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十八章收回军权

书名: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完颜娄室是这个时代的军神,他那些惊艳战绩,听起来着实如同神话。

李彦仙曾经击败完颜娄室,这就好像在汉初有人正面打赢了韩信。唐初有人以弱势兵力击溃了李靖。

这跟韩世忠拿着金兀术刷战绩,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尤其他那句“吾宁为宋鬼,安用汝富贵为”,让赵桓对他充满好感。

这位将领如今也非常年轻,刚过而立之年,胡髯乌黑而坚硬,身材倒是不高,可能还不及梁红玉。但臂膀十分粗壮,看起来短小精悍。

见到赵桓,李彦仙立即要行跪拜大礼,却被赵桓制止,说道:“如今京中已经不兴跪礼,当然起舞一类也都省去,卿不用拘谨,入座吧。”

大宋皇权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大臣们不仅会行跪拜大礼,若逢场合郑重,还要持笏起舞。

这种士大夫们一脸严肃的跳舞,从隋唐一直延续到大宋灭亡。

要是跳不好,还有可能被罚数月的俸禄。

也是难为这些士大夫们了,端的是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践行到了实处。

不过赵桓只看了一次,就觉得十分辣眼睛。看着一群糟老头子板着脸又拜又跳,属实是不如去后宫看小姐姐们翩翩起舞。

所以赵桓便下令取消文臣舞蹈这一习俗,换取士大夫们同意军队不再行跪礼。

可能是这些官员们也不想一把老骨头还在皇帝面前搔首弄姿,就很顺畅的默认了赵桓提议。

李彦仙入座后,赵桓没有立即谈政事,毕竟相比于岳飞,这位大宋名将自己了解着实有限。

便笑着对他问道:“朕听闻卿与李相公有些许过节”

李纲这个人的性格比较恶劣,朝野中得罪的人数不胜数。李彦仙、张浚都是其中典型。

听闻赵桓之言,李彦仙回道:“臣本名李孝忠,太原之战时,李相公宣抚两河,臣上书弹劾李相公不知兵,必会导致大败。结果李相公不顾不杀上书言事者传统,下令有司追捕微臣。臣不得不更名李彦仙。”

说起太原之战的战败,朝廷远程微操必然要背大部分责任。但两河战区,近百万禁军打的跟狗屎一样,也是不争的事实。

李纲作为名义上的两河宣抚使,无论如何都得背这口黑锅。

赵桓问道:“时过境迁,如今朝廷已发现,卿当初才是金玉良言,打算为卿平反。卿可有意重用本名”

“臣谢过陛下,但既然臣当初肯上书弹劾,便心无悔意。臣无悔于更名李彦仙。”

“善。卿着实可谓我大宋国之干城。卿军略眼光,历经两次大战朝廷有目共睹。所以朕将卿擢升为神武左军都指挥使,欲令卿真正负责一方战事。”

所谓明君,最重要的就是把人才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

李彦仙已经两次精准的判断出了战事走向,可惜人言轻微,不能左右局势。

赵桓只要有魄力将其破格提拔,给其大量权柄,必然能左右大局。

因此赵桓说道:“如今朝廷最关切的方向就在陕西,不出意外卿会负责陕西战事。卿出身于陕西,对陕西情形可有何见解”

李彦仙知道这是官家对自己的考验,立即振作精神,对赵桓说道:“官家,臣以为欲图陕西,必先稳定洛阳。”

“洛阳”赵桓略微惊讶,怎么谈到西京。

李彦仙立即解释道:“当初陕西宣抚使范使相二十万步骑出潼关,一战而溃。完颜娄室并未来得及追杀,便撤军返回东京。潼关、洛阳之间溃兵难以计数。”

“臣闻洛阳名将翟兴便聚溃兵、击群盗与金人相据。若能与之联合,可得胜兵数万。向西可恢复陕西,向北可拒河东群盗与金人铁骑。如此可保证陕西与朝廷之间联络通畅。”

赵桓眉头微蹙,李彦仙的分析并非不好,而是太好了,好的不可思议。

他对局势的掌控,明显超出了他一个外将能够了解的范畴。

他甚至连朝廷没有兵员的情况都有所了解,自己就给自己找好了征兵的去向。

基本上,赵桓只要给他一个神武左军都指挥使的头衔,他就能跑去拉出一支部队,到陕西日征夜战。

但他一位地方将领,对朝廷形势哪来的这么深了解

殿内沉默许久,李彦仙的额头上逐渐浮现一层冷汗。

赵桓意味深长的说道:“李卿,人生路很长,朕希望卿不要走捷径。”

李彦仙心中震怖,还有人会走这个捷径抄了近路,岂不是就要提前进坟墓了。

随即李彦仙便斩钉截铁的说道:“右相只同臣谈过一次朝廷局势,臣只知忠于官家,绝未曾有任何他念。”

李彦仙的这份坦诚令赵桓稍稍放缓神情。

以赵桓对朝廷的了解,很容易便猜出是右相给他透露的消息。毕竟,能扶持一个与李纲不合的大臣,他右相怎么都是赚。

若李彦仙真以为能蒙混过关,以为能托庇于右相门下,才是自投歧路。

不过大宋以文制武的传统是时候改一改了,必须斩断文臣们伸向军队的手爪。

既断绝宰相染指军权的可能性,也省得这些大臣天天无所事事,隔着数千里疆域微操指挥前线。

赵桓说道:“今后宰相无权干预战事,军事指挥权皆收归枢密院。卿所统领神武右军只接受枢密院军令,不受陕西宣抚司辖制。”

赵桓的吩咐,令李彦仙神情振奋不已。大宋军队饱受文官指挥的苦楚久矣今后自己可以自行决断陕西战事,仅这份酣畅淋漓,就注定了将来可期。

河北战场,赵桓给宗泽提供了四十多个指挥的武备。河东战场,赵桓给了静塞军两万多士卒和战马。

陕西战场,赵桓怎么也不能亏待了神武左军。不能真的让李彦仙孤身上任。

于是在谈完部署后,赵桓站起身,对李彦仙说道:“跟朕去军器所,朕带卿看一看我朝划时代的武器。卿可以带着这些武器前往陕西,算是朕给卿的助力。同时也以此震慑一番西夏,让这些蛮夷见识一下何为天朝上国。”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