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晓梦

作者:肥锅锅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中秋生波澜

书名:红楼晓梦 作者:肥锅锅 字数:8.2千字 更新时间:04-19 21:13

陈斯远一通好睡,待醒来时业已日上三竿。抬眼四下观量,五尺宽巷道里满是兵丁,左右号舍却寂静无声。

起身四下观量,略略估算,自己这一行号舍估摸着才来了一半,尚有一半考生不曾进场。陈斯远心下不禁哀叹,这进来的早虽说省事儿了,可早早关进号舍里真真儿是如坐针毡啊。

一径到得午时,陈斯远府中饥饿,寻了净桶放了水,又净手之后寻了惜春赠的折叠铜炉出来,生了炭火先是蒸了一笼屉的路菜,又煮了一小碗清水面条。当下饱餐一顿,只觉浑身暖洋洋一片。

情知再不能久睡,陈斯远干脆起身在号舍里扭腰伸展,待消了食便坐下来手托下颌发怔。

入夜时陈斯远又睡了一觉,迷迷糊糊间忽而听得铜锣连响,睁眼便见有考官领了觉着题目板子的兵丁往四下巷道行来。

因着陈斯远先前打点,待那兵丁到得此间时,特意多驻留了片刻,容陈斯远抄写了题目,这才往下一处号房行去。

这题目举着来回走动三回,若是那没打点的,就只能趁着下回再记下。

陈斯远待看清了那题目,虽心中早有预料,却依旧禁不住心下怦然。那燕平王果然是信人,题目便是先前纸笺上写的那几道!

陈斯远早有腹稿,自是不急着应答。眼见天还未亮,干脆钻了被窝酣睡起来。这一觉一直睡到翌日天明,陈斯远不慌不忙用了早饭,慢条斯理研磨了墨汁,先用发下来的草稿写了一遍,又故意涂抹两处,旋即才凝神应答起来。

科考经义为要,这经义又以义为先,三道四书题目,头一道又最为紧要,是以陈斯远全神贯注,半点也不敢马虎了。

他落笔极慢,又防着墨迹晕染了考卷,是以第一篇八股做完,已然到得晌午。略略休憩,用过午饭,陈斯远这才用心答起余下题目来。

顺承明制,前三道四书题所有考生都答,剩下一道五经题,择以本经作答即可。听闻前明科考时还要与衙门报备本经为何,到得此时却免了繁琐,五经随便择一,阅卷时考官自会分门别类。

这日答过三道四书题,陈斯远便觉精力不济,时而又有四下叹息声传来,只怕旁的考生连头一道四书题都不知从何下手。

那唉声叹气自是惹得兵丁呵斥,下晌时又有考生呜咽啜泣,兵丁呵斥无果,干脆引了考官来,将那考生架出了考场。

好生歇息了一阵,入夜时陈斯远挑灯作答。若换做前明时贡院只发三根蜡烛,惹得不少考生怨声载道。待到得本朝,几经改易,此时业已准许自带烛火。自然,这烛火须得兵丁仔细验看过才能放行。

陈斯远用了黛玉所赠鲸油灯,沉下心来仔细作答。听梆子响估摸着临近亥时,陈斯远方才撂下笔墨,倦怠着吹灯歇息。

谁知夜里下起了秋雨,又有冷风阵阵。便是探春所送的薄棉被都抵挡不住,冷得陈斯远赶忙起身生了铜火炉,又穿戴齐整裹了棉被,这才沉沉睡去。

这会子他尽数答完,已然能交卷出贡院。只是陈斯远不愿做那出头的椽子,是以安睡一夜,转天又装模作样反复检查,眼见同一行号舍有三人交卷,这才叫了兵丁将试卷交上。

憋闷几尺方圆的号房里,比那坐牢还要遭罪。前日白天骄阳似火,昨儿个夜里又冷风阵阵,陈斯远只觉身上好似有了馊味一般,急急忙忙出了贡院,便要寻了自家马车回返。

谁知才与庆愈撞在一处,便有人遥遥在街对向招呼自个儿。

陈斯远抬眼看去,却是王仲方、江元骞、魏钊高、徐学勤等国子监同窗。陈斯远当即撇下小厮往街对面迎去,到得近前拱手道:“几位兄台怎地来了?”

江元骞最是骚包,临近中秋手中还拿着一柄折扇,遥遥一指王仲方,道:“王兄笃定枢良必不耐号房逼仄,说不得午前便会交卷。我原本不信,不料枢良竟果然这会子交了卷。”

陈斯远苦笑道:“莫提了,那号舍果然不是人待的地方!”

王仲方肃容道:“依稀听闻本次顺天府秋闱,首题乃是截搭?不知枢良如何作答的?”

陈斯远笑道:“思量半日,破以:夫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有仁义之性也。今乃反诘“人而可以不如乌“,实以禽德照人心,圣道明物则也。”

王仲方暗自思量,略略品味顿时合掌赞道:“破的好!”

稍迟须臾,魏钊高也赞叹道:“枢良心思精巧,以此破之,果然巧妙。料想枢良此番必蟾宫折桂!”

陈斯远谦逊连连,只道:“几位兄台也知我火候略有欠缺,此番能不能中举,人力已尽,只看天命。”

何为天命?自然说的是考官之意。虽存在交叉审核,可也难保那精妙文章成了漏网之鱼。

因着下晌还要上课,王仲方等人与陈斯远略略说了几句,约定待秋闱后休沐时聚饮,便催着其赶快回返,几人也回了国子监。

陈斯远乘车一路回返荣国府,自后门下车,快步回了自家小院儿。红玉、香菱、柳五儿等自是希冀、小意着迎了出来。待瞥见陈斯远神色如常,这才略略放下心来。

陈斯远急促道:“快预备热水,我要沐浴……额,我先去更衣!”

白日里正房不放净桶,陈斯远扭身便去了西厢房尾的茅房,好一番五谷轮回,回身正房里紧忙将里外衣裳尽数换了个遍。

那灶房婆子正烧着热水,须臾便有王熙凤寻了过来。

陈斯远赶忙迎将出来,凤姐儿与其见了礼,便笑着道:“你二哥还道你下晌方才出来,谁知才到晌午就交了卷。”所谓送佛送到西,凤姐儿既然要送人情,自会周全着。是以她一早就催着贾琏去贡院外候着,谁知贾琏是个惫懒的,拖来拖去,人家陈斯远竟自个儿回来了。

凤姐儿气结,数落了贾琏一通,这才赶忙来寻陈斯远分说两句。

陈斯远便道:“琏二哥每日杂事缠身,何必去贡院外吃冷风?再说我有手有脚的,还不能自个儿回来了?”

王熙凤摇头笑道:“话不是这般说的,总是你二哥惫懒了。我私底下数落了他一通,你二哥说了,再没下回。”

“二嫂子客套了,咱们之间不至于——”

王熙凤却果决道:“这事儿你莫管了……是了,远兄弟答的如何?”

陈斯远便颔首道:“还算合意,能不能中就看天意了。”

王熙凤见其面上噙了笑意,便知其答的一准儿不错。心下不禁一动,暗忖那位珠大爷不过十四岁中了个秀才,便被吹得天上仅有、地上全无,如今这远兄弟十五、六便要中举人,朝中又有贵人照拂着,说不得来日前程不可限量呢。

这等人须得烧冷灶早早结好,心下便愈发笃定催着贾琏迎来送往了。

王熙凤略略坐了坐,说过一会子话儿便告辞而去。

此时热水业已烧好,陈斯远正要沐浴,忽有王善保家的寻来。陈斯远心下纳罕,素日里邢夫人最不待见这老货,怎地此番打发此人来了?

忽而又想起那日派送出息,因着大老爷贾赦不在,唯独漏了东跨院……是了,只怕这老货是替大老爷贾赦来讨要银钱的。

陈斯远懒得答对王善保家的,便与红玉道:“你去答对,就说我头一场一切如常。另外再取了五百两银票来,三百两是大老爷的分润,二百两是姨妈的。”

红玉记下,赶忙取了银票往外去迎王善保家的。

内中香菱与柳五儿伺候着陈斯远沐浴更衣,陈斯远好生搓洗了一通,又浸在温热水中,这才觉着自个儿活了过来。

却说红玉答对了王善保家的,那老货得了银票自是喜眉笑眼,说了好些讨喜的话儿,这才施施然告辞而去。

不等红玉从厢房转出来,外间又有同喜、玉钏儿、彩屏、雪雁、侍书、司棋等陆续到来,更稀奇的是连珠大奶奶身边儿的素云也送了得胜糕来。

丫鬟们无不是为主子探寻陈斯远头一场考得如何,恭维的话儿说了一箩筐,有假意的,自也有真心的。便有如那司棋,恋恋不舍,直待连素云也要告辞,这才随着其一道儿走了。

陈斯远沐浴过后,又命香菱生了熏笼,裹了厚棉被好生睡了一觉,这才觉着将身子里的寒气尽数祛除。

而此时,荣国府各处无不提起陈斯远之名。

碎嘴的丫鬟、婆子、仆役且不提,却说东跨院里。

王善保家的得了五百两银票回来,当先去外书房送去三百两,大老爷贾赦自是心下稍稍熨帖。假模假式问了几嘴,便打发王善保家的去了。

捏着那三百两,思忖着来日再寻个扇面来。又想起东府与薛家此番可是各自得了七百五十两,念及此处贾赦顿时蹙眉不已。

早知如此,当日就合该将手头的银钱尽数砸给那便宜外甥,谁能想到此人竟这般能为?

不过是两万两本钱的营生,操持月余光景,所得出息便有三千两!这还是刚开始,就算往后都是这个数,那一年下来也是三万六千两呢!一年赚回两个本钱来,往后都是干赚的,天下间哪儿有这么好的营生?

唏嘘之余,又有些庆幸。亏得自个儿那混账儿子鬼迷了心窍,竟因着个小蹄子便要发卖股子。自个儿又慧眼识珠,原价两千两得了一成股子,这才有了眼前的三百两。

贾赦瞧着那三百两心下时喜时忧,只拿定心思,下回不拘那便宜外甥折腾什么营生,自个儿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插一脚。

至于秋闱……那又与他大老爷何干?陈斯远考得如何,他才懒得理会……额,也不对,最好还是过了吧。那林家的家产才是大头!

不提贾赦心下如何作想,王善保家的过了三层仪门,一径进得正房里。因着正房门窗紧闭,内中又生了熏笼,是以闷热之余,又有一股子酸腐之味。

邢夫人才奶过了孩儿,此时正歪在炕头歇息着,蓬头垢面自不多说,连面色都暗黄了几分。

此时正与苗儿道:“何时是个头儿啊?早知这般难捱,就该坐单月,何苦坐双月子?”

苗儿劝慰道:“太太想宽些,这外头的小门小户,妇人生产过后,能坐单月子便是享福,那产后几日便下地做活的比比皆是。太太叫苦,那旁的人艳羡还来不及呢。”

邢夫人低头嗅了嗅,蹙眉道:“可也不能一直这般臭着吧?”

“太太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此时王善保家的挑帘栊入得内中,邢夫人顿时来了精神,起身问道:“远哥儿如何了?”

王善保家的打躬道:“给太太道喜啦!哥儿这会子正沐浴呢,老奴虽不曾见着,可哥儿身边的红玉喜眉笑眼的,说哥儿这回考得四平八稳。她这般说了,想来哥儿这回必定高中桂榜!”

邢夫人闻言顿时松了口气,身形放松,脸上也挂了笑模样,道:“这就好,这就好啊。”又心下别扭道:“远哥儿什么都好,就是难免心思多了些,我是生怕他被旁的事儿绊住,再耽搁了秋闱大事。”

王善保家的就道:“哥儿心下有数呢,这不——”说着将二百两银票递送过来,道:“哥儿还想着那百草堂的出息呢。”

邢夫人扫量一眼,心下感念不已。这些时日红玉来了一回,送了不少进补之物。眼下又送来了二百两出息……实则那营生邢夫人可是一分银子都不曾掏!这是他生怕自个儿短了银钱,故意贴补过来的。

想着自个儿这般年岁能遇见个有情有义的,邢夫人心下别无所求,但求往后二人时常厮守便心满意足了。

此时忽而东梢间传来婴儿哭闹,邢夫人顿时蹙眉道:“这小东西又闹什么?”说话间便要宽衣哺育。

谁知须臾有婆子过来道:“四哥儿吐了奶,奶嬷嬷正哄着呢。”

王善保家的便道:“太太,自个儿哺育实在辛苦,又不是没奶嬷嬷——”

邢夫人顿时蹙眉道:“你知道什么?这头一个月最好自个儿哺育才好,如此孩儿记事儿了才与娘亲近呢。”

王善保家的讪讪应下。

实则是邢夫人记起了陈斯远先前所说,那头一个月最好亲自哺育,如此孩儿方才长得壮实、百病不侵。

耳听得孩儿兀自还在哭闹,邢夫人便道:“怎么哄个孩儿都哄不好?快抱来我瞧瞧。”

婆子应了,奶嬷嬷紧忙将孩儿抱了来。许是母子连心,那孩儿方才进了邢夫人怀里,顿时安静起来,瞪着眼睛扬起小手胡乱抓着。

邢夫人见此顿时嗤的一声笑了,暗忖只盼着这孩儿来日能得陈斯远几分本事,如此自个儿便算是此生圆满了。

……………………………………………………

荣国府里,各处主子自是得了信儿。

司棋回来的最迟,添油加醋与二姑娘说了一通,奈何迎春性子便是如此,便是心下有些挂念也不会表露出来;那探春、惜春又是另一番情形,叽叽喳喳只差将陈斯远夸上天了。

探春最得意陈斯远这般豪爽性情,惜春又多得陈斯远照拂,自会如此。

雪雁回来时,宝玉正缠着贾母问中秋怎生耍顽,待黛玉回了碧纱橱,雪雁这才将探听得的说将出来。

黛玉闻声只是默默颔首,别无旁的言语。只是下晌时不免多走神了几回。雪雁、紫鹃看在眼里,都知姑娘说一不二,若远大爷果然高中,只怕那婚书便要坐实了。当下自是一个欢喜,一个发愁。

过得须臾,王夫人来了,笑吟吟与贾母说话。她心下自是替陈斯远欢喜的,待见得老太太面上吃了苍蝇也似,偏生还要露出笑脸来假模假式的附和了几句,顿时心下愈发欢喜。

心下计较着等秋闱过了再寻远哥儿计较,这回便要对那买办房动手!若这回再得手,老太太除了赖家之外再无得用人手,往后这荣国府可就是姓王的说了算了!

那凤姐儿院儿旁的李纨房里,素云回话儿之后,李纨便默然点了点螓首,又行过来督促贾兰课业。

贾兰按捺不住心下费解,抬眼道:“娘亲,咱们素来与远大叔无过往,娘亲此番为何要送去得胜糕?”

李纨叹息着点了下贾兰额头:“仔细诵读,这些事哪里要你来过问。”

贾兰乖顺应下,只得闷头诵读起了千字文。李纨心下暗忖,错非为了来日课业上指点贾兰,她寡妇失业的,又何必讨人嫌的送去贺礼?

东北上小院儿里,薛姨妈与宝钗得了同喜回话,俱都心下窃喜。母女二人,一个犹犹豫豫、进退维谷,一心要忘了,偏生忘不了。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一个芳心暗许、心思逐渐笃定,于是咳嗽连连,便是那冷香丸也压不住心绪。

既压不住,宝姐姐干脆不再服用那冷香丸,因是不过几日间,一向娴静的宝姐姐竟也生动了几分,连那宝玉都啧啧称奇,只道宝姐姐近来脾气愈发的大了。

母女两个各怀心事,又彼此藏着掖着,是以面上都浅笑着恭维了几句,转而便按在了心里。

为陈斯远牵肠挂肚的又何止荣国府中人?小花枝巷里的尤二姐、尤三姐,大格子巷里的晴雯,无不为其牵肠挂肚。前者入夜前打发了春熙好歹能问上一嘴,后者便只能在小院儿里胡思乱想。

却说那陈斯远,在贡院里憋闷了三日,下晌又饱睡一回,待入夜时哪里还闲得住?少不得寻了香菱、红玉两个好一番颠鸾倒凤,直到亥时将尽方才安歇。

那红玉便禁不住埋怨道:“大爷也太过恣意……明儿个一早还要赶考呢。”见香菱掩着被子偷笑,便气恼道:“姐姐还笑得出来?”

陈斯远这会子心如平湖,枕着双臂道:“你却不知,这科考历来头一场才是紧要,余下两场不过是凑趣罢了。”

顺承明制,科考头一场经义自是最紧要;第二场考公文、判例、论并试帖诗一首;第三场又次之,考时务策论五道。

这第二场考试,但凡中了秀才的,大抵都学过如何作诏、诰、表,谙熟公文律例,自是不在话下。若头一场名次相近,考官难以抉择,这才会翻看第二场试卷以定名次。

第三场就更扯淡了,一杆子秀才有几个能通实务的?做出来的策论不过是纸上谈兵、徒托空言罢了。

红玉听罢这才舒了口气,委身钻进陈斯远怀里瘪嘴道:“亏得大爷说了,不然我还想着,若此番耽搁了大爷秋闱,来日哪里还有脸面见人?”又抬头噘嘴道:“香菱姐姐既然早就知晓,何不与我分说?”

香菱吃吃笑着道:“你急切一场,大爷知你心思,有何不好?”

红玉自是不依,隔着陈斯远与香菱闹了半晌,三人方才相拥而眠。

转过天来,又是贾琏清早相送。陈斯远卸去了包袱,只觉轻松闲适。

漫说是他,便是号舍内的一应考生俱都如此。因着这第二场比凑数强不了多少,是以陈斯远隔天下晌便交了卷。

想起晴雯来,陈斯远便驱车往大格子巷走了一遭。

甫一叩开门,便听得噔噔噔脚步声渐近,抬眼就见晴雯奔行到了近前。抬眼希冀地瞧着陈斯远,见其面带笑意,顿时抚着心口松了口气。

“呼……可怜我挂心几日,如今见了大爷气定神闲,想来定是考得不错。”顿了顿,又道:“是了,大爷怎地这会子就出来了,不是说这第二场要三日吗?”

陈斯远笑着扯了晴雯往内中行去,路上便将此事解释了一遭。

晴雯这才露出笑模样来,道:“原是如此。”

晴雯这半年来心下顺遂,吃用不缺,因是出落得愈发明媚皓齿。说了一嘴,赶忙张罗着倒茶来,旋即便被陈斯远扯住:“别忙了,我坐一会子就走,荣国府还等着信儿呢。”

晴雯应下,心中略略失落。

陈斯远便扯了其在身旁落座,扯了柔荑在手中把玩,低声道:“秋闱还有几日就过了,等得空我寻一处宅院置办下来,到时就好了。”

晴雯应了一声,面上虽羞红,却好似故作不知一般,任凭陈斯远把玩着柔荑,只叽叽喳喳说起左邻右舍的趣事来。

陈斯远坐了一刻,陪着晴雯说了会子话儿,便在其不舍中起身离去。

倏忽又是几日,转眼到得八月十六。

傍晚时陈斯远提着竹篮子贡院款步而出,待越过大门,不禁深吸一口气,只觉神清气爽、心宽天地阔!

这他娘的可算是捱过去了!

“大爷,大爷!”庆愈遥遥摆手,分开人群挤了过来,身后还跟着总算赶上一回的贾琏。

庆愈接了竹篮,陈斯远与贾琏彼此见了礼,贾琏三场迟了两场,偏此人是个脸皮厚的,接了陈斯远说了好一番恭维话,一个字也没提前两回迟来之事。

陈斯远情知贾琏是个公子哥儿习性,当下也不在意,与其说笑着共乘马车,施施然回返荣国府。

王夫人此前发了话,只待秋闱一过便要为陈斯远摆了席面。奈何今日迟了,便放在了明日。

陈斯远回得自家小院儿,再也不去想那秋闱之事,由着性子与几个丫鬟好生嬉闹了一番,又沐浴更衣,几个丫鬟一边厢伺候着,一边厢叽叽喳喳说起昨日中秋之事。

中秋佳节,荣国府自是张灯挂彩,摆了席面不说,又请了徽班唱曲儿。

白日里自不多提,待到了夜里,先摆了九层供台,置千层月饼。

旋即贾母头插金桂簪,领了一应媳妇、姑娘祭月。

而后各处女眷都寻了石榴、夹竹桃等盆栽,枝叶上挂了玉兔灯笼,此为盆花斗月。

其后贾政操刀杀月饼,第一块供奉灶王爷,第二块赠了守夜更夫,余下的才四下分润。

此后开了席面,徽班与十二个小戏子轮流唱作,其间又有九节藕配桂花酿,姑娘家含藕片饮了桂花酿,断丝者意喻来年姻缘顺遂。

听到此节,陈斯远便问道:“那都谁断丝了?”

香菱便掩口笑道:“那丝孱弱,只消饮上两盏,哪有不断之理?不过三姑娘、四姑娘年岁还小,好似没含藕片。余下的说什么的都有,大爷自个儿扫听去吧。”

女眷席间热闹,哥儿们也不曾闲着。自宝玉以下,贾琮、贾环、贾兰用蟹八件吃了螃蟹,其后又用蟹壳拼蟾宫折桂图,得胜者可得彩头。

宝玉最是厌嫌经济仕途,贾琮笨拙,贾环心思过多,最后偏生是年纪小的兰哥儿拼成了,便得了贾母赏下的端砚。

待酒宴散去,姑娘家兀自不曾停歇,须得往园子里夜游。

早有仆役在稻香村前头的地里留存了并蒂南瓜,三春、黛玉、宝钗等嬉笑着摸黑去寻,此为摸秋。若果然摘了并蒂南瓜,便寓意早得良缘。

这回红玉不曾藏着掖着,笑道:“总共一对儿并蒂南瓜,大爷以为哪位姑娘得了去?”

陈斯远躺在浴桶里笑道:“又为难我,我又哪里知道?”

红玉就道:“先是二姑娘自个儿寻了一个,过得许久,林姑娘与宝姑娘竟一并寻了个,两个人彼此推让了一番,大伙儿便起哄,算是二人共得一桩好姻缘。”

此言一出,惹得陈斯远遐思不已。他二世为人,鬼神之说将信将疑,那冥冥之中的定数却笃信不疑。心下不禁暗忖,此番莫非寓意来日自个儿便能得了并蒂莲?

谁知香菱此时低声说道:“后来也不知怎地,宝姑娘面上如常,林姑娘却又不高兴了。后头猜字谜,林姑娘推说倦了,便先回了房。”

陈斯远闻言隐隐有些猜测,一时间却也拿不住,暗忖只能来日寻了宝姐姐忖度了。至于林妹妹那儿……不知为何,陈斯远总觉得自个儿见了黛玉会有些心虚。

因是,陈斯远本打算夜里便去小花枝巷寻了尤二姐、尤三姐好生乐呵一番,此时却再无他念。

沐浴过后,陈斯远换了一身衣裳,施施然斜坐椅上,捧了一盏温茶闲适不已。外间已然入夜,谁知偏生此时有人叩门。

小丫鬟芸香开门观量一眼,便嚷道:“大爷,姨太太与宝姑娘来了!”

陈斯远错愕不已,怎么薛姨妈与宝钗一并来了?莫非是出了什么事儿不成?

当下陈斯远不敢怠慢,紧忙起身来迎。甫一到得房门前,迎面便撞见了愁眉不展的薛姨妈与宝钗。

许是心下急切,薛姨妈少了顾忌,此时竟径直说道:“远哥儿,你这回可要救我一救啊!”

“啊?”陈斯远见薛姨妈面上绝望,再看宝钗面色严峻,心下愈发费解,赶忙让道:“姨太太、宝妹妹快入内叙话,到底出了何事?”

三人进得内中,薛姨妈落座便以帕拭泪,好似倾天之祸临头一般!

因着薛姨妈心下慌乱,实在是前言不搭后语,宝姐姐便接了话头道:“远大哥,内府给薛家派了差事,说是圣人有心重修殿宇,派发薛家运十二根金丝楠木入京。”

陈斯远兀自费解不已。薛家本就是皇商,上头派发差事也是寻常,怎地薛家这般慌神?

此时就听薛姨妈道:“远哥儿不知,那内府不过开出每根五百两银钱的价码,薛家去巴蜀采买,少说要一、二千银子才能买到一根。这便罢了,沿途人工拖拽、河道疏浚,须得三年方才能运抵京师,我与老掌柜核算过,这十二根金丝楠木说不得便要十万两银钱啊!

呜呜……薛家如今情形,又哪里掏得出十万两银钱!”

陈斯远蹙眉道:“自四川采买运送,自是靡费颇大,何不改为自安南采买?”

此言一出,薛姨妈呜咽啜泣,宝姐姐也叹息着摇头不已。明明什么都没说,却好似什么都说了。

陈斯远眨眨眼,忽而心下恍然。

是了,一则‘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二则……若买安南金丝楠木走了海运,那‘耿专员’怎么拿?‘耿专员’不拿,这下头的属官又怎么进步?

备注:‘乾隆时因官禁私采,江南富商购走私楠木,每丈高达 200两’

‘四川楠木运京需三年,人工、河道疏浚等费用占官方定价70%以上(《清宫楠木档案汇编》)。’

‘乾隆重修太和殿,采办金丝楠木柱12根,耗银 9.6万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