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五十八章 源水渠清

书名: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5

“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岁虽凶败水旱,使民有所耘艾。手机端:”――――――――荀子王制p

学田的北边就是川流不息的渭河,此时的渭河清澈干净,水流平缓,只是由于冬春未雨,水位不及平时那么高。p

在游楚的指引下,皇帝等一行人信马由缰,缓缓走在河岸的斜坡上。居高俯视,只见十数架槽状的矩形翻车整齐的斜置在水边,下端没入水中,有几个年轻力壮的寻常农夫正用手摇、脚踏等方式驱动链轮,槽内的龙骨叶板不断上升,将河水刮到水槽的上端,流入水沟之中,灌入田间。p

虽然这并不是皇帝所熟悉的那种圆轮水车,但其却比轮式水车要简便好用,各有各的好处,皇帝也无可挑剔,满意的说道“我听说孝灵皇帝时,掖庭令毕岚曾作翻车、渴乌,洒水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如今将其改为农事,倒也是物尽其用、大有裨益。”p

“唯,翻车、渴乌等物以其轻便之故,曾随朝廷迁至长安,如今关中所推行施用的翻车,大抵都是民间据宫中旧物改进仿效而成。”赵温在一旁解释道“这些早在初平三年,国家开募民屯田之诏,就特使宫中翻检出了此等旧物。”p

“喔。”皇帝点头应道“我记得有这么回事。”p

说完,他复又问道“若是遇见大旱,这几架水车可堪足使”p

游楚此时就跟在皇帝身边,听对方这么关心农事,不由得侧目道“渭河水泽深厚,自然不怕干涸,怕的就是那些小河小溪、井水池塘一旦水少,那时再多翻车也是无用。”p

“说的也是。”皇帝从翻车上移开目光,应对旱灾,除了必要的粮食储备以外,兴修水利、完善农业灌溉体系、改进农耕技术也是防旱的重要手段。p

历史上的关中之所以被旱蝗搞的十室九空,主要还是由于当时的朝廷上下失控、无心提前筹备、李郭混战的种种缘故。如今朝廷的凝聚力不仅绝非历史上的小朝廷可比,而且经过两个多月的采购余粮,加上去年的田租与仓储,虽然不至于能保证所有人渡过难关,但起码能借此赈济灾民,稳定关中人心。p

此外还有这两年持续不停、为皇帝无比重视,甚至为此整顿一郡官员的大小河工、池塘等水利工程,以及有着抗旱功效的代田法、耕耙耱技术。等真的大旱到来了,皇帝有信心将其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只要平稳渡过了这次大旱,古老的关中才算是真正走上浴火重生的道路。p

随后皇帝与赵温等人沿河而下,视察了不少官府翻修、重修的沟渠、陂池。譬如长安城东北处的一处河渠,曾因关中羌汉战乱、经济衰退而失修破败,久被淤塞。直到这两年在京兆尹与长安令的几度费心筹划、调度人力修葺下来,不但尽复旧貌,而且使渠道拓宽了数丈,水深丈余,又开始恢复了其灌溉的功能。p

夹岸农田有的已长满青苗、有的才刚翻出新土,农人或荷锄、或鞭牛,煞有活力。p

皇帝一路看过来,不禁感慨万千,当初他首次见到这方土地的时候,尚且是暮气沉沉、毫无生机的景象,没想到才过两年便开始逐渐恢复。他看着如此好的一方天地、如此淳朴勤劳的百姓,感觉肩头的责任更重了许多。p

“瞧瞧这农桑、这河工。”他轻轻伸手点着眼前的这一切,难得的夸赞道“王彦云还是有本事的。”p

赵温在马背上默然一躬,直到皇帝收回目光,这才稳重的说道“这都是国家识人之明、使贤才俊彦乃有竭智投效、用才施为之地。”p

皇帝敛了脸上似有若无的一丝笑意,没有接话,反倒像是忽然才注意到一旁的游楚似得,对他说道“此间事了,游君且先回去吧,今天多有劳烦了。太学那边,我会使人知会一声,不会给你添麻烦的。”p

游楚一开始还觉得皇帝有些地方很对他的脾性,但随着在他身边见闻久了,越发觉得此人难以捉摸。尤其是赵温、刘繇等人对皇帝毕恭毕敬、宛若君臣主从的态度,让游楚很不习惯,想与其交友的念头也随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早点脱身。p

他今天遇见这等事情,近距离的亲身接触到了朝廷显贵,正愁一肚子的话没处跟人说。听了皇帝的话后,简直是如蒙大赦,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一声,便麻利的从马背上滑下来,急着回去找张既、贾逵等人分享趣事。p

但走之前,游楚也还不忘对皇帝客气了一句“下回若是得见王郎,我炙狗肉与你吃”p

皇帝默然不语,坐在马背上目送着他远去。p

直到他走后,赵温才有些不高兴的说道“即使是不知陛下身份,但知秘书郎奉诏巡视,也该有所恭敬之色才对。此子适才所为,不免有些轻浮放肆了。”p

皇帝不以为然,老气横秋的评价说道“这才是本性使然,开朗随和、热情大方,无论是什么场合他都能吃得开,可以轻松自如的与别人打交道。这是他的优点,但若是遇见执金吾司马公、侍中杨公这般不苟言笑的人,我看他就要吃瘪了。”p

其实游楚与王辅的性格有些类似、甚至与裴潜的个性也是大相径庭,只是跟他比起来,裴潜的心思有时稍显沉稳、王辅则多了几分轻傲与做作、而游楚却是比前二者更为真诚。仅仅只是看你顺眼,所以想与你做朋友的那种真诚,是那种毫无目的性与利益驱使的真诚。p

像这种真诚的、有个性的人,皇帝不得不说是对他另眼相看了。其实皇帝刚才的行为已经毫无遮掩了,有些话甚至都不是臣子该有的语气,也就是游楚先入为主的把皇帝当做了王辅,这才没有怀疑皇帝言语里的异样――从另一种程度上来讲,王辅在京城闾里的名声也的确不如何。p

不论是其当真如此,还是有人在背后故意造作舆论、像是故意评议省中样给王辅的声名抹黑,皇帝也都不免对此上了心。p

赵温会错了意,有些讪讪的说道“陛下说的是,此人倒不失其赤子之心。”p

“正礼。”皇帝忽然唤道。p

今天随驾微行的黄门侍郎只有刘繇与丘兴两个,作为在朝中仅存的河东豪强,丘兴素来沉默寡言,若是让人历述现有的六个黄门侍郎,必然的数到最后一个才会想到丘兴。旁人都以为这是丘兴很少在皇帝面前出头露面、所以才不受重视的缘故。p

不然的话,何以当初他助光禄大夫皇甫嵩在河东剿平白波贼,立下大功,如今还只是一个黄门侍郎何以现场就两个黄门侍郎,皇帝有所指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新入职不久、却稍显活跃的刘繇而不是他p

兴汉室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