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零三章 纵心败矩

书名: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5

“如北厦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

管宁死于狱中后,不仅造成了前太尉朱儁的激愤而死,更引起了一众士人的愤慨,他们希望借此追究廷尉的过失,而廷尉射坚是皇帝的亲信,攻讦射坚无异于直接挑衅皇帝。

然而在这种情形下,董承惧怕局势对他不利,为了自保,竟对语录听之任之,在管宁之死的事件中不愿负责任,导致这两天皇帝似乎顶不住压力,将射坚除职,降到太学担任博士以避一时风头。

经此一事,皇帝先吃了一亏,心里也对董承更为不满起来。于是后来有了曹操、刘虞接连入朝等事,不可谓不是此事的间接之功。

未央宫,椒房殿。

朝廷上的纷争云谲波诡,掖庭之中也并不轻松,由于董皇后与伏贵人先后怀孕,时间相差不大,这给董皇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尤其是当她看到皇帝时不时地回去看望伏贵人、甚至与将近一岁的皇长子刘晞一同玩乐。

董皇后并不认为宋都还会有什么重新得势的机会,但伏贵人的异军突起还是让她感受到了危机。再得知甄宓也常带吴苋去寻伏寿、照看刘晞时,仿佛被孤立的董皇后再也坐不住了。

“你今日就去寻那个杜氏,让她有所准备。”董皇后抚着隆起的小腹,在庭院里晒着太阳,神情有些懒洋洋的说道:“像她这样的人,能得陛下钟意,是她的福气。”

站在身后的长御吃了一惊,忙说道:“殿下,可这个杜氏分明是从”

“我知道她的来历。”这么久了,董皇后早已将身边这些人的底细都摸清楚了,她知道杜氏是当初让她父亲沾惹一身麻烦、最后不得不靠她出面解决麻烦的人。本来董皇后想在事情过去后无声无息的让对方消失,这样是以绝后患的最好方式,但后来不知怎么阴差阳错,杜氏竟然仍好端端的待在她身边。

董皇后想起她探听到的因由,不由得唏嘘,当初若不是让长御寻找已生育过妇人常随左右,长御哪里会误打误撞让杜氏混进来。想起自己以前也招过妇人,没有任何效果,反倒是杜氏一来就给自己带了“福气”,或许这冥冥之中还真有些什么。

孕期的妇人最是敏感多思,她知道自己的身体当下不能取悦皇帝,只能靠别人的美色来邀宠,而反观伏寿身边的一众美人,自己似乎只能拿出一个杜氏

“人活这一世,谁不想要富贵做天子的妃嫔难道还不如一个小吏的妻子么”董皇后语气淡淡的说道:“我听说那个姓秦的从凉州回来后落得重伤残疾,家境败落,杜氏在椒房过了这么久,还肯再回去食糟糠么就算她肯,她也甘心见她家那小子终身碌碌、以后只做个小吏你去与她说清利害,她会听的。”

“谨诺。”长御答应了一声。

董皇后没有回头去看对方此刻的表情,她仿佛也知道对方在不平什么:“等皇子降诞以后,长到足岁了,你就可以出宫了。”

“殿下”长御惊讶道。

董皇后缓缓说道:“我托阿翁给你找了一个都亭侯做夫婿,他现在正戍守并州,来年你二人就可以见面。”

长御相貌平平,见识过董皇后的手段后更无心宫闱,只求能做个外命妇就罢了。从之前到现在她因为后事无着,故忌惮郭氏、杜氏与她争权,如今得到董皇后彻彻底底的保证,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奴婢叩谢殿下提携”

用一句许诺安抚身边人对董皇后而言并不是难事,她在耳边有一句没一句的听着长御的谢恩,只顾低头看着四月底的阳光,感受着肚子里孕育的新生命。

如今董氏看似风光无限,但董皇后心里常有说不出来的惊惧,或许是孕期中的女子总有种忧患意识,她常常在午夜里突然惊醒,吓出一阵冷汗。或许在眼下她父亲董承与自己的权位并不足以让董氏真正稳如泰山,要想感受到安全,就只有寄托在

“你说的那件事,是真的灵验么”董皇后微微侧过头去问道。

长御忙躬下身道:“奴婢听说过的,都有灵验的,国家毕竟与凡人不同,必然”

“好了。”董皇后轻挥手打断了她的话,扶着肚子慢慢站了起来。长御立即与几个宫人过去扶她,她身子越发沉了,连走几步路都得人搀扶着。

这段时间皇帝一直是在甄宓或是吴苋的殿里留宿,只隔一段时间过来看望一趟,董皇后知道皇帝是血气方刚,有些需求在所难免,所以这一天各项准备妥当以后,她便等来了皇帝。

皇帝照例是不温不火的问了她几句,董皇后一一答复,过后就寝时,她从一旁带来了满脸羞色,不敢抬头的杜氏。

“这是”皇帝抬了抬眉。

“臣妾知道陛下有意,这些天也”董皇后抿了抿唇,快速的说道,将杜氏的手牵过来:“此女家世还算清白,现将其献上,愿以慰藉圣躬。”

皇帝看了看杜氏红艳动人的面庞,颔首问道:“她叫什么名字”

董皇后推了推杜氏,对方声音细如蚊蚋的说道:“奴婢杜氏,贱名罗敷。”

“杜罗敷”皇帝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不知是什么意思,转头看了眼董皇后:“你有心了。”

两日后,在北宫门内的宫道上,一行车驾正静静地停靠在道旁,扈从的宫人肃穆的站在原地,拱卫着中间的軿车,外面衬着赤红的毛毡这是专属长公主的赤罽軿车。

车内时不时地传来几声儿童的嬉笑,仿佛有个不安分的孩子在里面玩闹,在经过一声清冷的女声呵斥后,孩子立即消停了下来:“好了,你接着说。”

那个相貌普通的中黄门站在车窗外,躬着身子,低着头,似乎在躲着不让人瞧见。他紧张的朝左右张望了一下,连额头上的冷汗都不敢擦:“苗公让奴婢带的话都带到了,殿下就是让奴婢再说、奴婢也没什么多说的了。”

“你不用怕。”万年长公主在车内语气温和的说道,似乎是不想太严厉吓到自己的儿子:“你要知道,这天下除了天子,谁也不会永远站在最高处。所以你也不必担心以后的事,有些事情既然做了,又何必考虑后果。”

“殿下教训的是。”中黄门战战兢兢的回答道。

刘姜于是接着问道“你说的事,是在何处见到的”

“就离椒房不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