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十一章女官与官妓

书名: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在安抚了士卒之后,赵桓在南京城设宴款待了这次叛乱中拨乱反正的几位功臣。

排在首位的是韩世忠,他是占了妾氏梁红玉的光。他自己率主力出城投降,妾氏梁红玉夺城有功,功勋都堆到了他身上。

其次是杨存中,他也参与夺城,且抓住了范讷。

第三位则是赵桓的老熟人了,王德。他就是刘光世麾下拨乱反正的那支军队的主将。

这可是一位猛人,作战悍勇,杀人如麻,历史上为刘光世麾下第一猛将,官至清远军节度使,封陇西郡开国公。

但如今他归属刘光世的时间并不长,到南京后才被调到刘光世麾下,上下级关系尚不足一个月。

而他与赵桓,那关系就非常亲近了。

他王德的外号“王夜叉”就是赵桓前身赐给他的,距今时间不足一年。

当时金人入侵,王德率十六命骑兵直入隆德府治,活捉金军委任的太守姚太师。敌军前往拦截,王德手杀数十人,敌军惊恐,无人敢再上前。

宋军献俘虏姚太师于东京,赵桓前身闻王德夜叉之名,自适时起,天下遂呼王德为“王夜叉”。

有这层关系,倒退回魏晋时代,赵桓就是王德的举主。

当然,在大宋没有了“主公”、“明公”一类的关系,门阀世家被统统扫进历史尘埃。

王德能效忠的只有大宋皇室,要么赵桓、要么赵构,王德用脚投票也知道该怎么选。

第四位却不是一位武将,而是一位文臣,为江淮发运判官,向子諲y。

他不仅仅是一位历史名臣,被誉为“宏才伟绩,精忠大节”,更重要的是他是神宗钦圣宪肃皇后的再从子。

也不知道赵宋皇室是有什么毒性,凡是跟赵桓沾亲带故的,哪怕没有血缘关系,骨气都不怎么样。

虽然这位江淮发运判官,才能还可以,品德也算清正廉洁,像是士大夫中的一股清流。但胆气着实一般,见到王师围城,吓得腿都软了。城中响起“诛凶讨逆”喊杀声的那一刻,他就果断投降。

大宋以文制武,他虽然是江淮发运判官,但手下部队着实不少,而且他的部下将官王仪等人颇为机敏。他们不敢走上街头厮杀,但数万人占据城西,几乎站满半个城池,扯着嗓子大喊:“朝廷王师,诛凶讨逆”

那恢弘的气势、雷鸣般的吼声,让混乱的叛军彻底对局势失去判断,大部分人跟着乱喊,最终叛逆局面土崩瓦解。

对这位亲戚,赵桓颇有兴趣。只要不把他扔到前线,别让他直面刀兵,他基本上算是一位完美大臣。

就爱好点诗词歌赋,还有那么点刚正不阿。关键是他才能出众,还不贪腐。

正适合整顿江淮沿线的漕运,为东京、南京输送粮草。只要给他本职再升一级,就能完美解决朝廷如今正面临的棘手问题。

所以其他人的封赏还没下来,政事堂便先传来命令:“向子諲平叛有功,升江淮转运使”。

政事堂在这场战事中豪取了大量权柄,没办法,有官家拉偏架,尚书省是真的争不过他们。

比如官职的封赏、人员的调动、物资的转运,赵桓都直接交待给李纲。下面的六部又不敢违逆政事堂的命令,只能遵令行事。

尚书省所有的消息都比政事堂慢两到三天,左相、右相只能干瞪眼。三省官员们虽然愤怒,却无可奈何。因为这个时间差还真不是赵桓故意拖的,只是朝廷机构冗余,一切照章办事,他效率就这是这般低下。

而赵桓给政事堂的命令,都是私下直达,这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这几乎是按着三省官员的脑袋,强逼他们看自己机构有多冗余,流程有多繁琐,效率有多低下。

东京城内,已经有官员将政事堂与枢密院称为新政的“东西二府”。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大宋官员们混迹官场多年,都是老油条,逐渐已经看清所谓的政事堂,无非也就是政事方面的枢密院。

要知道枢密院当初也是这种形势创立的,由天子亲信充任,高效直接的执行天子意志。

这所谓的东西二府,只不过是枢密院管军事,政事堂管政事。

有识之士都已看清,政事堂取代三省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不过这些糙老爷们的事迹,赵桓兴致缺缺,都交给宰相处理了。有个宰相,有个首辅,赵桓的确能省下很多精力。

他还是对绝代倾城的美女比较感兴趣,比如这会儿在堂内坐在韩世忠身边的梁红玉。

受皇家审美影响,梁红玉穿着也比较素雅,是一件素白长裙。她的容貌虽然秀丽,但较之皇后还差些许,算不得倾国倾城。

但是她的气质就非常让人深刻,身高比之男子也只差一点,所以一双长腿非常逆天。就属于后世最受欢迎的那种类型,腰细腿长,又美又飒。

赵桓对她说道:“朕听闻韩夫人为女中豪杰,甚至能领兵打仗。可愿为朝廷效力,安置城中数以万计的受灾女子”

女官在大宋不算什么特别罕见的职位。比如皇城司,在赵桓改制之前,十位统领皇城司的官员中就一直有女官的存在,持续了近两百年。

宫中女官更是司空见惯,她们学习宫廷礼、各种规章制度,读书写字、批阅章疏。不仅为皇帝服务,也为尚书省服务。而且有规范的升迁制度、品阶,还有俸禄可拿。

这也意味着,赵桓如果想在大宋推行女子为官,并没有多少阻力。

大宋在内政、文治方面的文明开放,的确对得起:“诸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评价。

梁红玉神情一动,对官家的提议非常感兴趣,她本就不是一个相夫教子的性格,能在朝廷为官,负责一方政务,极为符合她的意愿。

只是梁红玉还是谨慎的问道:“官家打算如何安置这些女子”

赵桓问道:“按惯例会如何”

“按惯例,这些女子被军队所俘虏,大部分会充为官妓。”

赵桓坚定的拒绝道:“那自即日起,我大宋军队再无此惯例。同时,凡圣朝治下,再不复允许有任何官妓存在。”

“我大宋军队无需妓女激励士气我大宋官员更不能养官妓以自娱此乃铁律,犯之立即罢黜。”

青楼歌馆,民间营运也就罢了,官府却绝不允许再蓄官妓。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