用度、女色都不缺,但凡大权独揽,所求者不过是青史留名。如何留名?自然要彰显文治武功!

武功上,西域收服,乌斯藏内附,比照唐宗也不遑多让;可这文治一项却略显逊色。当此之时,有此柳公权真迹奉上,定会引得天下震动,也算略略弥补本朝文治不足之处。

燕平王此番急切回返,自是得了延康帝的口谕,如今见此物果然是真迹,心绪自然极佳,连带对陈斯远愈发和善了起来。

当下燕平王探手一指:“枢良且坐下说话儿。”

二人落座,又有太监殷勤续了热茶。陈斯远便道:“王爷,那郑和岛膠乳林不知是怎么个说法?”

燕平王眉头一挑,那膠乳一物乃是太宗李过力主引进,偏生此物还不曾有所产出,太宗便故去了。太上在位时曾寻能人异士钻研此物,最后却只做了膠乳球用于耍顽。

说白了,此时膠乳于内府而言可是个赔本的营生。每年抛费不少,却入不敷出,因是内府才想着发卖经营权,用以降本增效。

“怎么听你这话……是有意承接那膠乳营生?”

“正是,”陈斯远道:“在下苦心钻研数月,隐隐有所得。只是王爷也知在下年弱家贫……”

嗤的一声,燕平王乐了,指着陈斯远与丁道隆道:“丁道隆,他说他家贫啊,你信吗?”

丁道隆乐呵呵道:“谁不知陈孝廉有殖货之能?孝廉快莫要说笑了。”

陈斯远估摸着自个儿一举一动早为燕平王所知,奈何他是个脸皮厚的,当下面上不红不白叫屈道:“在下虽有些主意,奈何本钱不足,要想成事便要借力而为。王爷也知,那百草堂在下不过占了两成半股子。”

燕平王乐呵呵道:“废话少说,直说你待如何?”

“这……在下想借王爷、内府的势,免得回头遭了小人惦记。”

燕平王心下思量,膠乳林五年经营权本就是内府拿出来发卖,若参与其中,不过是左手倒右手,不用额外掏银钱出来。于是便道:“你想内府掺股几成?”

“三成可好?”

“那就三成。”

陈斯远一肚子说辞顿时没了用处,眨眨眼赶忙起身作揖:“多谢王爷!”

燕平王道:“可还有旁的事儿?若没有,那就赶紧走,本王急着进宫面圣呢。”

陈斯远躬身告退,旋即被那丁道隆笑吟吟礼送到王府门前,少一时便有内府小吏飞马而来,送了一叠庄票。

点算清楚,待进得马车里,陈斯远长出一口气,心下不禁志得意满。有内府参与其中,这营生起码五年内是稳妥了。至于五年后,那会子陈斯远不是已经入仕,便是用心研读,哪里还有心思理会什么营生?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女子不可一日无财。五年里赚够银钱就好,若还不知足只怕就要学了那扬州盐商,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被人当年猪给宰了去!

内府分润三成,也就是说陈斯远只消筹集七万两银钱便能包下膠乳营生五年经营权。再算上开设工坊所需花销,大抵有个八万两就差不多。

李纨才得了七万庄票,再加上薛姨妈与贾家众人,陈斯远回头儿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料想此事定然手到擒来。

心下这般想着,马车辘辘而行,及至临近皇城前,车外小厮庆愈忽而说道:“大爷,那好似是妙玉师父的轿子。”

“嗯?”陈斯远回过神来,紧忙挑开车帘,遥遥便见一顶青呢软轿自宫门行出来,那轿帘挑开一角,露出半张脸儿来,果然是妙玉。

须臾内中之人瞥将过来,便瞧见了陈斯远。陈斯远朝着妙玉略略颔首,妙玉只点了下头,便将轿帘放下。

马车自是比软轿快一些,待离得远了,陈斯远才与车外庆愈道:“妙玉时常往宫中走动?”

庆愈道:“回大爷,好似每月总有几回。”

陈斯远点点头,撂下车帘若有所思。先前便听闻妙玉时常出去走动,却不想是往皇宫走动。是了,妙玉带发修行,自是比寻常人等更容易进出宫城。

当下陈斯远也不多想,便吩咐庆愈径直往能仁寺新宅而去。

……………………………………………………

内城东,八宝胡同,薛家老宅。

薛家规矩比不得贾家那般两餐三点,不过是一日三餐。这日一早儿,新妇曹氏便领了荷心、穗锦两个丫鬟又往西路院正堂里来立规矩。

丫鬟同喜在门前迎了,便笑着将曹氏引入内中。

堂内,薛姨妈正与宝钗说着话儿,见曹氏来了,赶忙笑着招手:“你也坐,若我说,也不用每日都来立规矩。”

曹氏道:“礼不可废。”

说着到底规规矩矩屈身一福,薛姨妈便心下熨帖,面上禁不住点头连连。她目光越过曹氏,又仔细观量了荷心、穗锦两个丫鬟。

这两个丫鬟俱都身姿丰腴、地阁丰腴,俗称宜男之相,曹家显是用了心的。

奈何两月过去,那薛蟠每日折腾不休,偏生不见谁有了动静。非但如此,薛蟠先前的妾室也不见动静。

此番再如何也怪罪不到旁人头上,错非薛蟠这会子年纪还小,薛姨妈都想寻了百草堂多拿些丹丸回来了。

当下曹氏听了吩咐落座,面上娴静一片,一一答了日间情形,又说了年节须往各处送的贺礼,一时间事无巨细,便是薛姨妈再挑剔,这会子也说不出什么来。

她心下暗忖,这个儿媳妇果然是个贤惠的,除了不能生养,旁的真真儿是没的挑。

待婆媳说过话儿,那曹氏便领了丫鬟回返东路院处置庶务。

薛姨妈便蹙眉道:“你嫂子是个好的,奈何你哥哥实在不争气。”

宝钗知薛姨妈所想,便劝慰道:“妈妈也不用太过急切,这儿女缘都是天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了呢。”

薛姨妈只蹙眉点头,没再说什么。正待此时,外间有婆子入内回话儿:“太太,同贵打发人传信儿,说是远大爷自江南回来了。”

“哦?”薛姨妈霎时间心绪激荡,便是一旁的宝钗也不禁面上动容。

且不说薛姨妈与陈斯远恋奸情热,单是宝钗先前也将一颗心大半都放在了陈斯远身上。两人只道陈斯远只怕年后才会回返,谁知他竟赶在年前就回了。

于是纷纷思忖:他莫不是因着自个儿才顶风冒雪回来的?

心下遐思不断,薛姨妈就道:“这个远哥儿,又何必急在这一时?”

宝钗便道:“许是远大哥惦记学业……听闻下一刻远大哥便要下场呢。”

薛姨妈道:“菩萨保佑,远哥儿品貌才学样样不缺,金榜题名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宝钗便笑着颔首应下。

母女两个闲说半晌,心绪却早已飘到了不知何处,于是各自回房,却不免心焦不已。

薛姨妈坐卧难安,不禁手托香腮回思过往,想起小院儿中羞人情形,便愈发心烦气躁;宝姐姐也回得梢间里,将那早就做好的四方平定巾叠了又展开,展开了又叠,素来娴静恬淡的脸上也噙了笑意。

待好容易捱到这日下晌,母女两个俱都生出倦意,正要一并小憩,谁知便有婆子入内来回:“太太、姑娘,远大哥送了年礼来!”

薛姨妈闻言顿时喜得站起身来,又生怕宝钗瞧出破绽来,赶忙笑道:“这远哥儿也是,昨儿个方才回来,也不说多歇息几日,怎么今儿个就来了?”

宝钗便笑道:“今儿个都二十六了,料想过几日远大哥定还要忙着往四下送年礼。”

薛姨妈笑着颔首,思量着道:“快去催催蟠儿,可不好劳烦远哥儿久等。”

婆子笑道:“太太放心,一早儿就往东路院知会了。”

薛姨妈又与宝钗道:“我的儿,咱们也往前头去,怕是过会子你哥哥就领了人来了。”

宝钗应下,母女两个便往前堂而去。

却说此时陈斯远已然进了大门,后头自有薛家仆役答对小厮庆愈,将半车的苏样布匹、锦缎等一一往库房里归拢。及至仪门前,遥遥便见一消瘦身形快步而来。

“远兄弟,你可算是回来了!”

声音熟悉,只是这人……陈斯远定睛观量几眼,才发觉此人乃是瘦了两圈儿的薛蟠。

陈斯远瞠目愕然道:“这……文龙兄怎地突然就瘦了?”

薛蟠心下尴尬,含糊道:“一言难尽……走走走,妈妈、妹妹还在西路院等着呢,咱们先去见过了再说。下晌别走,咱们兄弟定要一醉方休!”

陈斯远笑着应下,又忍不住催问,还调笑其莫非被曹氏苛待了?那薛蟠含糊两回,到底经不住唉声叹气道:“曹氏自然是好的,只是荷心、穗锦那俩妖精极难对付!”顿了顿,又低声道:“远兄弟,那百草堂的药丸……额,可有旁的补药?”

陈斯远心下暗笑,暗忖薛蟠这是被曹氏的俩丫鬟拿住了?

其所想大差不差,这大婚头一个月,薛蟠隔三差五还能往外头厮混。待薛姨妈与曹氏唠叨了两回,夜里就成了荷心、穗锦两个丫鬟齐上阵,此二女本就是宜男之相,又被曹氏开出了赏格,床笫之间隐隐有坐地吸土之能。

如是,即便薛蟠是铁打的身子骨也遭受不住,不过月余光景就暴瘦了两圈儿!

偏偏薛蟠还求告无门,前些时日与薛姨妈抱怨一嘴,便被其呵斥了一番,说乡下人家不会踩蛋的公鸡莫不如宰杀了吃肉。

薛蟠听得心下悚然,于是这两日夜里愈发卖力,偏生不知为何,荷心、穗锦两个一直不曾有身子,倒是让薛蟠好生烦恼。

若单只是薛蟠,陈斯远管他死活?可冲着宝姐姐,这算自个儿便宜大舅哥;冲着薛姨妈,这是自个儿假子啊。于是陈斯远便多了几分关切,说道:“文龙也是太过操劳……百草堂那补天丸、焕春丹恰好对症,前者焕发精力,后者固本培元,回头儿文龙只管去百草堂拿药就是。”

薛大傻子顿时喜不自胜,笑道:“如此就好。这两日趁着我精神不济,让那俩小妖精占了上风,待来日得了丹丸,定要让这俩小妖精见识见识我的厉害!”

当下进得二进院儿,遥遥便见一小妇人领了丫鬟在堂前迎候。薛蟠赶忙介绍,此女便是其发妻曹氏。

陈斯远与其拱手见礼,略略扫量一眼,见曹氏生得面目清秀,心下不由得替其惋惜。若换在前一世,说不得此女还能医治,放在此一世却是难了。

那薛蟠乐呵呵引荐罢了,吩咐曹氏过会子预备酒宴,便领了陈斯远往西路院而去。

转眼进得正堂里,那薛蟠大步流星,不待绕过屏风便嚷道:“妈妈、妹妹,远哥儿来送年礼啦!”

陈斯远转过屏风,搭眼便见宝姐姐娉婷而立,噙笑瞥将过来;那薛姨妈也从软榻上起身,笑吟吟满是希冀。

陈斯远笑着上前见过礼,薛姨妈赶忙道:“方才还还与宝钗说,远哥儿昨儿个才回,也不用急着往这儿来。”

陈斯远笑道:“礼不可废,再者我此行带了薛家送的土仪,留在我那儿也不知如何处置,莫不如趁早送了来。”

此时薛蟠接口道:“那可不止,那几房才松了几样?加起来怕是还不如远哥儿送的物件儿值钱呢。”

薛姨妈顿时嗔道:“情谊岂能用银钱衡量?远哥儿面前少胡吣!”

薛蟠挨了排头,顿时蔫头耷脑。

宝钗便道:“妈妈,大伙儿别站着了,我看先请远大哥入座?”

“对对,远哥儿快坐。莺儿,将那女儿茶端来。”

陈斯远拱手落座,待接过莺儿奉上的香茗,便略略说了金陵情形。薛姨妈心下恨死了其余几房,哪里管他们死活?只挑着二房问了几句,奈何陈斯远也不曾见过薛蝌、宝琴。

说过江南情形,陈斯远转而道:“姨太太,我临行前所说的那桩营生,这回大抵有准信儿了。”

“哦?”薛姨妈顿时来了兴致。又瞧了眼瞪着牛眼的薛蟠,便蹙眉道:“蟠儿,你且去预备席面。”

“我——”

不待薛蟠说些什么,宝钗也道:“远大哥好似爱吃蟹粉狮子头、大煮干丝,劳烦哥哥仔细吩咐了。”

薛蟠就算再傻也瞧出来了,薛姨妈与宝钗分明是不想让他旁听。于是嘟囔着‘不让我听就直说’,朝着陈斯远潦草一拱手,晃晃悠悠而去。

待其一走,薛姨妈便道:“远哥儿且说说,到底是什么准信儿?”

陈斯远笑道:“一则,我私下琢磨了个方子,来日仔细验证,必可使膠乳大行天下;另则,今日往燕平王府走了一遭,王爷应承了,这营生来日内府占三成股子。”

“果然?”薛姨妈顿时放下心来。

十月里临别前,二人欢好过后陈斯远就曾提及此事,那会子薛姨妈满心回味,也不曾仔细思忖,便顺口应承了下来。

待陈斯远一走,薛姨妈自个儿就犯了思量。薛家如今眼看着日薄西山,各处营生出息越来越少,再禁不住胡乱折腾。账面上倒是能抽出几万银子,只是若此番打了水漂,那来日薛家只怕就得喝西北风了,由是心下犹豫不决。

此时听陈斯远这般说来,顿时放下心来。陈斯远既然能说动燕平王,那料想这膠乳营生总不会折了本吧?

陈斯远便颔首道:“大差不差,至不济……五年之期,总能翻倍赚回来。”

薛姨妈顿时大为意动,五年翻倍,折算成放债,一年也是最少一成五的出息(复利)啊。

趁着薛姨妈恍神,陈斯远与宝姐姐对视了一眼,宝姐姐便攥紧了帕子。她强自将心绪平复,只当陈斯远此举是依先前之议行事——薛家账面银钱抽去投了膠乳营生,自然就没机会再让薛蟠败坏,正好当个混吃等死的纨绔,也好早些给宝姐姐生个侄儿来。

因是宝钗暗自吸了口气,扭头便与薛姨妈道:“妈妈,远大哥素来有的放矢,既说了五年翻倍,料想也是托底之言,说不得到时候一二年便连本带利都赚了回来呢。且自打燕平王执掌内府,内府各处营生出息渐多,以燕平王的眼光,既相中了这膠乳营生,料想也差不到何处去。”

薛姨妈听得颔首连连,便道:“这内府占了三成去,我家占四成可好?”

陈斯远与薛姨妈勾搭成奸,自是想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可也不好让薛姨妈全占了去,于是便笑道:“这具体份额,还须得容后商议。”

他这般说本就在情理之中,事涉十万银钱的大买卖,又岂是一时半刻便能定下的?

待揭过此事,三人说了会子闲话,便有薛蟠来请,说酒宴业已预备周全。于是众人便往东路院正堂而去。

那曹氏本待避过,薛蟠却扯着陈斯远说二人乃是通家之好,让曹氏只管安坐。于是只一桌席面,众人围坐了。薛蟠久不外出厮混,此时也被那酒水勾得犯了馋虫,当下扯了陈斯远推杯换盏,没一会子反倒将他自个儿喝得大了舌头。

薛姨妈瞧着实在不像话,便吩咐曹氏先行扶了薛蟠归置。待这夫妇一去,薛姨妈方才禁不住心痒,别有所指道:“远哥儿这几日想来也是繁忙?”

陈斯远道:“倒也还好,算算不过座师、几位同窗处需要走动。”顿了顿,瞧着薛姨妈道:“是了,自家宅子也须得拾掇一番……贤德妃省亲在即,我留在府中多有不便,不如先出去避一避。”

薛姨妈闻言心下一动,这宅子……可说的是大格子巷那个?

此时申时已过,众人早已吃饱喝足,宝姐姐暗忖哥哥醉酒,妈妈、嫂嫂不便相送,料想过会子只怕是自个儿要去送远大哥?这般想着,心下便不免有几分急切,于是道:“妈妈,我看不若撤了席面,上了茶点来?”

薛姨妈先是应下,继而说道:“是了,早间好似做了松穰鹅油卷?你去命厨房送一些来给远哥儿尝尝鲜。”

这等事儿吩咐寻常丫鬟就是了,何必吩咐自个儿。宝姐姐心下纳罕,不禁瞧了薛姨妈一眼,奈何薛姨妈吩咐过了便转头寻了陈斯远扫听膠乳营生。宝姐姐略略思忖,心下恍然,只道妈妈支开自个儿也是因着那营生的事儿。

这般想着,宝钗便应了一声,起身往外行去。

宝钗一走,内中虽有丫鬟,却都在远处侍立,薛姨妈便压低声音道:“远哥儿打算何时去老宅?”

“明儿下晌。”

薛姨妈咬了下唇飞快颔首,旋即招呼同喜道:“快将席面撤了。”

同喜应下,少一时席面撤下,宝钗也回转,众人分宾主落下吃茶说话儿。待一盏茶过后,陈斯远便起身告辞。

薛姨妈心下不舍,又惦记着明日相会,便道:“宝钗,你代我送送远哥儿。”

宝姐姐心下暗喜,面上娴静,应了一声便起身相送。

薛姨妈眼瞧着二人一并出了房门,不禁捧心窃喜——远哥儿才回来便想着自个儿,可见一腔真情不曾错付了。

却说宝钗与陈斯远出了正堂,二人隔了半步并肩而行,宝钗斜眼扫量一眼,因着莺儿、同喜都在,便只好说道:“远大哥南下归来,瞧着倒是比先前更持重了。那膠乳生意牵扯过大,须得多方襄助才好。我家虽不比从前,可账上还留存了六、七万银钱……远大哥若有所需,只管来说便是。”

宝姐姐这是提前透底啊。陈斯远暗忖,账面上只留存六、七万,亏得先前薛姨妈不曾借王夫人银子,不然薛家底子可就真空了。无怪原书里薛家死赖在荣国府不肯走,这银子都被贾家拿去支用了,宝姐姐哪里还寻得到好人家?

于是陈斯远低声道:“宝妹妹放心,若有可能,我自然是紧着自己人先占了那股子。”

‘自己人’三字落在宝钗耳中,宝姐姐顿时面上羞红,偏生又压不住上翘的嘴角。

待过了仪门,宝姐姐方才缓过来,随口道:“是了,还不曾问过远大哥此行可还顺遂?”

“还好,”陈斯远低声道:“见了贾抚台,改了宗祧之约,除此之外别无旁事。”

“改了?”

陈斯远便停步扭头看过来,朝着宝钗点了点头。

宝姐姐本就是聪慧的,见其目光中些许深意,略略思忖便大抵忖度到了。

是了,林妹妹素来单弱,来日便是过了门能不能生下两个儿子还不好说。她既为了林家宗祧应下婚约,总要紧着林家才对。

如此说来,不拘过门先后,自个儿这个正室算是坐实了?

宝姐姐禁不住心下激荡!

面前之人品貌能为样样不缺,又眼看起势,说不得来日便要为官作宰……最难得的是与自个儿知心。得此良人为伴,夫复何求?

心潮起伏之下,宝姐姐忍不住低声道:“我,我私下为远大哥做了一顶四方平定巾,待来日打发莺儿给你送去。”

陈斯远笑着应下,道:“好,那就借宝妹妹吉言,只盼着来日我出仕后平定四方,开万世之太平!”

虽是温言细语,落在宝钗耳中却好似洪钟大吕,震得宝姐姐心潮涌动。恍惚间面前的陈斯远身着圆领红袍、头戴乌纱帽,分明是个青年官人模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