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章宋金两国的碰撞

书名: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金朝境内,女真族人下至十三岁幼童,上至六十岁白发老人,悉数被朝廷征召,武装成军,不惜一切地驰援涿州。

各路民兵、招讨司、都统府的军队全部被动员,合计二十余万部队,号称五十万,从四面八方向着幽州集结。

金朝皇帝趁着这次大战,终于把手伸进了军中。

他的长子完颜宗磐被任命为都元帅,总领幽州战事,负责把宋军赶出燕云。

完颜宗磐春风得意,快马轻骑一路从河东战场赶回了燕云。

新官上任的他坐拥举国军队统帅权,完全没有把宋军区区数万人放在眼里。

从未真正统领大军与宋军大规模交战的他,认为大金国之所以有最近几场失利,完全是因为东西两路统帅能力不行。

看看都是些什么货色

西路军统帅粘罕是个牝鸡国相,打个仗磨磨蹭蹭,半年没有一点进展。

东路军统帅金兀术倒是进境迅猛,但他个年轻娃娃,毛毛躁躁,一点不稳重。忽上忽下,跟战马奔波起伏一样。上一刻还大败宋军,饮马黄河。下一刻就兵败燕云,在冰天雪地里全军覆没。

大金国还是需要他完颜宗磐这种年富力强,又沉稳有度的中年统帅。

所以他上任后先汇集了大量金军,人数接近十万人,占据了绝对数量优势后,就果断派军队南下,进攻驻守在易州、归义城一线的宋军。

这里把守着燕云一带的门户,背靠着大宋河北,是宋军势必要坚守的战略重镇,能为宋军将来北伐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前进基地。

宋军再也无需从平原往山上仰攻。只要守住这片山口,金军也无法派大规模骑兵居高临下的肆意出入河北平原,威胁宋军后勤补给。

双方在这燕云大地的最南方展开了激烈的战事。

果然,战事走向完全符合完颜宗磐对自己的认知,他的表现十分稳定。

各条战线,全方位的溃败。没有一点波动起伏。

宋军西路军,吴玠、刘锜的部队在神武右军大胜后就沿着真定府方向进入了燕云。

这次增兵使得宋军人数增加到了六万人。并不比金军的九万余人少太多。

可是两军的战斗力差距就太大了

宋军是举国二十万大军中最精锐的六万余人被派遣到了这里,而且统帅他们的将领岳飞、张宪、牛皋、杨再兴、吴玠、刘锜无不是骁勇善战,兵法出众的当世名将。

而金军仓促集结的十万大军,却都是二线部队,而且还未梳理整编就投入了战场。

双方交战,完颜宗磐立即被锤的怀疑人生。

好歹金兀术还能打得宋军全军覆没呢他成为大金都元帅统领全国大军,却屡战屡败,他自己都接受不了,气的半夜郁结,差点背过气去。

双方从十月末一直打到十二月初,终于是谁都打不动了。

金国是屡战屡败,军心受挫。

尤其西路军统帅粘罕,就带着军队磨磨蹭蹭的在西京一带看笑话。金军最精锐的野战军游离在战场之外,笑看完颜宗磐把以前说过的大话全变成响亮的巴掌扇在自己脸上。

但皇帝也没法指责他,西路军从河东撤退,被静塞军猛烈追击,伤亡也十分惨重。不得不整顿休整。

若不是韩世忠带着主力去围攻太原去了,西路军现在可能还被拖在河东,无法脱身。

而宋军则是最常见的那个问题朝廷没钱啦

能够支撑宋军把北伐战事打完,就已经是计相杨时才干卓越,统筹得当。

但一分钱掰不成两半花,朝廷左库藏都空空荡荡的能饿死老鼠了。

十一月朝廷官员们的俸禄都发不下去了,赵桓舔着老脸,跟官员们暂请延期一个月发放,并保证年底国家正税收上来以后,一定发十三薪,还有加倍的年终福利。才安抚住了一众官员们。

不然因为利益受损的士大夫们,早就跳脚了,要求停止北伐,优先把财政拿出来保证他们锦衣玉食的生活。

不过也确实是因为前线将领打的十分出色,捷报频传。

士大夫们也有几分欢欣。毕竟大宋官员们待遇优渥,一个月的俸禄拖欠几天,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奢侈生活。很多人就当是拿这钱去听了个小曲。看前线将士们纵横捭阖,杀敌立功,他们也与有荣焉,比听说三分之类的评书热血亢奋多了。

但即便如此,朝廷也筹措不到物资、粮草支持宋军跟金军继续这样消耗下去了。

更别提组织十几万大军北伐,收复燕云。

就是拿刀架在宰相、计相的脖子上,他们也拿不出财政负担这项支出。

宋军再能打,那也得吃饭、补给。没有充足的后勤保证,十几万大军北上燕云只会是一场惨败。

所以从十二月初,总督河北战事的大宋枢密副使岳飞就开始陆续遣散军队,将河北宣抚司的军队从燕云一线撤回南方,分散休整。

在燕云前线的六万军队也开始陆续回撤,削减前线驻军,留精兵守在各处军事重镇。

金国动员了这么多军队,压力比大宋还大。见宋军削减驻军,无意北上后,金军也遣散了民兵部队,只保留精锐驻守在涿州,重新整顿军心,恢复士气,努力摆脱战败的阴影。

到了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有了和谈之心。

金国皇帝想趁和谈期间巩固自己在军中的势力。毕竟完颜宗磐打得太难看了,导致军中将领对皇帝一系的军事能力十分怀疑。犹豫要不要站队皇帝这一派,皇帝必须趁机拉拢人心,巩固形势。

而大宋,或者说皇帝赵桓无比迫切的希望将岳飞及神武右军从前线调回东京。

每逢关键时刻,大宋国内的士大夫们必然会作妖,全力拖大宋的后腿。

这一次,又是相同的情况。赵桓杀人的心几乎已经抑制不住。

不把神武右军从前线调回,这些士大夫们猖獗得意的气焰已经压不下去了。

这一次,赵桓坚定决心,势必要手握军队,跟这些恶心的士大夫们斗争到底,杀他个血流成河。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