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三章 越海蹈夷

书名: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5

“舟揖为舆马,巨海为夷庚。”太平御览

轲比能突然的伤感让琐奴有些费解,他不明白轲比能与阎柔有怎样的过往,只是本能的感觉自己现在最好是别说什么刺激的话。

此时轲比能的弟弟苴罗侯走了过来:“何必放了他们索性都杀了,我等逃至塞北,他们还敢追上来报复不成我等又不是住在幽州的乌桓”

“怎么你的意思是我们比乌桓要强”轲比能收敛了伤感的情绪, 立即笑呵呵的问。

“难道不是我看乌桓人这次惨败,就是他们常年在汉地住惯了,居然还学汉人建了座城,这不像我们的大帐一样随时可以迁走,留在那里还不是给人轻袭”苴罗侯不屑的说道:“我们凭借骑兵来如自如,这长城蔓延千里,他们还能处处留下重兵只要破其一处,入内抢了就走,他们追也别想追到”

“现在固然是这样。”轲比能脸上的笑逐渐隐去了, 他轻声道:“以后可说不准。”

“这是为何”苴罗侯问。

因为轲比能清楚的知道朝廷未来的潜力有多大,光是现在幽州张辽一部就可以灭掉强势的乌桓,更遑论西边还有并州、凉州兵马,内地还有传闻中当今最精锐的南北军,若不尽快整合鲜卑、攻下扶余,整合漠北的力量,自己面对的恐怕只有一条死路了。

琐奴看出轲比能有些不悦,很识趣的岔开道:“那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真要给他们送三千匹马”

“当然要送,送马三千,换来一年相安无事,双方都能满意。”轲比能看着苴罗侯,目光冷淡:“等送完了马,我们就到云中去,步度根这个只知道眼前之利、给汉人充当牛马使唤的傻子, 我也该见他一见了。”

“要讨伐步度根么”苴罗侯跃跃欲试,这次步度根由于派兵帮助夏侯渊征讨西域,抢掠了不少财货、奴隶,他正眼红的很。

“不, 我要与他结亲。”轲比能将马鞭往手心一拍,紧紧握住。

“什么”苴罗侯与琐奴异口同声,俱是惊到了,轲比能与步度根作为鲜卑两个最强的大人,经常为了鲜卑共主的位置明争暗斗、摩擦不断,现在轲比能主动找步度根结亲,不就等于是低头服软了么

轲比能没有他们这样多的顾虑,他向来是能屈能伸,面子和身架该放则放,没有任何负担,灵活的策略能保证他与张辽开战无论胜负,也要学会适可而止的降服。多年的经历告诉他,只有生存下去,他才有机会成为下一个檀石槐。

“你们不懂”轲比能没有多做解释,他远远望着阎柔等人离开的背影,喃喃道:“你们都不懂”

朝廷在得知张辽彻底击败乌桓,大获全胜以后,接连下了几道封赏诏书,犒赏三军。先是晋封张辽为晋阳侯,张郃、程普等人皆为乡侯、亭侯不等,几乎人人获得了封侯爵赏,这是朝廷继徐晃平定西南蛮乱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封赏,比上次张辽攻灭公孙度还甚。

兵部侍郎周瑜也如愿以偿得到了朝廷正式的诏书,被拜为护鲜卑中郎将,只是让他叹息的是,他被派往并州虎威将军盖顺麾下,而不是归属孙策管辖。这显然是朝廷认为周瑜巡边时对盖顺的批评有些偏颇,或是让周瑜前去辅佐盖顺这个短板。

有人欢喜有人愁,张辽趁热打铁,上疏建议重新量定州郡,以便守御治理,正式将玄菟、乐浪、临屯、真番等郡设为一州,称作箕州,以纪念“殷末三仁”之一的箕子。

建安十四年,夏五月。

箕州,玄菟郡。

冰河解冻,柳枝复青,北方的土地上又是一片生机勃勃。首任箕州典农中郎将司马懿,正奉刺史张肃之命,出城迎接新上任的辰郡太守娄发、苍海太守关羽等人。

辰郡是新设的郡县,位于最南端的三韩故地,苍海郡如今更是高句丽、沃沮人的所在。两个地方目前都是名义上属于朝廷,实际上还不在自己手中,所以朝廷选派的首任太守都出身军旅,治军的用途大于治民。

太守娄发原是甘宁手下的中郎将,从荆州抽调至北方荒僻之地,连走了半年的路程,这才抵达辽东,按规矩得先到州治见过刺史,才能正式上任。

司马懿将关羽、娄发等一众从内地抽调来的属官接入城中,升为刺史的张肃已大摆宴席,宴请这些属官。在宴上司马懿热情的询问关羽等人一路过来的情况:“听说诸君都是走的海路,如今从扬州行船渡海,比以往可还安全快捷”

谷岁

娄发闻言放下箸,见关羽不张口,便自顾道:“奉诏以后,我先是从江陵乘船东下,至于吴郡,等关府君从会稽赶来会合,一同乘坐海船傍海岸北行,途径东海、东莱等郡国,从蓬莱港北上,经过二三岛屿,便到辽东郡的沓氏,下船后再换车马。”

“两个多月就能从江东到辽东,看来舟楫之利,远胜车马啊。”张肃轻声道,他通过收降高句丽两部,一跃成为边陲之州的刺史,志得意满,想着在司马懿等人的配合下在做两年,再通过弟弟张松走长公主、周瑜的门路调回内地去。

司马懿问道:“如今江东有哪些船屯在建海舟能容多少人抗击风浪又如何”

这个问题娄发没有回答,将目光投向原任会稽郡守的关羽身上:“数年前,右将军徐公驻节扬州时,便奉诏在会稽、豫章、南海等郡设典船都尉,今有鄱阳、温麻、横屿、番禺等船屯,鄱阳船屯主要是建造江舟,以供江上水军、商旅,余者皆是建造海船、尝试远渡波涛。”

这是一个很艰难的尝试,前后投入甚巨,沉没了不知多少海船与水手,朝野也无法理解皇帝为何对这个如此热衷,如果说保留甘宁一支水师以防备江上贼寇还说得过去,那么在沿海建造海船就有些劳民伤财了。

皇帝几乎是一个人顶着压力推行,甚至还将格物院里韩暨、钧等一众宝贵人才送去侯官研究风帆大船,研制了几年,总算有所成果。这次特别指定娄发等人齐马行船,远渡辽东,就是一次造船成果的展示。

“现在侯官的海船每艘能容四千余人,随舟大小,或做四帆,相取风气,无高危之虑,行不避迅风急浪,所以疾速,旬月可跨通南北。”关羽在会稽郡除了讨伐零星的山越、贼寇,还要经常盯着侯官两处船屯的进度,故对此知之甚详。

张肃有些好奇的看了司马懿一眼,不知对方怎么对海船的事这样感兴趣,但想到司马懿展露的才智,也就没有打断对方的话头。

“如果与东莱的水军比呢横海校尉属下有三千水军,大小船舰上百,相比之下如何”司马懿继续饶有兴致的问道。

关羽思索了一下,这次他途径东莱,见到过停泊在蓬莱港的水军,心里也有过一番对比:“东莱的水军都是旧船居多,浮海至辽东尚可,去乐浪也还勉强,但若要往海深处,恐不及侯官所造海船能搏击风浪。”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司马懿满意的点点头,举杯对关羽谢道:“晚辈不习舟船,多有询问,谢府君解惑。”

关羽摆手表示无妨,这一次他能从日渐无事的会稽调至频战多功的幽州,有大半是出自尚书左仆射刘备的举荐,以及右将军徐晃的力挺。故主、故友都给了他一次立功的机会,关羽本人对此行也是信心满满。

张肃忍不住问起道:“中郎将问这个是何缘故”

偏将军太史慈因功转拜平胡将军,驻兵玄菟,将与司马懿一起共同对高句丽、扶余等国进行用兵,之而几乎已是半公开的秘密。张肃想到关羽可能会在攻打扶余、高句丽,治理苍海郡一事上起到作用,至于海船,朝廷总不会派水军绕道苍海吧

且不说没这个必要,以往可从没有海路去过高句丽后方呢。

司马懿意不在此,他简单的解释了一下:“我是在想,国家兴造海舟的用意,今日一见诸君蹈海而来,又见娄府君将赴辰郡,我心里才算猜到一二。”

“是什么”众人忙问道。

“辰郡是三韩故地,在乐浪、真番之南,据闻其地三面大海,去辽东、东莱极远。”司马懿轻声说道:“边郡偏远,治理不易,倘若有巨船联通海上,或许就不用走陆路绕行,而可直抵东莱。”

众人恍然,娄发更是欣喜,没想到自己担任太守之后,还能继续和港口、船队打交道。尤其是在未来辰郡的位置会变得至关重要,成为海上连接箕州诸郡,以及幽州、青州等沿海郡县的枢纽。

司马懿心里却是想到,三韩以前曾与倭奴国有过往来,可见两地隔海不远,以前也曾有东海国渔民失踪海上,被风刮至乐浪的。可见朝廷或许是要继乐浪郡海上建立其与东莱、渔阳等郡的航路之后,进一步摸索辰郡与徐州、倭奴的新航线。

只要打通了新航线,又有一批坚固成熟的船只,南北互通有无,兴起贸易往来,若即若离的箕州会很快与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倭奴或许会成为扶余、高句丽之后的下一个目标。

这是一块机会之地,可以让人腾飞。

司马懿在心里暗自想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