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八十八章 起于微渐

书名: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5

“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王斌的丧仪隆重而盛大,不光是被赐了刚柏题凑,在治丧那天,皇帝更是亲临现场致哀,令千里迢迢从幽州赶回来的王端感激涕零。

长安城里的人很久没有见到这样规模的葬礼了,即便这是件哀事,但止不住市民就此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有些人开始回忆起当年司徒赵谦亡故后的治丧场面,以及近来前任三公马日磾在右扶风的治丧规模,忍不住将这二者与王斌的作比较,最后得出皇帝对王氏一门的重视程度。

既然谈论到贵族们的丧事,不可避免的就会有口无遮拦的轻狂人,在私底下谈论天子的舅舅死后是如此,那么天子本人死后又会是何等丧仪

冒出这种想法甚至将它诉之于口的人,正是这几日里长安城中绣衣监视的目标之一。

作为专管长安城的绣衣使者、原长安市丞李义,最近就为了这些事忙前忙后。失言、不敬,这种罪过可大可小,全看人怎么处置,在李义看来,黎庶们的闲话是管不过来、也管不了的,只要没有形成大范围的议论,官府大可以命亭长、里长等基层官吏稍加劝诫就可以了。

然而新任长安令左灵听到风声后偏偏不依不挠,使其为忌讳,正式行文下令要禁绝这股议论其实是不想让人们过度谈论、艳羡王斌的丧仪。

李义隐约明白左灵想将此事降温的意思,他的新上司、直指绣衣使者王越新官上任,初遇此事也没有马虎,而是交办给了李义。

“这种事也还需要绣衣出手。”李义坐在旗亭里,小声的冲对面的严干抱怨道:“有的人真是得势了一两天,便忘乎所以了。”

“任谁在那个位置都会张扬,这是人之常情。”严干一边说,一边习惯性的转头四顾,看看有没有值得警惕的身影。

“这是不会长久的。”李义十分笃定的说道:“从古至今,有几家外戚最终得以善终即便是有,也没有像他们家这样的气派。”他看着严干仍转着眼睛不说话,屈起指节敲了下桌子:“好了,严中郎,你在想什么”

“在想我想的事。”严干因为成功策动了河西四郡起兵讨伐韩遂,回朝后被策拜为六百石的中郎,成为未央宫中的一名郎卫。此刻他无心去听李义不知从何处来的厥词,四顾无闲人后,严干这才看向对方:“你不是说知道郭氏女的下落了么把我叫来喝了半天冷茶,尽听你埋怨去了。我难道每日闲得很,还有时候听你说故事不成我可是个”

“好了好了”李义连忙伸手打住,对方这种煞有其事、一本正经的话他已经听了无数遍了,都是互知根底的人了,严干什么德行他还不知道:“你贵人事忙,我这就说事”说完他还忍不住嘟囔了一句:“新任光禄勋还没到,三署郎还能有什么事”

严干眉头一皱,作势就要起身。

光禄勋徐璆确实还在入关的途中,但早已接替宋泓、杨众的左中郎将伏完、五官中郎将刘玄等人早已准备好要在开春后烧三把火,请退考核一批郎卫。严干自己既没有与宋氏、杨氏走的太近,本身的才能与学识也足够应付考课,虽不惧此,但郎卫之间弥漫的压力还是或多或少传染了他。加之这许多年过去了,尤其是从凉州回来后重新见到郭氏兄弟,还没来得及问他们的生活起居、读书进展就被他们几番催问,勾起往事,让严干心里又愧又疚。

严干是个守信重诺的人,当初他与郭昱有过命的情缘,也许诺过要保护郭氏姊弟。如今郭氏兄弟在他府中照看着,只剩下郭昱唯一的妹妹郭照不知所踪。在去凉州前,严干曾交代李义替他好生打听,如今总算有了消息,哪里还忍得了对方一个劲的顾左右而言他。

“你向来遇事沉稳,可一旦事情与郭氏相关,你就沉不住气了。”李义收起了玩笑的神色,缓缓说道:“你才到凉州后不久,我就已替你查到了,郭昱的妹妹确实就在董府。其中曲折不必细说,你也不用欣喜,因为我当时还没有让人去赎买郭照,此人就自董府上不见了。”

“不见了”严干一颗心跌落谷底,他突然有了一个不好的念头:“不见了是什么意思是死了”

“比死了还让人”李义不知该如何言说这里头的复杂程度以及其机缘巧合,他顿了顿,然后说道:“韩遂造反的时候,你远在凉州,不知道长安城内发生了一桩事”他将董承动用权势强夺秦谊之妻、引起朝野纷纭的事给简单说了一遍。

“这与郭照有什么关系”严干听了一半,疑惑地说道。

“坊间虽有人说杜氏进了董府,可董骠骑坚决不认,还大开府门供人观瞻,我派几个人充作好事者进去了,结果确实没有看到杜氏。”这件事情在李义心里其实盘桓许久,他也曾将此事报上去过,可却如石沉大海般杳无音信。

李义琢磨不出上面的人是如何想的,有什么考虑,只得一股脑的借此机会跟严干倾诉道:“我事先便已盯住了董府,绝对不会有偷偷带人出城隐藏的事情。后来我想了一想,也只有一件事能做到让人消失。”

“什么事”严干耐着性子问道。

李义说起了那日里董皇后身边的亲信长御到董府看望的情形,口中吐出两个字:“入宫。”

“你是说董承将杜氏送入宫了”严干面色震惊,将来路不明的女子送入宫中,视宫禁如无物,董皇后的胆子也太大了他顺着李义的话转念一想,心里更是震颤了:“难不成,郭照也在入宫的这一行人里面”

“多半是如此。”李义认真打量着对方的神色,他知道对方一心想着做隐士读书种田,半推半就之下才走上仕途,不想沾上事却偏有事情找上他。

这一次的事情非同小可,往大了说完全可以拿来给与董承一记重创,又因为牵涉到郭照,李义敢肯定对方不会置身事外。

“事已至此,你也别急。我认识一个贵人,正好可以请他来帮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