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八十五章 驱虎吞狼

书名:兴汉室 作者:武陵年少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5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三祝记

“轲比能颇具才干,野心昭著,常以檀石槐自诩,眼下因朝廷势强,故而表面归顺,实则阴行韬晦之计,不可不防。”荀彧轻声说道:“此次请战,必是想借朝廷之兵,吞灭乌桓,再慑服东部鲜卑,朝廷等若是才驱一敌,又生一患。”

赵温感到一丝棘手,轲比能到底在态度上表现得足够恭顺,而且有朝廷调发步度根之兄扶罗韩往西域用兵在前,此番东征乌桓,否决轲比能的请愿似乎有些说不过去。

他将这个想法说出来后,很快得到了杨彪的附和,杨彪说道:“朝廷振兴以来,鲜卑宾服,虽然要防其野心,但也不能给予口实,既然轲比能请愿心切,臣以为不如命其供给牛羊牲畜,以资军用;多派向导,指引塞外途径迂直,也有助于我军战事。”

曹操也建议道:“臣以为朝廷应准许轲比能的奏请,张辽虽不差鲜卑这些兵,但能得一助力也是好的。况且轲比能麾下胡骑若是留置后方不用,我大军出征三郡,恐怕还要为此多牵扯一份心力。”

见前面三人各自都抒发了大致意见,荀彧跟着说道:“今轲比能虽有制服东部鲜卑及三郡乌桓之心,然未得朝廷兵马相助与调兵诏命,终不得成行。既如此,朝廷可命轲比能为先锋,率本族骑兵征讨乌桓,事成,则轲比能内亏兵众、外失朋党,亦渐可图;事不成,则二者必相争虚耗,朝廷适时出兵,可坐收渔利。”

皇帝听到承明殿诸位大臣罕见的意见一致,不由抚掌颔首,将众人的意见整理了一下:“驱虎吞狼,我也正有此意,不过,单是让轲比能出兵还不够拟诏,命轲比能、素利等鲜卑大人出万骑,交由护鲜卑校尉鲜于银统率,五月的时候,先与三郡乌桓作战,挫其锐气。等到六七月大军集结完备,再由张辽统一节制。”

众人应喏,轲比能不是请愿么就先让他与三郡乌桓打起来,等到精疲力尽的时候,朝廷大军再以逸待劳,收获全功。

皇帝接着道:“杨公刚才所言极是,届时还要命轲比能等人供给牛羊牲畜,以资军用。”

赵温犹豫了下,说道:“陛下,若是要求太甚,万一让轲比能生出异心,与三郡乌桓相结,岂不是”

“可以先命轲比能出兵与三郡乌桓交战,待其鏖战不休、结下深仇,不得不仰赖朝廷出兵解围时,再诉以牛羊军资。”曹操立即补充道。

皇帝想了想,也不说什么了。

幽州,广阳郡。

蓟县城内,已进入宵禁时间,里巷坊市灯火阑珊、萧条冷落,里正亭长在街巷敲着竹梆子,空洞的敲击声不断地回响,提醒行人早些回家,莫要犯禁。夜色中,三五结队的县兵正举火巡视着,城墙上也是巡防着军马。

自从征北将军张辽奉诏驻军此地,蓟县便成了一个半军事化管理的重镇,由最精锐的边营兵接管城防,郡县兵只能沦为在街道缉盗巡防。州城郡治,警而有序,一切都是静悄悄的,百姓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日子,只要不耽误明日正常开门劳作,晚上宵禁任他去吧,全然没有一丝风雨前的紧张气氛。

这座城经历了无数惊涛骇浪,早已不知恐惧为何物了,当骑术娴熟的斥候从路上疾驰而过时,丝毫没有干扰到任何人。

瞬息之间,斥候已在州府门前停下,州府被一圈高高的石墙围起,仅仅露出一片连绵灰蒙蒙的屋脊。大门前两排甲士肃然侍立,斥候骤然勒马,从马上一跃飞下,大步匆匆的直入州府。

此刻,府内正堂已亮起灯光,上至张辽、幽州刺史种劭,下至蓟县令王观、征北将军司马李立,皆列坐在此。那斥候入内后当即拱手拜倒,声音洪亮的说道:“辽东斥候都伯杨祚,奉中郎将令,有军情传达君侯”

说着,他便从怀书,双手呈了上去。

张辽接过文书,确认密封无误,遂将其展开细览,越看眉头越皱。众人忍不住翘首看去,迫切的想获知一手消息,只听张辽缓缓吐气:“鲜于银战死,轲比能败了。”

“啊”幽州别驾鲜于辅惊呼一声,从席榻上站起。

张辽神色漠然,随手将军情文书传给近旁的刺史种劭手中,种劭也觉得不可思议,护鲜卑校尉鲜于银虽说算不得什么名将,但也是老于行伍,怎么就一战死了呢

“太蹊跷了。”原征北将军主簿、现广阳太守徐邈看完文书后说道:“这其中一定有诈,鲜于校尉督鲜卑胡骑万人,即便不敌三郡乌桓,也不至于身败而亡必是轲比能暗中谋算,此獠早有异心,朝廷迫使他出兵打头阵,他心不情愿,这才故意败亡,还害了鲜于校尉。”

“周侍郎不是在长城外,与轲比能宴上谈妥了么怎么又出了这等变故”中郎将牵招皱着眉说道:“眼下大军尚未开拔,而蹋顿等人却先胜了一阵,这士气如何提起来”

“幽州数万人枕戈数载,只待一朝令下,杀胡立功,何况死的都是鲜卑人,我军未失一兵一卒,士气如何会低落”中郎将程普主动为周瑜开脱,不悦的针对道:“牵子经,你有些危言耸听了。”

“就事论事,何来危言耸听一说”牵招也不惧他,梗着脖子说道。

“什么叫未失一兵一卒”鲜于辅也插话道,有恼怒的看向程普,他与鲜于银同出渔阳鲜于氏,多年感情至深,那里能听得程普这轻描淡写的一说。

“够了”张辽拍案打断了即将开始的争吵,众人皆被喝住,就连痛失亲人的鲜于辅也坐了下来:“先去请周公瑾到此,我有话要问他。”他对主簿孙礼吩咐完,又转头问起仍站在当中的杨祚:“辽东高句丽、扶余二国现今如何”

“扶余久受高句丽、乌桓等害,其王已为游说,一旦进兵高句丽,其愿为先锋。而高句丽其王近日病死,国人立其次子伊夷模继位,其长子拔奇不服,意图反叛,国内已然大乱。”杨祚一句一句的说道:“朝廷若是此时出兵,大可合纵扶余王、拔奇与高句丽互相攻杀,然后再由辽东出兵讨灭不服当然,这要等君侯击败三郡乌桓,才有此打算。”

见他其貌不扬、区区一个都伯竟能说的这般有条理,众人不由称奇,种劭更是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杨祚早已报过家名,此时只好再报了一遍。

“这不是你能想出来的计策。”张辽不等种劭褒奖,一针见血的指出道:“是司马仲达说的吧”

“君侯恕罪”杨祚被吓了一跳,当即跪下说:“确、确实是司马校尉所言,卑下、卑下只是”

“我知道了,你下去休息吧。”张辽打发走了对方,在知道高句丽陷入内乱、扶余国祈求庇护后,心头稍有宽慰,幸而这几年针对高句丽与扶余的用兵没有白费,立下了不少军威。他站起身默默踱步,转到桌案前突然说道:“阎柔。”

护乌丸校尉阎柔立即抱拳听令。

“你素来与鲜卑相熟,明日速去探听轲比能败逃何处,带些财帛去犒军,问问他是什么缘由输的,再要回鲜于银的尸首。”张辽紧盯着这个与鲜卑关系匪浅的校尉:“一定要问仔细了。”

阎柔悚然,当即应喏。

“牵招。”张辽不待多言,又接连下令:“你速领骑兵三千赶往上谷,告诉张儁,让他马上出兵讨伐上谷乌桓,提难楼的头来见我轲比能尚且心怀异志,何况是素利他在代郡攻打普富庐,我看也未必能拿下,这场仗说到底还是得靠我们自己”

“谨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