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百三十九章 谳不得实

书名: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5

“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p

“你是廷尉,他不过一介廷尉正,你如何管不住他”杨沛曾在河东奉诏治狱,铁面无私,株连豪强无数,河东人至今闻名震惧。入朝以后也是严正执法,豪右见之辄避,杨沛的名气董承也是听过的,所以他不敢直接与杨沛对质,索性将事情推给好欺负的法衍:“你若管束不住,即是他藐视上官,或是你治下庸懦,我都要参劾”p

法衍心里一惊,他此时腹部隐隐作痛,不便再言,只好唯唯请罪告退。p

董承见他低声下气的样子,冷硬的面色也随之好了些。p

法衍忍着身体不适,回到廷尉府后先是将廷尉正杨沛请了来,杨沛对这个照顾、提携过他的上官也是极为尊重,只是听到法衍所请的事后,他仍是坚守原则:p

“此案或有冤屈,无论地方报或不报,都应追究干涉。”杨沛面无表情,语气刻板的说道:“长安令越级上报,于法不合,事后也要判其罪。”p

法衍一时头痛,语重心长的说道:“孔渠你不要惹这个麻烦,时近长安有些流言,入不得耳。你若因此事开罪太尉,祸及自身,怎生得好”p

“我只知治狱。”杨沛不为所动,冷冰冰的说道:“国家当年拜我为廷尉正时,曾说此职所重,只在一个正字。执法不但要秉公、更要秉正。我若顾忌人情或自身性命,那才是有罪于国家。”p

“诶”法衍原以为杨沛不明白此事背后的原委,现在看来,对方不仅是明白,而且丝毫没当回事。p

“秦谊若是有罪,廷尉府自当治他;倘若受屈,廷尉府自当还其公道。”杨沛棱角分明的面庞,像是由沉木刻出来似得,每次说话都是那么冷硬,像是在给人宣读判书:“国家说世道纷乱,皆是礼废法弛之故。礼制之废,我管不到,但法制之弛,我却可以管。”p

法衍正要说些什么话劝他放手,谁知腹内一阵绞痛,他啊了一声,不待人问,径直跑进了最近的厕中。p

杨沛皱了皱眉头,木雕似的脸上难得出现几分关切的表情。p

法衍去了很久都没回来,等到连杨沛都急了,使人去厕中打探,没一会传来一阵喧哗。却是法衍腹泻之后虚的走不动道,被人搀扶回来后躺在榻上有气无力的喘息着。p

“法公,我已托人请了太医,你安心静养,等一会我再来照顾你起居。”法衍的独子法正眼下远在冀州参谋军事,身边无一依靠,杨沛理所当然的要做他的监护。p

杨沛说完这番话,正打算回去办案,转身之时衣袖忽然被人扯住。p

却见法衍躺在榻上,目光直直的看着他,几乎用恳求的语气说道:“你好歹听我一句,不论有什么事,都要等国家回来再办。”p

杨沛知道眼前这个年迈虚弱的老人正在尽最后一分力气保护他,对方也是一步步从司徒掾、廷尉左监走上来的,官场形势远比杨沛要了解的深刻。只是明哲保身的方式在杨沛身上行不通,他注视良久,最终沉默、却又坚定的抽回了拉扯的袖子。p

法衍的眼神有些失望,但更多是是一种说不清的失落。p

没过多时,华佗的弟子,太医吴普便提着药箱赶了过来,一番诊治把脉过后,他松了口气,道:“法公只是饱食过后,往来召唤之间行动剧烈,伤了肠胃。如今元气已泄,势必要调养弥补,我看这些日,除了服药以外,还是得少思虑、多静养。”p

杨沛点了点头,淡淡说道:“法公去岁伤寒初愈,如今又染恙,实在不能劳累心事。索性告假回府吧,正好能养病去灾。”他一语双关的说道,俨然是不想连累法衍,让自己一个人顶在前面。p

法衍木然闭上了眼睛。p

吴普这时开好了药,任人拿去煎了,中途又折返回来好生问了一番法衍患急症的起因,杨沛惜字如金,不咸不淡的回了几句,就将他打发走了。p

法衍突然病倒,廷尉的职权自然由位在其次的廷尉正杨沛顺势接过,一旦掌握朝廷最高的司法权力,杨沛便毫无顾忌的着手严查秦谊的案件。p

秦谊入狱本就是欲加之罪,根本不值得深究,在下派几名熟知刑名、律法的廷吏、狱史过问后,京兆郡丞左灵很快要招架不住。董承几次呵斥杨沛,却反被杨沛引据律法条令、驳得哑口无言,险些下不来台。面对软硬不吃、不知妥协,又无把柄的强项,董承最后只能想到用职权将杨沛调离长安。p

“即使要谳平各郡冤狱,按制度,也是应由廷尉平前往审理,如何用得着调遣廷尉正”司空赵温在承明殿议起此事的时候很自然的提出了异议:“法公大病,廷尉府没了主官,时刻离不得杨沛,此时岂能调他此事我看不妥。”p

“刑部尚书郭公有司察刑狱之权,可代为署理。”董承态度坚决的说道:“廷尉乃二千石高官,如今有缺,理应由名重之人暂代,而非以微末顶替。他日诏旨东来,述其非是,我等岂不是违了礼法”p

赵温目光一闪,轻声笑道:“还是再等等吧,眼下东征要紧,也不是治狱的时候。”p

这点倒是不好辩驳,只是达不成这个意图,董承还有别的路子可走。p

事情最后果然如他与董凤、胡邈等人所料,在牢狱中的秦谊面对生死,在廷尉员吏尚未深入调查之前,最后还是选择了妥协。虽未认罪,但也配合京兆尹,将此事做成是京兆尹在按程序上报廷尉之前尽力查办此案,最终将疑案化解,如此也就不需要按程序上报。p

一拳打空的杨沛岂能善罢甘休,他仍追究京兆尹的错处不放,这股莽撞终于惹恼了董承。董承先是让同样年迈的刑部尚书郭溥在皇帝诏书来之前,暂时主掌廷尉事,再将杨沛调去治屯户逃难的案子,如此便总算安静了下来。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