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晓梦

作者:肥锅锅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七十三章 秋闱事

书名:红楼晓梦 作者:肥锅锅 字数:0 更新时间:04-19 21:13

“你……远哥儿怎地来了?”眸中又怯又喜,薛姨妈难免有些失态。

陈斯远见此赶忙笑着一拱手:“给姨太太道喜来了,这两日盘点了账目,除去留在账上周转支用的,七月可得分润三千两,姨太太占了两成半的股子,可得出息七百五十两。”

他说话间自袖笼里抽出银票来,扭身交给了同喜,同喜赶忙挪步送与了薛姨妈。

薛姨妈捏着银票自是欢喜的。这二年薛家营生每况愈下,大有入不敷出之势,也是前一回陈斯远那海贸营生,薛家方才小赚了一笔。

而今又得出息,且只是头一个月便有七百五十两,盘算下来一年岂非能有上万两?这可就不是小数了!

因是薛姨妈命同喜收了银票,赶忙笑着招呼陈斯远落座。

同贵笑着给陈斯远奉茶,又与薛姨妈道:“一早儿太太左眼直跳,我就说有好事儿,这不,还不到下晌呢,远大爷就送银子来了。”

薛姨妈心知肚明,她眼皮跳是因着昨夜辗转反侧,一直难以入眠,睁眼、闭眼全都是马车内的旖旎。

她便笑着道:“可算让你说中了一回。”抬眼看向陈斯远,便见其唇下好似生了个水泡,顿时蹙眉道:“远哥儿生水泡了?”

陈斯远探手摸了下,笑道:“这几日屋里点了熏笼,许是有些上火。”

薛姨妈蹙眉忧心道:“只怕也是惦记着秋闱之故……”扭头便吩咐同贵:“去将上月徐掌柜送来的蔷薇硝取一些来。”

同贵应下、扭身进了卧房。

一时间堂屋内只余下薛姨妈与陈斯远两个。

那薛姨妈斜依在软榻上,藕荷色金银丝绣着牡丹花的裙裾迤逦垂落,露出一截霜色菱袜的尖儿,绣鞋上缀着的南珠莹润亮白。

“你……不日便要下场,早几日晚几日也不差什么。”薛姨妈低声说着,手中的盖碗缓缓撇着天青釉茶碗里的女儿茶,丰润皓腕上的翡翠镯子随之晃动。

陈斯远抬眼瞧去,便见那松绿撒花对襟衫子盘扣松了一颗,露出脖颈下的一痕雪腻。软塌旁的小几上摆着铜胎珐琅香炉,内中烟气袅袅升腾,继而缠上云髻,瞧着便好似前宋画师晕染过的仕女图一般。

陈斯远心下一动,便道:“赶早不赶晚,我也是怕姨太太记挂着。”

薛姨妈顿时抿嘴而笑,心下柔情蜜意自是不提,眉眼更是柔媚了几分,有心倾诉相思之苦,开口却只能说起旁的。

“过几日我便寻了匠人将家中老宅拾掇出来,蟠儿眼看议亲,不好再留在荣国府呢。”

那尾音似沾着几分江南烟雨,满是慵懒闲适的风情。

陈斯远笑问:“老宅是几进?”

“三进,侧边还有个小巧花园。”

“那想来是够了,也不会委屈了曹家姑娘。”

“地方是够了,就是有些年久失修,拾掇出来只怕要个两三千银子。”

二人说着闲话,目光却勾连在一处,好似刀劈斧砍都分不开一般。

“银钱不过是身外之物,还是大事要紧。”

“我倒是不计较银钱,只不过我也不懂营造一事,多花了银子也就罢了,我只怕那些匠人生了糊弄之心。”

陈斯远闻弦知雅意,眼见同喜已然回转,便肃容道:“姨太太说的在理,的确须得周全之人看顾着。我倒是略有些心得,若姨太太信得过,待过了秋闱,我隔三差五去瞧瞧也就是了。”

薛姨妈顿时喜道:“那敢情好……就是,会不会太劳烦远哥儿了?”

“一……自家人不说两家话,姨太太不必客套。”

薛姨妈便赶忙应承道:“也好。”此时同贵寻了蔷薇硝回转,薛姨妈接过来有心自个儿递送过去,又怔了下,重新放在同贵手中,吩咐道:“给我做什么?给远哥儿送过去。”

同贵应下,忙给陈斯远送了来。

薛姨妈就道:“这蔷薇硝有消散、拔脓、祛腐之效,最是对症,远哥儿回头涂抹两三回,这水泡也就褪了。”

“谢过姨太太。”

陈斯远情知不好久留,当下起身道:“如此,我也该回了。”

薛姨妈心下怅然,起身道:“远哥儿忙着秋闱,我就不多留你了。同喜,代我送送远哥儿。”

“哎。”

这般说着,陈斯远拱手作别,抬眼深深瞥了一眼薛姨妈,这才扭身阔步而去。薛姨妈一径送到廊下,目视同喜将陈斯远送过穿堂,这才怅然若失回转身形。

重新落座软榻上,薛姨妈心下不禁苦笑。昨儿个辗转反侧,一心想趁着不曾铸成大错赶紧悬崖勒马,谁知再见陈斯远,竟将先前的心思忘了个一干二净。

胡乱思忖间,忽而听得外间脚步声渐近,同贵便道:“太太,姑娘回来了。”

薛姨妈这才收摄心神,抬眼便见宝钗与莺儿一并行了进来。

薛姨妈便道:“我的儿,不是说与探春约了一道儿打络子?怎地这会子就回了?”

不待宝姐姐开口,莺儿便叽叽喳喳道:“太太不知,姑娘才见了三姑娘,那赵姨娘就寻了过来。也不知怎地,那两个好似水火不容一样,三五句话一过就吵嚷起来。后来还是老太太听了动静,打发鸳鸯来过问,这才吓走了赵姨娘。

三姑娘只顾着哭,哪里还有心思打络子?因是姑娘就回来了。”

薛姨妈不禁蹙眉道:“又吵起来了?这回又因着什么?”

莺儿正要开口,却被宝钗瞥了一眼,只得悻悻垂首不言。宝钗不答反问道:“方才……远大哥可是送银子来了?”

薛姨妈笑着颔首:“是,你怎么知道的?那丹丸营生七月里出息三千两,远哥儿方才送了七百五十两银票来。”

宝钗在一旁落座,捧了茶盏道:“赵姨娘便是因着此事与探春闹了起来。”

薛姨妈纳罕道:“这与探春有何干系?”

宝钗叹息道:“说是因着前一回探春没给银子,耽搁了赵姨娘投海贸,过后远大哥以为她没银子,这才什么营生都不带她了。”

薛姨妈唏嘘道:“那赵姨娘只会挑歪理。探春一个姑娘家,自个儿又能攒下多少体己?便是都与了她,又能够什么的?”

宝钗附和着说了两句,略略瞥了薛姨妈一眼,忽而说道:“妈妈以为此番远大哥下场,能中桂榜?”

薛姨妈怔了下,思量道:“远哥儿不过大半年便从国子监肄业,想来这文章定然差不了……若无意外,此番必中。”

宝钗颔首,不禁希冀道:“远大哥果然能为,能中桂榜,又能操持营生,他才多大年纪?天下间有这般能为的可是少见。”顿了顿,又细声道:“林妹妹倒是好运道。”

薛姨妈心下古怪,附和了两句。

便听宝钗又道:“我听说林妹妹与远大哥行的是兼祧之礼,这正室还悬着呢,却不知便宜了谁家姑娘。”

薛姨妈顿时瞥向宝钗,心下愈发古怪。自打上回王夫人提了一嘴,这女儿便好似动了心思,算上此番也不知说过几回了。心下暗忖,莫非女儿对那陈斯远有意?

薛姨妈顿时着恼,若宝钗有意陈斯远,那自个儿算什么?从前不过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薛姨妈自是能含混过去,只道二人阴差阳错差了‘些许’年岁。可若宝钗与其凑成一对儿,那自个儿又如何自处?

当下不禁肃容道:“我的儿,你莫非有意那——”

话刚出口,宝钗便蹙眉打断道:“妈妈说什么呢?我不过私底下赞叹几句罢了。”

薛姨妈见宝钗面上并无异色,便叹息道:“远哥儿虽有能为,可到底差着年岁,指望着他能遮蔽咱们家,只怕起码要过上十年。我的儿,你也知咱们家情形,莫说是十年,便是五年,又如何等得了?

你没这心思最好,若有……不若趁早熄了。你姨妈虽说如今模棱两可,可只要你与宝玉要好,又何愁此事不成?”

宝钗闻声只觉心下绞痛,有心辩驳两句,却见妈妈眼巴巴瞧过来,那千般委屈便只得压在心里。又想起陈斯远所言,只怕妈妈撞了南墙方才会回头,这才闷声应下。

母女两个一时无言,沉寂中各有心思,却不约而同都想起了同一个人……

……………………………………………………

却说陈斯远施施然回返自家小院儿,略略静心,暂且将薛姨妈抛诸脑后,便进得书房里装模作样看起书卷来。

秋闱在即,燕平王那边厢一直没动静,陈斯远思量着要不要明日便登门问询。思量间红玉行将进来,挑了珠帘瞧了一眼,便袖手一旁等候。

陈斯远余光瞥见,撂下书卷问道:“可是有事儿?”

红玉道:“平儿姐姐来问,大爷爱吃什么路菜,也好下场前预备齐全了。”

陈斯远便想起端阳时吃过的豆芽了,便道:“那豆芽极不错,哦,茄鲞也预备一些。”

红玉笑道:“都有都有,还预备了素面呢。”

“素面?”

红玉娓娓道来,这荣国府的素面可非同寻常,乃是选用三四个月大的童子鸡卤制、晒干,又研磨成粉,和了面擀制。滋味自在其中,只消开水煮了,吃上一小碗便能顶上一日。

除此之外还有各色点心、果子,直把陈斯远听了个瞠目。心道这是赶考?只怕酒楼席面都比不过啊。

待红玉点算过,陈斯远便道:“各样都少预备一些就是了,我是赶考,又不是去秋游。哦,代我谢过二嫂子。”

红玉应下,往前头去答对平儿。陈斯远还不曾拾起书卷,红玉便又回身进了书房,将一封信笺递送过来,与陈斯远道:“大爷,前头国子监来人送了结状来。”

此结状乃是秋闱准考证,其上写明考生姓名、籍贯等等,用以入贡院时验明正身。另有阴签一支,用以对号入座

陈斯远接过来展开信笺,抽出结状仔细观量了一番,见并无异样,这才笑道:“就读国子监就这点好处啦,寻常生员只怕要自个儿去寻了衙门开结状。”

可不止如此,寻常生员还要五人结伴彼此作保,说不得还要给衙门吏员一些贿赂,又要请客吃酒,方才能将这结狀拿到手。

许是事儿都赶在了一处,与红玉略略说了几句,陈斯远方才拿起书卷来,谁知前头婆子又来告知,说是燕平王府来人,说让陈斯远明日下晌往王府走一遭。

陈斯远顿时长出一口气,自是知晓明日燕平王便会兑现诺言。他自家知自家事儿,这大半年虽用心苦读,八股文章也不过是寻常秀才水准,离举人还远着呢。错非每回陶监丞都会提前透露题目,他又哪里来的本事独占榜首?

方才打发了婆子,不料小丫鬟芸香一阵风也似跑了回来,随即上气不接下气的道:“大爷大爷,大老爷拿了管事儿戴良,如今正往荣庆堂去呢!”

陈斯远不禁蹙眉道:“大惊小怪,这事儿与咱们有什么干系?”

芸香却眨着眼睛道:“这也就罢了,大爷猜猜,大老爷拿人时撞见了什么?”

“嗯?”陈斯远心下一动,想起先前芸香所言,倒吸了一口凉气道:“你是说——”

芸香压低声音道:“不错,正撞见戴良与那多姑娘滚在一处,啧啧啧,我方才瞧了一眼,谁知那多姑娘脸上不红不白的,竟浑不在意旁人说嘴。

更稀奇的是,有人当面说多官做了乌龟王八,多官竟也嘻嘻哈哈全不在意。”

红玉听不下去了,上前戳了芸香一指头:“大爷还要下场秋闱的,这几日少说这些有的没的!”

芸香瘪嘴道:“我见大爷听着挺乐呵的……额,我再去扫听!”

说罢芸香风一般的女子也似的颠颠儿跑了。

陈斯远摇了摇头,暗忖晴雯那表兄……许是有什么特殊爱好也说不定,正常人谁乐意当乌龟王八?

转念想起前头的事儿来,心下暗忖,大老爷与王夫人拿了真凭实据,戴良这回算是栽了,便是贾母也说不出什么来。不过,此番只怕是最后一回了。

那王夫人自是得陇望蜀,大老爷贾赦又不是个傻的,怎肯将荣国府大权拱手让人?来日二者再无合作的可能。

且从陈斯远这边厢讲,帮王夫人一回两回的也就是了,如今刚好三足鼎立,正好容其游走其间。若王夫人大权独揽,只怕是祸非福啊……

到得傍晚时,看了一出大戏的芸香巴巴儿赶回来说嘴。

大老爷贾赦与王夫人合在一处,又拿了真凭实据,贾母果然无从辩驳,只连连道念在其这些年没功劳也有苦劳,求着将那戴良从轻发落。

谁知大老爷贾赦咬死了要报官,王夫人又居中调和,待库房的差事定下落在周瑞头上,大老爷又来争地租的差事。

二人在贾母面前好一番计较,贾赦舍了脸面,到底将那地租的差事揽了过去。随即贾母意兴阑珊,推说困倦,便将二人打发了出去。

大老爷贾赦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回返东跨院自是不提;那王夫人却存了心结。

地租的差事原本许给了吴兴,此番落了空,自是让王夫人对那大房存了芥蒂。她有心寻陈斯远说道,又念及秋闱在即,这才强忍着一口气憋闷下来。

至于那戴良,径直发配到了京畿庄子上为账房,连其妻戴良家的也跟着一道儿去了。小丫鬟芸香眼睁睁看着其妻冲那戴良又打又骂,还跪在地上朝着二奶奶王熙凤叩头连连,最后被两个婆子拖出了府去。

此时夫妻一体,可别想着劳什子‘大难临头各自飞’。戴良贪墨这般多,已被荣国府处置了,又哪里放心留用戴良家的继续留在府中?

这日再无旁的事儿,转眼到得翌日,陈斯远未时便往燕平王府而去。谁知这日不凑巧,那燕平王竟被圣人留了饭,一直不见回返。

足足等了大半个时辰,王府典膳正丁道隆屏退左右,偷偷将二指宽的纸笺塞给了陈斯远。

临了叮嘱道:“王爷吩咐给陈先生的,咱家也不知是何物。王爷嘱咐了,请先生用心秋闱,待往后定有重用。”

陈斯远谢过丁道隆,又要塞银子过去,谁知丁道隆坚辞不受,只说无功不受禄。

陈斯远强压着心事出了王府,待坐上马车方才打开纸笺,便见其上三道四书题目,各一道五经题目,略略扫了一眼,那四书题目中第一道竟是截搭题!

首题截搭了大学与中庸,次题选自论语,末题取自孟子。因着首题截搭,陈斯远思量半晌也不得其法。心下不禁暗暗后怕,亏得是先得了题目,不然空手下场只怕会无功而返啊。

当下将纸笺收好,回返家中一径进了书房里冥思苦想。他心下拿定主意,若两日内想不出破题之法,便只好舍了脸面去求梅翰林。

倏忽两日匆匆而过,这日掌灯时分,陈斯远忽而自书房里丢下书卷,不禁拍案而起,狂喜道:“我想到了,哈哈哈,原是出自前明江西乡试!哈哈哈——”

红玉、香菱、柳五儿紧忙纳罕着寻来。那柳五儿离得最近,怎料方才入内便被陈斯远搂着原地转了三圈儿,兀自还懵着,唇上便被陈斯远结结实实亲了一口。

柳五儿顿时俏脸泛红,正不知所措呢,谁知陈斯远撇下她又去抱了红玉、香菱两个转圈圈……

因着这两日陈斯远闭门苦读,她们几个平素连大气儿也不敢出,此时陈斯远愁眉舒展、满面喜悦,红玉、香菱两个虽不知因何,却也露了笑模样。

香菱咯咯咯娇笑不已,红玉笑罢了赶忙问道:“大爷遇见什么喜事了?”

陈斯远便笑道:“不过是撞见了一道难题,思忖了足足两日方才想出来破题之法。”

红玉就喜道:“那想来定是极难……大爷能破解这等难题,来日下了场也定会旗开得胜。”

陈斯远哈哈大笑,只觉快意不已,探手在其面颊上掐了一把,笑道:“借你吉言,我也盼着能一试中的!”

这般说着,心下却升起无限豪情来。虽说是提前得了题目,可不曾寻人请教,能自个儿想出破题之法,这便是长进。长此以往沉淀了几年,下一科未尝不能金榜题名!

心下畅快,左拥右抱之余,免不得摸摸这个,亲亲那个,一时间正房里满室皆春。到得这日晚间,陈斯远按捺不住,到底跑小花枝巷缱绻了一遭,隔天日上三竿方才扶腰而回。

匆匆几日一晃而过,转眼到得初八这日。

这日方才辰时,陈斯远眼见自个儿看不进去书卷,干脆丢下书卷,来了个‘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红玉方才提了食盒回来,便有探春、惜春领着丫鬟结伴而来。

陈斯远亲自迎出来,将两姊妹引进内中。探春便笑着道:“知道远大哥明儿个便要下场,二姐姐就做了一些定胜糕。”

说话间朝着侍书一瞥,侍书便提了个篮子上前来,内中果然是几块定胜糕。此糕点又称状元糕,有谐音讨彩之意。

随即探春又看向翠墨,翠墨便提了个小巧包袱上前,铺展内开,内中是一套薄棉被与油布。

探春道:“我也不知为远大哥做些什么,前几日得空,便与丫鬟一道儿做了被子与油布。”

陈斯远感念道:“三妹妹有心了。”

探春笑着摇头,一旁红玉观量几眼,不禁赞叹道:“三姑娘这针脚,便是针线上人也不过如此了。”

香菱笑道:“我们先前还要另做一套,谁知大爷只说带锦被就好,一直不准我们做。”

探春蹙眉唬了脸儿道:“京师不比江南,临近中秋,早晚霜降白露的,可不好马虎了。”

陈斯远笑着谢过。一旁的小惜春便忍不住了,凑上前道:“我也预备了!”

说话间自入画手中接过个精巧物什,摆弄折叠一番,竟是个精巧的折叠铜炉!另有配套的蒸屉,与一包银霜炭,可见惜春没少花费心思。

陈斯远观量一眼便道:“这是四妹妹自个儿想的样子?”

小惜春不无得意,颔首道:“是呢,我见凤姐姐预备的铜炉太过笨拙,干脆自个儿想了个样子,打发婆子去街面儿上寻了匠人打制。亏得准备得早,不然今日也不见得能做出来。”

陈斯远颔首道:“劳烦四妹妹费心了。”

惜春笑着露出一口豁牙,道:“能帮到远大哥就好。”

姊妹两个略略说了几句,生怕搅扰了陈斯远,便不迭起身告辞而去。

她们人才走,又有莺儿到来,却是提宝钗送了个提篮来。那提篮上下三层,刚好用于安放各类物件儿。头一层装文房四宝,中层放薄棉被与油布,下层搁上炭炉、吃食等物。

莺儿不知内情,只道自家姑娘此番不过是尽一尽情分,于是说了几句讨巧的吉祥话便告退而去。

少一时,又有雪雁寻了过来。却是黛玉打发了来,送的是一盏精巧的鲸油灯。

那灯台中间是玻璃罩子,其上容纳鲸油,待点燃之后,鲸油融化,便会顺着铜线滴落底部灯芯,端地精巧非凡。

说过一番话,雪雁便低声道:“我家姑娘祝大爷桂榜提名。错非这几日出不得门,姑娘便要随着三姑娘、四姑娘一道儿来呢。”

陈斯远还不曾开口,香菱就道:“林姑娘出不得门?”

雪雁颔首道:“每年春秋换季之时,姑娘都不大出门,免得染了风寒。”顿了顿,笑眯眯看向陈斯远道:“今年因着远大爷送的好药,如今倒不曾有旁的。只是以防万一,老太太这几日便让姑娘在房里躲一躲。”

陈斯远颔首道:“林妹妹自有单弱,仔细一些总是好的。”

雪雁笑着应下。她也极懂事,略略盘桓便告辞复命去了。

到得下晌,王熙凤领着平儿提了一篮子吃食寻了过来,依旧是逢人三分笑,言辞泼辣爽利。

却不知何故,陈斯远总觉得凤姐儿好似心事重重。他哪里知道,因着邢夫人产育,凤姐儿这些时日一直都是如临大敌。

偏生前几日那戴良又被大老爷与王夫人联手撵去了庄子上,贾母手下痛失得力人手,凤姐儿心下惶惶,生怕贾母自此被夺了权,是以每日又往王夫人处烧热灶。

加之她膝下只有个巧姐,忧心忡忡之下,自是显得心事重重。奈何贾琏那货不求上进,只当那爵位迟早落在他头上,又因凤姐儿调理身子骨始终不让其近身,是以往往说上一会子便不免吵嚷起来。

贾琏兴致大坏,少不得去外书房寻几个俊俏小厮泻火。

凤姐儿说了会子话,又说明儿个一早贾琏会送考,陈斯远自是谢过不提。

待凤姐儿、平儿去了,王夫人打发金钏儿来送了一些冰片、薄荷脑,用以提神醒脑;邢夫人尚在月子中,便打发了苗儿送来一些糯米纸包成小份的参茶,以及一具锡制的水壶;又有宁国府贾珍打发人送了艾香、霜糖等物。

待人都走了,红玉点算一番,便打趣道:“除去文房四宝,这吃穿用度一应俱全,早知如此,咱们何苦费心准备?径直等送来现成的就好了。”

柳五儿道:“说起文房四宝,好似大爷只消带墨砚,这笔都不用带呢。”

为防作弊,乡试时用的都是中空灌铅毛笔,纸张则除去空白试卷,另有一张草纸。考生能预备的不过是如厕时的草纸。

本道今日再无人造访,谁知到得傍晚时,后门的婆子又寻了过来,说是尤公子送了一副状元筹,殷殷期盼溢于言表。

陈斯远这日虽不再碰书卷,奈何香菱、红玉、柳五儿几个都小心翼翼,生怕搅扰了他。便是那一向咋咋呼呼的小丫鬟芸香也好似成了鹌鹑,走路悄没声儿的,吓了两个粗使婆子好几回。

待掌灯时分,红玉、香菱便催着陈斯远赶紧入睡。又生怕其不老实,是以干脆都搬去了暖阁里,倒是弄得陈斯远好生无奈。

这一夜陈斯远辗转反侧,到底捱到巳时过半方才睡下,转天寅时便被香菱推搡醒来,旋即就被催着洗漱、吃饭。

此时天色未明,小院儿里却灯火通明,陈斯远方才用过饭点,便有贾琏来催:“远兄弟可妥了?咱们须得早些出发,免得堵在街面上误了入场时辰。”

陈斯远赶忙换了衣裳,哈欠连天随着贾琏往前头去。二人乘了马车,一径披星戴月往贡院而去。

一路上不时瞥见举着灯笼手提篮子的考生,临近贡院,马车、轿子更是将周遭堵得水泄不通。

贾琏见此,赶忙催着陈斯远下车步行。一行人挤挤擦擦越过车流,到得贡院前一瞧,竟足足候着几百号人。

又苦苦捱到天亮,忽而贡院大门打开,考官宣旨,四下衙役复述宣扬。

待到了时辰,便有官吏开始唱名。因陈斯远乃是国子监举荐应试,无需结保,是以第三个被点到。

陈斯远高声应了,紧忙接过庆愈手中的提篮越过人丛上前搜检。

他袖笼里藏了金豆子,待两名兵丁上前搜检,便不着痕迹塞给了其中一人。那人极为满意,与同伴使了个眼色,便让陈斯远宽衣解带,略略查了查便放其入内。

这第一关才过,贡院门后又有御史不假颜色地仔细盘问。

“顺天府监生陈斯远?”

“正是。”陈斯远拱手应道。

那御史对照结状观量几眼,便道:“本官且问你,京师东北两门分别叫什么?”

陈斯远心下了然,这便是传说中的听音御史了。当下自然而然道:“回宪官,东面为东直门儿,北为安定门。”

京师九门,可不是每个都读儿化音的,若不是长久居住京师的土著,张口就能露怯。

那御史点点头,又道:“京师早饭摊子卖的最多的两样是何物啊?”

“乃是豆汁儿与焦圈儿。”

御史再无疑虑,摆摆手道:“进去吧,寻了兵丁对号入座。”

陈斯远提了篮子入得内中,自有兵丁上前,陈斯远少不得又是一枚金豆子塞过去,那兵丁便低声道:“公子好运道,此号房避风,离着茅房极远。”

陈斯远顿时放下心来,当下随着兵丁到了号房。入得内中,兵丁当即上了铁锁链。

号房逼仄,头上露空,左右悬了九尺高的油布。陈斯远赶忙寻了钉子、锤子,踩着兵丁送来的隔板开始钉油布。

待钉了油布,陈斯远当即寻了被子和衣而卧。今日才放号,考题须得夜里才出呢,不如睡饱了再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