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八十四章赶海与渔获

书名: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在水底下是没有什么光线折射之类的现象的,对准龙虾直接将鱼叉插下去,就能叉中。

而且秘诀也很简单,只讲究一个快字。

因为鱼叉是专门针对水下这种环境的,有密密麻麻的一圈刺尖,只要对着大体方向刺下去,这么多分叉的刺尖总能碰到撞上来的猎物。

所以赵桓奋力一刺,就命中了一只一尺多长的大虾。至于是不是一开始选中的那只

这一瞬间,龙虾窜梭,乱成一团,谁也看不清情况。但赵桓坚定认为这就是自己选中的目标那只

一旁的皇城司亲从官立即托着赵桓手臂把他送到了水面。

赵桓换了口气,立即举起鱼叉,把硕大的龙虾展示在空中,兴奋的高呼大吼。

果然亲自渔猎,收获带来的快乐是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的。

哪怕赵桓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亲自捕猎到一只巨大的龙虾,还是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唐括慧儿出身于女真,最懂得男人打猎时的兴奋点。

只要对着猎物勐夸就够了

这比平日里拍一百次马屁,承欢侍奉一整晚都有效。

所以唐括慧儿立即赞道:“好大一只龙虾,怕是要有两尺长了我还从未见过如此肥硕的海味,官家快拿上岸称称,这至少也有十斤重”

虽然知道对方在奉承,赵桓还是愉悦兴奋。

这可是一只近十斤重的龙虾,许多人别说没抓过,就是见也没见过。

唐括慧儿兴高采烈的提着木桶走到赵桓身前,把龙虾装到了桶里,笑着说道:“我帮官家提着,让我好好看看这龙虾刚抓上来什么样。”

赵桓心情大好,说道:“那这只送你了,当作是你帮朕提着的报酬。朕再下去抓几只。”

“官家,我刚才在海边捡到了一个活着的海参,你可以留意水底,可能有大海参。”

赵桓点了点头,随即再次钻进了水里。

海参在海边还是比较常见的,赵桓后世去赶海都经常能捡到。

如今海底水产更是丰富,很快他就在海底的沙子上见到了一个趴着不动的大海参,大概得有巴掌那么大。

海参活动的慢,他轻松叉中,带回了海面。

在海里游泳比较累,只半个时辰,赵桓就觉得全身乏力了,肚子也有些饿。

于是他便钻出海面,把鱼叉交给了一旁的亲从官,然后走到唐括慧儿身边问道:“朕渔获情况如何”

唐括慧儿开心的说道:“官家,您抓了两只龙虾,三只海参,还捡到一大五小总共六只鲍鱼,还有三只很肥的螃蟹。”

赵桓满意的点了点头,其中大头自然是龙虾,两只加起来十多斤,不过去掉龙虾头,肉就比较少了。其他的加在一起估计有四五斤。

不算多,但也绝对不少了。

让赵桓想起后世的一个充满时代特色的经典报道。

是一张报纸,讲的是抗战期间阳澄湖附近的百姓,生活艰苦,没有粮食米饭可吃,只能靠吃阳澄湖大闸蟹充饥。

这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是中原几千年的传统了。

大海给附近百姓的确是带来了极多的财富。

只是很显然,因为交通不便,大宋百姓到海边渔获的比例还太少。

赵桓有心想看看其他人的情况,了解一下收获,便对剩下两名女人喊道:“把你们捡到的东西拿过来看看。”

但哪知这俩女人已经赶出了乐趣,摆手喊道:“官家,您先生火吧。我们再挖一会儿,等您把火升起来,我们再过去。”

这俩女人还真是来玩来了

赵桓无奈的挥了挥手,对吴革说道:“那把火升起来吧,让御厨准备一下调料。”

虽说要自力更生,但赵桓也没真正指望那两个女人,她俩一个两手不沾阳春水,一个每天只拿天下最金贵的那支朱笔。指望她俩做饭,怕是要浪费了这一桌美食。

皇城司亲从官在赵桓的指挥下搭起了一堆篝火,上面挂上了一个陶罐。

然后又在一旁用石块堆砌了一个灶台,这个是军队的拿手技艺了,很快灶台就铺好,下面点上火,上面铺上了一块厚约两寸的天然石板。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这可是赵桓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句经典台词。

所以这些刚从海里抓出来的海鲜,赵桓打算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来处理。jujiáy

螃蟹、龙虾、鲍鱼、海参都拿来清蒸,吃的就是海鲜原汁原味的鲜味。

蛤蜊、贻贝、蛏子和海螺都用水煮,尤其大海螺煮好之后,用竹签将海螺肉挑出,是堪比拳头大小的蛋白质。

在经过水煮后,软化了它的肉质,硬度适中,又鲜又有嚼劲,蘸着葱段、姜片、姜汁、白醋、芥末调和的蘸料,满嘴鲜香,一口全是肉的幸福感。

牡蛎、尤鱼、海胆、海星则全部碳烤,铺上一层蒜蓉,味道简直是传承千年的经典。

篝火升起来,那两个在海边玩开了的女人终于舍得回来了,二人都提着满满一桶的收获。

唐怡细心,所以她的木桶里装了大量的牡蛎和钉螺,还有零零碎碎的小海参和虾蛄皮皮虾。感觉不用再买食材了,她这一桶直接可以做出一锅丰盛的海鲜大咖。

而燕颖则比较活跃,她的水桶里都是大大小小的小螃蟹,还有两只活着的些小贝壳和小海星。

摆在一起后,燕颖惆怅的说道:“怎么会这样我抓这些螃蟹的时候都瞅准了的,看起来可大可大了,见到那个头的时候每次都兴奋不已。怎么现在看凑到了一起,看起来大部分都很小呢”

赵桓笑着说道:“这是赶海的常态,把那些小的都放生了吧。我们看看这赶海一趟,到底有多少收获。”

赵进主动帮忙,把食材都放进了准备好的锅里。

赵桓在一旁看着,感觉这也算是一家五口,虽然有三个女人,但这三个女人的生产力和饭量都略等于一个妇女加两个孩子。

因此能大致推断一个大宋五口之家靠渔获究竟有多少收入,以及家庭的温饱情况。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