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百七十七章 尽忠任事

书名: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5

“配一代之烈士,袁氏之死臣。”

蒋奇知道自己不是张郃的对手,在得知城门变乱之后第一反应不是去拦截张郃,而是组织起自己麾下兵马杀往城中试图营救袁尚。在他看来,荀谌与淳于琼排挤审配的行为已然是今夜兵变的预演,而淳于琼近日又住在袁尚府邸附近,为了确保袁尚安危,他才与淳于琼所部兵马打了个照面便下令砍杀。

前院里的动乱吓怕了淳于琼,他忙不迭穿甲佩剑,大声疾呼着亲将的姓名,他只知道今夜是要张郃去平定审荣之乱,准备第二天夜里据此以通敌的罪名株连审配一族、拷掠军资。谁知道战端一起,张郃居然把兵锋调转过来对准自己,此时听闻四处尽是喊杀声,他心知抵抗无望,不愿白白送死,很识时务的叫人出去投降:“快出去告诉张辽,我愿降,我愿带他们捉袁尚”

这话正好让冲杀进来的蒋奇听到,他愈加认为淳于琼早怀歹心,于是在庭下怒喝道:“袁公待他不薄,逆贼胆敢如此。给我杀了他”

“喏”一众亲兵齐声应道。

屋宇中喊杀声立时不绝于耳,他加快脚步走出府邸,直往袁尚府中走去,迎面捉了几名亲信喝问道:“公子、沮监军何在”

“公子点齐了兵马,就在前面,沮监军不知去向”亲兵急道。

蒋奇心中感到奇怪,颍川士人似有不忠之举是沮授多日前就暗示让他留心的,今日乱起,以沮授之智不会做不出有效的应对,可为何迟迟不见他的后续手段呢难不成真要放弃邺城,北走赵国

“一定是在郡狱,快去郡狱中寻”蒋奇脑中灵光一现,连忙叫道:“保护好沮监军与审府君再搜荀谌踪迹,就地格杀者赏万钱”

“还找什么找现在出城才是要紧”这时袁尚已带着数百名部曲灰头土脸的赶了过来,他看到蒋奇后心中稍安,又急着催促起行。

蒋奇到底顾忌着袁尚的安危,一时也顾不去抢救沮授与审配,光顾着带领两三千残部与袁尚且战且退,直欲往北门而去。随着身后喊杀声越来越近,城头归顺反正之声更是此起彼伏,袁尚深知大势已去,不断的催促着坐下快马,恨不得自己下马狂奔才好。这时候身后有人追了过来,两手捧着一颗首级,大喊道:“叛贼淳于琼授首”

“沮监军等人呢”蒋奇暂时在城门下停步,伸手接过那颗血迹斑斑的头颅。

“派去的人没有回来,不知是否遇见变故。”那亲兵低声说道:“荀谌府起了大火,其人也难觅得到。”

袁尚在城门外一边恐惧的望向四周漆黑的夜色,一边回头怒催道:“还耽误什么快走”

“嘿”蒋奇好似明白了什么,将淳于琼的首级狠狠地往地一掷,砰的一声宛如瓜破。接着他再不想其他,顾自带着残兵护送袁尚家小朝着沉沉夜色中逃去。

半地下的牢狱外,安静的站着数十名身着劲装的部曲,他们人人刀剑出鞘,锋刃淌血,不远处还站着十数名蒋奇派来解救沮授、审配的队伍。牢狱深处,在原先关押荀谌的牢房中,审配正与沮授相对而坐。

高高的窗户外间是被火光映得深蓝的夜色,审配久坐后叹息一声,道:“先是冯礼,再是淳于琼,此时又是蒋奇。若仅为一个邺城,你又何必如此”

“正南自诩智谋不凡,时至今日,安能看不破区区拙计”城中断粮,沮授不知从何处搜罗出一壶酒,见审配不喝,便自斟自饮道。

“我有几处不明。”审配神色平淡,开口问道:“你想独占反正之功,又置荀谌于何处”

“现在他应是在火中吧。”沮授漫不经心的说道,一刻还是他的盟友现在转眼成了生死无忌的陌路人,他手把酒碗,碗里浑浊的酒水晃荡出波澜:“正南不会觉得奇怪么朝廷早已寄望于我,邺城归附,有我一人足矣。可朝廷偏又遣派荀友若来,若是特来为我掩护遮挡,又不至于是荀氏族人亲来犯险。可偏是荀友若来了,此即是说,荀友若在别人眼里,是可活可不活。”

沮授低头看着酒碗底沉淀的渣滓,吁了口气道:“荀友若生死皆在于我手,是生是死,就看我要站那一边而已。”

“你与朝廷的底细竟有如此深了么”审配凝视着对方,沉声道:“所以你是不选择与颍川荀氏站在一处了这到底还是冀州人与颍川人之间的仇隙未解,仍要延续下去啊。”

“你争我斗了这么多年,仇怨岂是一时能消解的今后强弱势改,我是不肯依附颍川人的不过,这畛域之别倒是小事。”沮授纠正说道:“让我下决心的,还是荀友若与我说的一番话,他畅言荆州、曹操等人归附皆有颍川之力,足可见颍川势大。今后朝中若还有关东之称,则必是以汝颍为首。”

“这又如何当年南阳邓氏、阴氏等族有襄赞大功,不亦是如此么”审配奇怪的问道。

“确实如此,可当今天子,并不想做光武皇帝啊。”沮授慢慢喝了一口酒,小心的滤着酒里的渣滓:“你忘了当年在壶关,袁公对我等说的一番话了么”

审配恍然记起,当初袁绍为了团结麾下文武,直言天子倒行逆施,抑豪强、亲寒庶,治法严,不循经义。虽有些夸大其词,但这里头就隐约透露了当今皇帝的政治倾向。联系起沮授的选择,审配不难明白,颍川人当下看似风光,其实早已履至渊薄冰。对方在破城的最后关头借蒋奇之手杀掉淳于琼等人,不仅独占反正大功,更借此与颍川士人彻底撕裂,双方既然成为仇敌,那么敌人的敌人自然会适时伸出橄榄枝。

“这样你就不用担心势力孤单、无人扶助了。”审配佩服的叹了口气,伸手拿起沮授早已为他倒好、却没有动过的酒碗:“冀州虽广,但论名望、才智,无人能及你左右,你沮氏盛兴不远了。”

沮授从袖子里拿出一块干净的绢布,轻轻擦拭着嘴唇,并偷偷用舌尖将酒水中的渣滓吐在绢布:“真有你说的这般轻易,荀氏就不会有忧谗之心了。”

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一旦这么做,短期内固然得以起势,但从长远看,他迟早会成为争斗的焦点,他选的这条独木桥,不比荀氏要安稳多少。

“所以你选中了张儁”审配有些恍然,旋即叹了口气,悔恨道:“若不是淳于琼苦苦催逼,审荣又如何会为你算计驱使”

沮授笑了,放下酒碗说道:“你若要责怪,就该责怪你自己。早在你拿出家中储米供守军所需的时候,审荣便恨你入骨了,他那时就已有反意,只不过是捱到淳于仲简软禁你之后。”

“什么”审配惊怒道:“这个混账”

“你看你所坚持的一切,就连最亲近的人都不愿与你一起。”沮授神色复杂的站起身来,往狱门外走去,蓦然叹了口气:“这样的坚持还有意义么你之前问我为何不愿替袁公死命,现在你应该知道了吧”

“我一直都嫉恨你。”审配默默无言的看着沮授走出狱门外,正要与适才赶来的李孚会面,他冷不防说道。

沮授的背影停住了。

“冀州人杰众多,可凭什么是你与田元皓居其首”审配霍然站起,他的面孔被高窗外的夜色笼罩,呈现异样的神色:“所以我谁也不服,我就要做给你们看,我审正南哪里不比你们要强”

“就是为了这个么”沮授的笑声穿过长长的走道,他仍未转过身来,只淡淡的说了句:“真不愧是你啊。”

说完他便走了,竟再也未与审配说一句话。审配站在原地,抬头透过高窗望向夜空,外间的喊杀声越来越小了,他东方的天际也逐渐变得浅色。审配惨然一笑,突然一脚将桌案的酒壶踢起,砰的撞碎在墙壁恰如他无谓的执着。

就在两人狱中相见的时候,张辽已与张郃等叛兵合于一处,火速占领四门,进兵城中。沿途有不少袁将带兵来投,如尹楷、韩范等将,更是主动带引张辽前往袁尚府邸。一行人在城中扑了个空,张辽大恨,不顾夜色,命亲将点齐骑兵出城追击,誓要追到袁尚不可。

而这一边,诸葛玄、法正二人与沮授简单谈过几句,法正等人称赞沮授举义来投,处事稳重多智,而沮授也赞许法正近日围攻邺城种种计策精妙。

法正抬眼往下一望,忽然道:“荀君还没有寻到”

身旁有人回道:“昨夜大火,荀君倒在火场,至今人事不省。”

“诶。”法正叹了口气,转脸看向沮授,惋惜道:“战事凶危,奈何多舛”

沮授见他一句话带过,心里也是松了口气。紧接着诸葛玄在一旁忽然道:“据闻审正南尚在狱中,不妨唤来一见,彼等魏郡名士,且看他降是不降。”

诸葛玄是二千石郡守,法正是其晚辈,此时自无不可的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审配很快被传了来,诸葛玄念他士人出身,让左右给他解开束缚,还施以座席酒食,后缓缓答道:“审君忠于袁氏,应是不得不为之。如今大势明朗,国家天命所归,万民拥戴,何不速降以报效”

审配既不大骂,也不求饶,但只冷笑不语。当他看到站在末尾的审荣时,猛然激动起来,冲过去怒斥道:“你这竖子,我审氏整肃忠悃之名,尽败于你手”

一旁立即有人过来拉开审配,审荣脸色苍白,仿佛受到惊吓,半晌才缓过气来,对审配反驳道:“败坏我家的应该是你我审氏百年经营,你说拿去就拿去,可真有把我放在眼里么我才是承继家业的长孙”

审配死死瞪着对方,直将对方瞪得心虚不已,突然又啐了一口。

诸葛玄皱了皱眉,他极看不惯这样毫无士人风度的场面,他曾想审配在冀州士人的场面,他自觉难堪的闭了眼,挥手让人将审配带下去,那劝降的意头也随之消散了。

天亮过后,张辽派去的前锋终于传来得胜的消息,他们领受军命后,径直绕城而过,在城北的一处长亭外追到了仓皇而逃的袁尚等人。袁尚当时舍不得家眷,在路拖慢了进度,甫一被骑兵追赶,更加惊慌失措。

蒋奇率众拼死抵抗,可他带出成的两千余残兵经过一夜的逃亡早已所剩无几,此番连口气都没喘就被骑兵截,才一接阵便一哄而散。

众骑得了嘱咐,知道事先招降。

蒋奇惨然笑道:“我侍奉袁氏多年,为其效死就在今日,谈何再侍二主”

于是多说无益,蒋奇在最后看向南皮之后,便在乱军之中自刎了。

他的拖延并未给袁尚争取太多时间,很快袁尚就被骑兵追,从马背拖下来生擒活捉,连同蒋奇的首级一起带回邺城。

张辽得知此事,喜不自胜,高兴的对法正说道:“终不负陛下所托倘若耽误大事,我当真要以死谢罪不可”

法正知道张辽的心病,他与徐晃都是皇帝麾下最得力的干将,如今徐晃在淮南进展一日千里,率先取得成绩。而张辽却长期顿足于邺城城下,倘或早些攻破邺城,他完全可以进一步谋夺冀州,为皇帝做更多贡献。

如今虽然拿下邺城,但时机已过,也只能让人遗憾。

众人庆功之后,便着手赈济城吏星夜赶往清河行在,向皇帝通报此间大捷。

他们相信,邺城这个背后之患一旦解除,皇帝就终于可以点齐兵马全力以赴进攻南皮了。到那时候,张辽还能继续有用武之地。很快,随着诏书的到来,魏郡这一行兵马的去向也渐有了着落。

这着落既让人雀跃,也让人疑惑:除了将袁尚押送清河以外,张辽被拜为平北将军,即日收拾兵马赶赴幽州。

“平北将军”张辽奇怪的望向使者:“这不是刘公的军职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