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十五章 刚卯既央

书名: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字数:3.9千字 更新时间:01-09 04:45

“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荆楚岁时记p

皇帝将拜车骑将军朱为太尉,朱辞让太常陈纪,陈纪不受,再另让光禄勋杨彪,亦不受,于是朱只得受命,正式担任太尉一职。p

这一番调整虽然并未完全如士人的本意,但好歹朱比董承更加名正言顺,他有着董承无与伦比的声望,家里也是豪族,而且此事过后他们也不好在得寸进尺,继续开罪朱,于是便偃旗息鼓,舆论很快平息下去。p

皇帝从谏如流,采纳众议替换了更有德望的人担任三公以后,管宁等人在民间的声望水涨船高,朝中也开始有人重新向皇帝举荐,希望能征辟这些贤士。而皇帝却对此不闻不问,任由贤士在野也毫不动心,反倒是把与管宁等人一起避难辽东、又一起受征回来,但并没有参与半道下公车讥讽董承的乐安人国渊给提拔为太仓令。p

国渊是太中大夫郑玄的高徒,清廉、正直,他的任职并没有什么问题,可在对比起来,却像是特意做给管宁等人看的――尤其是紧随其后不久,郑玄便升任了光禄大夫。p

汉建安五年三月二十。p

刚配上太尉的印绶后不久,朱便承受诏书,与骠骑将军董承、兵部尚书李固等人开始策划裁撤各地冗余兵马,将其另行安置。皇帝并没有直言要如何如何,只是希望通过这样不公开的方式,逐一恢复旧制。p

不然,一旦知道皇帝裁兵后又变相的增了兵,朝野又会闹起来,所以此事还是让他们后知后觉的好。p

“君上既然有诏裁兵,那就先从彼等杂号将校开始。”骠骑将军董承大手一挥,丝毫没有顾忌朱的想法,顾自决议道“青州的怀义校尉臧霸、河北的校尉陈到、关羽、张飞、朱灵、路招对了还有那个夏侯,彼又是陈留太守又是折冲校尉,陛下早有诏旨,太守今后只管治民,不涉军务这些都可以裁了”p

朱知道对方是故意给自己摆出这幅强势的样子,好让他在之后的行事中占据主动,然而他并没有将这个看在眼里,而是挑眉道“既如此,扬威将军樊稠该不该裁呢”p

这戳到了董承的软肋,在京畿之内,皇帝是不允许出现除南北军以外的其他军队的,可樊稠是他的依仗,哪里还经得起动他立时急了,想发怒却又不可,脸上惊怒不定,最后才沉下气来,缓和了语气,开始恭敬的说道“朱公,哪些该裁,哪些不该裁,还是要好好商量才是。”p

“哦”朱嘲弄的看了董承一眼,好笑的问道“那谁不该裁呢”p

“这”董承犹豫了一下,决定开门见山“譬如樊稠,此人屡建大功,从君上亲政时便护卫左右,是功臣,哪里能轻易裁撤”p

朱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如是说道“是这个道理,可京畿不能留外军。”p

“那就请调至外地”董承立即顺着话,试图说服对方“盖顺、段煨在并州互不统属,正好缺个主将以总其成。”p

“善,此议干脆就请董将军上疏天子”朱揶揄的笑着说道。p

“这”董承哑了火,这件事他能做早就做到了,可天子看不上樊稠,自己也徒呼奈何。p

一旁的兵部尚书李固等两人交锋过后,这才笑着打圆场“既然如此,还是先做详议,再呈天子裁夺好了。”p

未央宫,宣室殿。p

一岁多的周循在殿内颤颤巍巍的走着,他每走一步,脸上的肉就会浪似得抖动一阵,看得近旁的黄门、宫女们忍俊不禁。p

“来,到舅舅这来”皇帝笑着向周循伸出了双手,在他的手上有一根用五彩丝线编成的绳子,上面穿着一只小小的玉刚卯。随着皇帝手上的动作,玉刚卯周身镌刻的几个金字闪闪放光,吸引着孩子的注意。p

周循很新奇的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地方,他似乎很怕生,怯怯的走两步便停了下来,时不时地回头看看母亲还在不在。看到母亲慈爱的目光后,周循这才往前走着,忽然,他脚下一软,身子立即倒了下去。p

在场人的脸色立时大变,万年长公主刘姜更是从席榻上站了起来,可周循并没有摔倒,而是知道伸手扶住一旁的桌案,屁股翘的老高,一脸懵懂无知的回过头对着刘姜憨憨的咧嘴笑了一下。p

“嘿、嘿。”p

刘姜这才松了一口气,缓缓的坐下了。p

“这小子不错。”皇帝被他逗得哈哈大笑,于是等不及似得起身,大步迈过去一把将周循抱起。周循身上肉肉软软,皇帝刚入手便觉得沉甸甸的,心里更是喜欢了,他索性将周循抱回自己的坐席上,让周循坐在自己的怀里,用五彩丝串起的玉刚卯在他眼前晃了晃,逗他“叫舅舅。”p

周循半张着小嘴,一只手指仍扒拉着唇角,口水不知觉的从中缓缓流了出来。他一时被那只漂亮的丝线与玲珑剔透的玉刚卯吸引住了,竟然忽视掉了自己正在一个陌生人的怀里,嘴上很听话的重复道“旧、旧。”p

“诶”皇帝很快答应了一声,亲自将五彩丝线绑在周循的小胳膊上,这种五彩丝线叫做长命缕,又称避兵缯,五种颜色代表五方与五行。而玉刚卯又是汉代最流行的护身符,能辟邪除瘟,此物需要在正月卯日卯时动刀,一个时辰内刻完方有效用。p

那玉刚卯正是今年由尚方监的良匠所雕刻,用的是最上等的白玉,皇帝特用来送给自己的外甥。p

周循此时正好奇的摸着手腕上突然多出的一个玉饰,眼睛专注的盯着,好像在考虑可不可以吃。p

皇帝似乎很喜欢小孩子,哪怕周循在他身上蹭了不少口水,皇帝脸色也没有丝毫不愉。看对方是那么发乎内心的喜爱,不似作伪,刘姜心里不仅放松不少,更是因此而感到高兴。p

“这孩子就喜欢闪闪发亮的东西,侍女头上的步摇、阳光下的铜镜、还有他阿翁腰上的带钩。只要这些东西从他眼前晃了一下,他准得吵着要拿,不给就在那里哭,把府里折腾得不行。”刘姜苦笑着摇摇头“他长大以后恐怕是个爱钱的。”p

“钱有什么不好”皇帝不以为然,对周循笑着哄道“舅舅以后送你一座金山。”p

“君无戏言。”刘姜像是把话当了真,揶揄的笑着说道“孩子不记得,我可是会替他记住的。”说着,她像是找人见证似得,转头看了穆顺一眼“别人也都看着的。”p

穆顺装傻充愣的笑了一下,没有搭话。p

“等他及冠以后再来向我讨吧。”皇帝这才将目光从周循胖嘟嘟的脸上移开,无奈的看了对方一眼,没好气的说道“皇姊为母之后,与以前大不一样了。”p

刘姜愣了一瞬,语气趋于平淡“怎么不一样了”p

于是皇帝回忆起以前刚认识的刘姜,那时候对方性子清冷孤傲,不与人亲近,宫里没有人不畏惧她的。长大以后成亲生子,这座冰山却肉眼可见的融化了,虽然语气依然是淡淡的,可一提到周循,她的眼里就会流转着柔和的光。p

见皇帝没有说话,刘姜也不再执着于这个话题,而是关心的说道“宫中那几位都有些年了,虽然宠幸一直未曾断过,可始终无所出。上次听说河北来的甄姬身体不适,误以为有孕,结果空欢喜一场陛下这么喜欢孩子,难道就不急么”p

“孝武皇帝而立之年才有嫡长,我还年轻,没什么好急的。”皇帝对这个事确实不急,该来的总会来,历史上的刘协有好几个儿女,既然身体上没问题,皇帝也不在乎继续等着。p

“听说这次皇后为陛下择选了不少采女,里面或许有不少好的。皇嗣关乎统绪,陛下不能不把它放在心上。”刘姜竖起眉头。p

“知道了。”皇帝拉长着语调回答道,他伸出手指戳着周循的掌心,想逗他去抓握。皇帝光顾着逗弄着怀里的周循,头也不抬的说道“我昨日召见了傅彦材。”p

听到这个名字,刘姜神情不变,甚至连眉毛都没有挑一下,她温和的目光全然放在儿子身上“哦”p

皇帝听着她不以为然的语调,抬起了头,定定的看着对方“问了些他在南中的事情,如今他已是陇西太守,以后比他先父不会差从前的事情也该放下了。”p

“从前的事早已经放下了,是陛下在一直在念着。”刘姜有些不客气的说道。p

这样的话也只有刘姜身为皇姐才能对皇帝说,穆顺吓得额头冒出冷汗,站在一旁更不敢作声。p

“真的么”皇帝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他任由周循在他怀里胡乱抓着,往刘姜身上望了一眼“那块玉你不常戴着了”p

“一件旧刚卯,早忘记放哪里去了。”刘姜习惯性的把手往腰间摸了摸,说道“好在陛下赏赐了一块新的。”p

“既然忘了,当时在椒房殿外拦住皇后,又是为了什么呢”皇帝问道,当时刘姜入宫阻止董皇后入宣室为董承撑腰,不就是为了要让傅干从不毛之地的犍为属国都尉任上脱身么p

“他什么都不知道,何必因为这样而委屈一个贤才呢”刘姜说的很是自然,一心为朝廷考虑到“当年先皇已经亏待了傅公,如今何必再亏待他”p

“你说得对,在这件事上,他也算是无辜忘记最好,白白记住这些有什么用别人也未必记得你。”皇帝看也不看便伸手将周循意图扯他帽璎的小手捉住,他惩罚似的捏了捏周循肉乎乎的手,又抱着他放在一边的地上站好,拍了拍周循的小屁股,将他转向刘姜“回去吧”p

周循一乐,咧着嘴流着口水的朝刘姜小跑过去了。p

刘姜忙伸手将其揽住,又是好一番上下抚弄,然后便拉着周循的小手,站起将要向皇帝告辞。p

“你我姐弟,本不用这般见外。”皇帝冲她摆了摆手,也从席上站了起来“以后可多带孩子入宫看看,这会还早,你去一趟鸳鸾殿吧,伏寿很早就想见你和孩子了。”p

于是刘姜缓步走出殿外,她的心头一时有些沉重,像是灌了铅似得,可硬是要说为了什么而愁闷,她却又说不出口。当年怀春的少女如今早已长成,记忆里的一切都已远去、模糊,如果现在让她来说,她自己也不知道当初为什么秘书监那么多人里面,唯独看上了并不算十分耀眼的傅干。p

或许是在那匆匆一瞥中,对方某个阴郁的眼神触动过她,让她想起在过去,自己忍着仇恨,对何皇后等人强颜欢笑,甚至忘记了那早已不记得名字的生母。p

可现在想起以前的多愁善感,刘姜却有些感到好笑,随之便是释然。皇帝说得对,仅仅只是自己望了他一眼,而对方根本不知道大汉最尊贵的长公主居然曾对他初开情窦。p

等到了鸳鸾殿,正式决心放下的刘姜重又恢复了庄重的神态,她笑着与伏寿叙旧,一起逗了会周循,方才在伏寿恋恋不舍的目光下离开了。p

在通往北宫门的路上,车驾势必会途径石渠阁与天禄阁,刘姜途径故地,不由想起旧事。回到府邸后,她便立即让人翻检出那块很久以前被她捡到的玉刚卯。这块刚卯做工简单、质朴,雕刻它的人肯定是个生活在边塞的玉匠,有着凉州人特有的雄浑。p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oncickdivid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