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百九十五章 急于催攻

书名: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5

当其死在乎军检正,成其功在乎战阵详。”虎钤经卷三p

大雨逐渐小了起来,天空仍是阴沉沉的一片,淅淅沥沥的雨点降落到地上,城墙的砖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湿滑,守城的袁军也比任何时候都要轻松。p

一个士兵艰难的从云梯上探出身,伸手摸上湿漉漉的墙砖,手指还没用力便一骨碌从城墙上滑了下去,重重的摔在泥地里。p

南皮城头几乎每处都是这样一幅场景,虽然大雨浸湿了弓弦,开不得弓,但湿滑的墙砖却给城下官军带来了不小的阻碍。他们几乎不用费事没力气就可以将站都站不稳的官军推下城墙摔死,跟昨天比起来,今天这场仗是对官军的煎熬,登上城不仅困难重重、而且损失惨重。有不少都伯前来找主将反应情况,请求暂时停兵休战,等雨停了再攻城。p

于禁听了倒还忍得住,态度坚决的说道:“军令如此,我岂能擅做主张”p

“这样的城墙,再来一万人也爬不上去”有都伯不满的说道:“不过多等些时日,何必要急着填命进去底下人怨言都很大。”p

“是那些青州兵”于禁讥讽一笑:“骄纵惯了的人,不用理他们。”他早就看那些军纪散漫的青州兵不顺眼,此时说话也不甚客气,于禁瞧了眼部将的神色,也不忍让他们寒心,便抬头看了看不见有停歇趋势的雨天,叹道:“尔等先暂缓攻城,我自去与樊将军相商。”p

“多谢将军开恩”一群人高兴的说道。p

于禁牵马来到太史慈的营帐,迎面便见到太史慈与李典、陈到等人揭帐而出,几人碰了个面,太史慈说道:“文则来的正好,我们一起去西城。”p

这里的西城指的是扎营城西的扬威将军樊稠,作为这三日攻城之期的主将,太史慈等人凡事都得先与他商量,重大事件最后再请皇帝定夺。p

樊稠此时赤着上身坐在胡床上,让一个医者包扎腰上的伤口,见到太史慈等人涌入,他不悦的挑了挑眉:“尔等都来做什么今日不攻城了想违军令”p

“我等不敢违令。”太史慈抱拳向身后诸将看了看,轻声说道:“只是如今下雨,城头湿滑,将士们不便攀城作战,既无寸进,将士又多无辜损命。我等想着,不妨上奏天子,趁此雨稍作休整,等雨停日出,再振作攻城也不迟。”p

“休整”樊稠此时就盼着明日能把军旗插在南皮城头,哪里还会再拖一段时间若是拖得久了,皇帝或者其麾下的南北军将校们没了耐性,将攻城的任务接了过去,那樊稠自己怎么办他冷笑道:“我许你们延期再战,天子可会许我三日破城,是我在天子面前立下的军令状,尔等不力攻城,如今是要害我受罚吗都给我回去”p

他这一喝,身旁的医者被吓了一跳,惊惧的就要跪下。p

太史慈却没有被樊稠所吓到,他如今仍是于禁、李典等人的上司,自觉有必要将事情担起来,为他们出头:“如此大的雨,在城墙上谁也站不住,樊将军简直是视人命如草芥陛下治军虽严,但也爱惜将士,樊将军难道就没有丝毫体悟上意么”p

“樊将军这两日不曾出动一兵一卒,可见是真的爱惜将士了。”站在后面的关羽面若寒霜,语气沉沉的说道:“同为天子兵将,为何就只有我等的兵马不算人命樊将军不给个交代,我关云长不服。”p

樊稠顿时一噎,关羽虽是才归附不久的将领,但他与如日中天的平南将军徐晃是同乡好友,这层关系就不得不让他小心了。更何况关羽曾经的主官刘备此时正在皇帝身边担任侍中,对方如果真要上报天听,在行动上也不是办不到。他冷静了一下,不屑道:“你区区小校,擅自插话,太狂妄,也太视军法如无物了”p

说到这里,他看见太史慈欲要出面求情,立即抢白道:“本将明白,尔等只是患不公,我如今的伤势尔等也都见到了,不是我有意藏锋,而是实在难以登城杀敌。”说着他便伸手将身边仍跪伏在地的医者一把拉了起来,这一番动作牵到了伤口,樊稠疼的抽了口冷气,又接着让医者为自己处理腰间的创伤:“既然尔等爱惜兵卒,我又岂能强人所难尔等这就回去,且看我凉州健儿如何攻城”p

众人见他腰间的伤势不似作伪,又好像是要负伤攻城,本来兴师问罪的心思忽然就消散了一半,于禁心里仍保持着冷静,他知道这不是樊稠肯不肯出力作战的问题,而是在雨天根本不适合作战再打下去,城攻不下,自己就要先损失惨重了,将士不满,又怎么会白白为你送命到时候一齐闹将起来,恐怕后果会比现在还严重。p

于禁与李典等人对视一眼,见关羽面色稍霁,顿觉不妙,正要开口说话,身后却又进来一人正是因事前往御营的监军谒者鲁肃。p

“樊将军的伤势好些了没有”鲁肃憨厚的笑着,像是没有看见这里残留的剑拔弩张的氛围,他大步往前走去,俯身看了看樊稠的伤势,自顾自的说道:“在下刚从御营过来,国家特托我看望,我砍樊将军这伤势不轻,仍要指挥调度,实在可贵。”p

樊稠闻之动容,他听到皇帝关心他的伤势,还道是贾诩在皇帝身边为他说好话起到了效果,于是作态道:“这不妨事,鲁监军来的好,我见雨小了些,正要督众将聚兵攻城。尽早攻破南皮,解决大患,我等才好回报陛下栽培之心。”p

鲁肃点了点头,深以为然的说道:“樊将军说的是,陛下不但关切将军伤情,更关切此番攻城。这不,陛下还特命偏将军领兵来做樊将军的副手,一力攻城。”p

“沮隽”樊稠惊道:“他不是留守乐成防备高干、牵招么陛下怎么将他调来了”p

“刚得的消息,将军还有所不知。”鲁肃乐呵呵的笑道:“张将军在县大破袁熙,高干被斩,牵招已经率部下骑兵投诚了。”p

河间,县。p

午时刚过,两军遇于易水之南。平北将军张辽麾下步骑两万,以张统步兵列阵以待,自己则率骑兵为右翼,大军另一侧紧靠易水。甲衣齐整,杀气连连,全军上下斗志昂然,而对面的袁熙、高干等军虽是兵马众多,但此时已经闹哄哄的乱成一片。p

先是牵招所率的骑兵动了起来,然后再是紧邻的步军也丢弃军旗,哄然作乱。张辽率领骑兵亲自冲锋,与牵招所部骑兵混在一起,联手将阎柔的乌桓骑兵打的节节败退,没有了乌桓骑兵的守护,袁熙、高干等人的步兵军阵在张眼中简直不值一哂。监军谒者法正当即命人击鼓进军,张闻令亲自率领麾下士卒往前,他的军阵宛如春水洪潮冲碎坚冰,袁熙等人的部众登时碎裂开来。p

焦触、张南二将还在试图往前拦住,可他们是张曾奉袁绍之命一手培养出来的军中新锐,行军布阵自然露出了许多破绽。而张正是由这些破绽寻找到突破口,以少击众,声势很快就盖过了对方。p

“将军、将军”焦触逃命不及,忙不迭的跪下说道:“将军绕我一命,末将愿降,末将愿降”p

张念在彼此曾并肩作战的份上,一时心软,正要传唤左右用绳子将他捆起来听候发落,可谁知焦触又说了一句求饶的话:“将军当年提携指教之恩,末将永世不忘,今日若是救我一命,末将此生愿供驱使”p

“倒是会胡乱攀附。”张眉头一竖,他生怕自己哪里不干净会遭人中伤,此时听了焦触的话,张哪里还能留他性命当即冷笑道:“左右,还不擒杀了他”p

焦触吓得从原地跳起来,刚要试图反抗,就被十来个亲兵按在地上杀了。p

还有一个张南。p

张心里想到,焦触既然口出狂言,那么张南与他也是一样,此二人都留不得,得先趁机会除掉才是。p

于是张越战越勇,深入敌阵,全然没有以往那样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风。而一侧的张辽也是策动铁骑,自东向西,斜对易水,向袁熙军发起冲锋。铁蹄冲锋踏地,仿佛地动山摇一般,连砂石都抖震不停。那些尚没有来得及逃走的军士,见此情形魂飞魄散,把军旗兵器全扔在了地上,只顾保命朝北边飞奔逃走。而不及逃走的则被张辽与牵招的骑兵洪流追及而撞倒在地,霎时就被踏做了肉泥。p

值此情形,袁熙败局已定,在张南、阎柔的保护下北上易京。而高干则改装易容,走间道意图潜行逃窜,结果被部下郭援所杀,最后送至张辽的手中。p

“螳臂也敢当车。”张辽吩咐张打点战场、清点损伤,顾自命人将高干的头封存好,准备连捷报一同送往南皮军前,他对归降的牵招说道:“子经,你知道袁熙为何会败么”p

“是因为骄兵必败。”牵招抱拳说道:“袁熙击败刘公之后,志得意满,以为麾下精锐无当。由此轻敌冒进,先于高阳遭遇将军,未等高干与之合兵便受大败。如今又败于县,则是袁熙、高干等人不听我之言,假权乱为之故。”p

“哦”法正好奇道:“袁熙不听你什么话”p

“在高阳时,我便建议彼等,解渎亭离此不远,倘若能派遣轻兵,劫夺刘公,则河北必然震动。张将军未战而先获一罪,受谴之下,必急于营救刘公,岂能安心与我接战”牵招坦然说道。p

法正与张辽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不同程度的惊讶。然而解渎亭在当时离高阳也不算近,刘虞也不是单枪匹马,身边还有鲜于银、鲜于辅等一干兵马保护着,何况张辽当时正在近侧,要想派轻兵劫持,并没有说的那么容易。p

“那之后呢在县你又说了什么。”法正笑了笑,继续问道。p

“什么也没讲,反倒是袁熙怪罪高干相援太慢,高干又嫌我行军迟缓,要将我军法。”牵招面有不服,他本是袁绍所举荐,如今若不是真的备受委屈、又前途暗淡,他岂会轻易脱离举主:“所以在路上接到玄德的信使后,便决议反正归顺。”p

直到现在,张辽与法正才弄清楚牵招真正归顺的原委,他们由此也都放下了心,法正说道:“幽州未破,依我之见,还是得收拾兵马,乘胜北上才是。”p

“袁熙经此一战,实力大损,陛下既拜我平北将军,我自当要负起平北重任。”张辽当仁不让的说道,接着,他便吩咐张整顿兵马,准备北上易县。面授军令时,他对张说道:“,易县是你曾攻破过的,当是熟悉无比。我将易县交给你去攻,应是正当其任了吧”p

张几番辗转重回故地,心中自然是感慨良多,也是极自信的说道:“末将遵令”p

如今张辽麾下已有了张、牵招两员降将,自己的直属兵马反倒被他二人隐隐压了过去,他心里提防着,有意使彼二人保持距离:“子经就跟着我,到了幽州,面对着乌桓、鲜卑等胡骑,你我骑兵还有用武之地。”p

牵招自然领命,这时法正忽然向张辽使了个眼色,张辽会意,在私下里两人见面时说道:“孝直。”此时他二人的关系已经很熟悉了:“真要将王伯方送过去”p

“破邺城之后,连诸葛太守都退回河间了,他一个河东郡督邮,纵有随军之任,又岂有随这么远的”法正说的正是王端,这段时间以来,王端一直在与诸葛玄负责军中粮草,在军略上也说不上什么话,能力不显,常常使很多人都下意识的忽略了他:“若陛下有心,此时怎不给他另授职务挂着河东督邮的官,实在有些名不正言不顺。”p

“那就让他与郭援一同南下报捷”张辽想了想说道,其实这王端一直规矩本分,但没什么大贡献,带着他也有些多余。听了法正的话之后,他又觉得总这么留着有点不妥,还是得明白皇帝的意思再不济,也得提醒一下皇帝别忘了自己的表哥还在张辽这里。p

“这样也好,我在捷报里多为他表功,看看天子是怎么想的。”divdiv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