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零三章 远迄南郑

书名: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5

“黄冠之教,始于汉张陵,故皆有妻孥。虽居宫观,而嫁娶生子与俗人不异。”p

益州,汉中郡。p

烛光黯淡,灯芯越烧越短,大部分都浸在浅浅的灯油里头。应是盏里的油将要燃尽的缘故,那一豆火苗不停的闪烁着,跳跃着,像是有个人在对着它呼吸、又像是为外间的北风所影响。p

窗外的风吹得呜呜作响,院子里的竹丛枝叶摩擦,发出萧萧肃肃的声音。风从竹丛中穿过,像是吹响了一排低沉的笙乐,烛火又好像是惧怕这风一般,抖得愈发厉害了。p

朱红与髹褐色的漆案上胡乱摆着几卷散开的竹简书帛,其中一卷竹简上的内容是有名的老子五千言、又称道德经,可以想见其主人应是笃信黄老之学。p

这是督义司马张鲁在汉中的府邸,张鲁出身沛国,随祖、父迁入蜀中学习道法,在灾年之中广收信徒,于益州底层民众之中很有声望。刘焉入蜀后,假辞色笼络任歧、贾龙等蜀中豪强,安稳人心,又交好青羌、叟人、巴夷、賨民等蜀中异族,募其为兵,从而才有了第一股制御、打击本地豪强的军事力量。p

张鲁与张修便是刘焉入蜀后寻求军事力量时所拉拢、结交的对象,他们既非益州本地人,又有一批死忠的信徒,关键的是,张鲁之母与刘焉颇有往来。p

于是张鲁便成功以督义司马的身份代表刘焉进驻汉中,为刘焉唱起了杀害太守、阻绝道路的黑脸。p

此时张鲁本人正焦急的在一旁负手踱步,此时的道教徒崇尚黄色,故而张鲁俨然做着一副道家打扮,头裹黄巾、身穿褐衣,腰上挂着一枚小巧的黄白玉印,走起路来步步生风。p

在他的身旁,坐着一位皮冠黄衣打扮的中年道人,跟略显焦躁的张鲁比起来,他更显得有种超然物外的道家风范。此时他正轻轻的挑起一截灯芯,等灯亮一些后,再低头去阅读那卷老子五千言。p

只是还没读下几段,张鲁的影子就来回的晃在竹简上,搅得他眼花。道人只得抬起头来,看到张鲁这幅忧虑重重的模样,不禁皱眉说道:“公祺眼下再急也是无用,你这样子,怎能体合自然,内外淳净”p

“汉中是我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我不急谁急”张鲁的声音十分沉闷,却掷地有声,他看了眼故作镇定的道人,说:“骆曜,其实你也沉不住气,一段话反复看那么久,也未见你超脱凡界。”p

骆曜老脸一红,立时有些窘迫的放下简牍,也不知是张鲁那一句话刺激到了他,他心中恼恨,嘴上强笑道:“是故我等三尸不斩,终是凡俗。”p

说完,他便低下头再去读那卷铺开在桌案上的简牍。p

张鲁尚未答话,房门忽然嘎吱一声被人推开,那外头的人尚未进来,屋外的寒风却先打了头阵。p

呼p

骆曜下意识的用手去拢住那一丝灯火,以防被风吹灭。p

张鲁见清了来人,也不再踱步,刚好伫立于中央,像是始终在那静待似得。他换上一副轻松平淡的语气,说道:“王当,可都探听清楚了”p

来者正是当初随骆曜南入汉中的护卫王当,他穿着一身黑衣,魁梧的身躯倒显得有些瘦削。他转身将房门关上,先是往骆曜看了一眼,然后递上几份帛书说道:“这个来敏与那个叫吴班的,确实是南下探亲的。在下趁他们睡着之后,潜入房中,搜得几份帛书,请师君亲览。”p

张鲁毫不迟疑的伸手接过,一边将其展开一边冲王当挥了挥手,待王当自觉退下后,张鲁也,不禁大松了一口气:“幸而是虚惊一场。”p

说完,便把帛书交给骆曜,自己却步履轻盈的坐回了席榻。p

骆曜仔细浏览着帛书,这几分帛书都是刘范、刘诞等兄弟、以及黄琬托来敏带给刘焉的家书,内容也都是些寻常的嘘寒问暖,字里行间也没发现什么隐语。p

他喃喃自语道:“莫非朝廷真无伐蜀之议”p

“看来朝廷调兵武都,是真的要讨伐宋建了。”张鲁此时没了顾虑,头脑中堵塞的思路一时也灵光了:“武都郡有些氐人部族与我换过牛马、粮布,彼此有过往来。前日里彼等便来使说,陇西宋建于枹罕自称河首平汉王,又是改元,又是设置百官。朝廷恨其大逆,已与凉州刺史韩遂合谋,联兵共讨。想来此番驻兵武都,也正是这个缘故了。”p

骆曜却未有因为这话而彻底放心,他凝眉道:“与武都相比,汉阳郡距陇西更近,朝廷若要讨伐宋建,何故舍近求远,不从汉阳郡出兵”p

“这应是为了防备宋建南逃,以及震慑武都、陇西等郡与宋建交好的羌氐。”张鲁笃定的说道:“宋建昔年遣使寻我,意图联结一气,可惜这次我帮不了他了。”p

骆曜循着张鲁的话,从结论倒推缘由,谨慎的分析道:“宋建当初与王国俱为凉州义从,经营陇西已有十载,实力虽然不大,但颇有声望。韩遂在凉州为寇之时,也曾与宋建合纵。如今韩遂归降朝廷,受拜为凉州刺史,此战多半是朝廷想引风吹火,让韩遂打头阵,最好是让他擒获宋建。非如此,不足以使朝廷信重,韩遂这个凉州刺史也坐不安稳。”p

“正是这个道理。”张鲁笑道:“即便光武皇帝,亦要先得陇、复望蜀,眼下朝廷也是如此。待明年朝廷诏使韩遂攻伐宋建,我等正好可以徐图益州。”p

骆曜也是深以为然,他们二人俱是忽视了隔绝在凉州与关中之间的雍州的作用,雍州刺史钟繇与武都太守韦端等人俱是调节各方利益关系、统一战线的好手,有他们在雍州怀柔羌氐。雍凉之地,只要朝廷不刺激得太过分,根本毋庸担心生乱。何况以韩遂狡猾精明的性格,绝不会在朝廷伐蜀的时候出头,反而会作壁上观,静观成败。p

“这还得多亏了尊堂在绵竹斡旋,我等所奉行的大道方有机会在益州大行。”骆曜直言不讳的说道。p

张鲁的脸上浮现出一丝不自然的神色,毕竟让自己的母亲承欢于别人身下,身为人子再如何也是羞于提及、难以容忍的。若非骆曜与他是同道、又在阴谋诡计上还算是有些用处,张鲁哪里会处处容忍他p

当骆曜来到汉中为他献上计策之后,张鲁便一直谨记于心,此时因为母亲侍奉外人的事而心生恼恨,他不得不拿此事转移注意:“如今我已坐拥汉中,巴郡以西的阆中、汉昌等县也多驻有我麾下部曲。只待明年刘君郎身死,益州无人统御,我等便可挥兵南下,直击绵竹。那时先拥立刘君郎的儿子刘瑁为州牧,由我暂代军务,逐一拿下益州各郡届时纵是朝廷派兵南下,也难抵我益州之兵”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