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九十一章终于知道仗该怎么打了

书名: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八月十三日,宋军北伐东路军在饶安镇全军覆没的消息,与折彦质上报在无棣镇遭遇敌军主力的消息,几乎前后脚同时送抵赵桓面前。

赵桓第一次在宰相面前彻底失态,完全控制不住心中怒火,冲李纲呵斥道:“蠢货这就是右相你极力推荐的右路军统帅两万四千将士,我朝花费无数代价,搬空朝廷府库才武装起来的精锐新军他一战给朕全部战殁”

怒吼过后,赵桓痛苦的瘫倒在坐塌上,靠着软榻无力的揉按眉间,只感觉脑袋胀痛欲裂。

难怪自古皇帝皆短命。

寻常人谁会经历如此巨大的波折起伏

赵桓觉得,如果再来几次这种战败,自己极有可能直接被气的跟曹操一样头痛缠身。

李纲不得不跪地请罪,说道:“臣识人不明,致使王师败绩,朝廷北伐大计受创。请陛下降罪。”

“赏功罚过,天经地义折彦质再不用想任何君恩了,将他贬到岭南”

李纲沉默,良久才额头贴着地面说道:“官家,折彦质兵败之后,并未溃逃,已经力战而亡,壮烈殉国。死前身中数十箭,披数创。到死前最后一刻,依旧守在营寨中。”

赵桓仿佛头上浇下一盆冷水,满腔的怒火都逐渐熄灭,身体无力的软了下去。

尚书令孙傅关心的劝谏道:“官家,胜败乃兵家常事,左右不过两万人而已。在宋金两国庞大战事中,最多只能算一次坎坷小挫。此前伐西夏折损二十七万禁军,驰援太原折损近五十万禁军,朝廷也都挺过来了。官家保重身体方为重中之重啊。”

“孙令君所言极是,官家保重身体,才是关乎国本。”枢相张叔夜同样劝谏道。

“跟朕说说东路军的战败经历吧。”赵桓无力的摆了摆手,沉重的说道。

张叔夜从座椅上起身,详细介绍道:“按军报,右路军在无棣镇依托栅垒沟堑抵御金军,弓箭杀伤甚众。比及日暮,敌军锐气已堕,王师派遣精锐甲士,奋击败之。”

“将士见敌溃败,皆欲追击。折彦质乃挥师出营,追亡逐北三十余里。及至饶安镇,遭遇金国三太子宗辅所部军兵。敌军阵容严整,而时王师阵型已乱。”

“双方激战,自夜达旦。王师将获全胜之际。金军铁骑自王师之后发起突袭。”

“混战至日中,王师不堪疲惫饥渴,被金军铁骑突破,全军溃败。”

赵桓扶着额头,能想象出当时宋军筋疲力尽的情景。

从黄昏开始,宋军就出营掩杀金军溃兵,追击数十里遭遇敌军阵容严整的援军,又全力奋战一夜,从深夜打倒清晨。

即将击溃金军援军之际,结果背后忽然出现遮天蔽日的金军重骑兵。

可即便如此,激战了一夜的宋军依旧没有崩溃。挡住了金军铁骑一阵复一阵的冲击。

可是金军铁骑冲锋之后可以从容离去,重整阵型,吃饭喝水,补充体力。

宋军却只能拖着疲惫之躯在原地死守,更绝望的是,他们没有补给,血战一夜加一上午,他们无法进食也无法解渴,补充不了体力。最终在金军一次次的前后夹击中,全军溃败。

但赵桓不甘心的问道:“不过一败而已大不了重整旗鼓,他折彦质作为将门子弟,怎么能使东路军全军覆没”

张叔夜解释道:“官家,如果战报无误,折彦质真的已经尽力而为了。王师溃败之后,他在营中极力收拢溃兵,组织防御。”

“但金军统帅金兀术似乎一朝顿悟,终于懂得了沙场真谛。挥师猛攻王师营垒,他亲率女真主力下马列阵,奋长枪重铠,为全军锋锐,浴血死战。金军余部受其激励,士气高涨,诸军争奋,淹没王师。”

“王师虽奋命抵抗,但奈何兵微势弱,且疲惫不堪。即便临阵重创金兀术,伤其左股,依旧难抵金军人多势众。东路军两万余人及营中数百平民遂皆战殁。仅千余人渡河生还。”

“唉。”赵桓沉重的叹息一声,东路军的确是已经尽力了。

关键是稚嫩了那么久的金兀术,在最后终于知道面对一个恢复正常的对手,仗该怎么打了。

像此前金军几千、几万就能轻松吊打辽国、宋国几十万军队的情况,那根本就不叫交战,完全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平推两个大半截身子进土的腐朽老人。

金军那叫打仗吗他们铁骑还没冲击,对手就崩溃了,更甚至未接触,对手就投降倒戈了。

所以他们总能以优势兵力围殴一支混乱、腐败、空饷的军队。

可面对大宋如今这种逐渐摆脱腐败的中原王朝野战军,他们作为北方胡人,想打赢就只有两种情况。

其一发挥骑兵机动优势,拖垮中原步兵。

这一点蒙古就比金人强太多。金国末年将领完颜陈和尚统领的精锐王朝野战军在堂堂之阵的正面交战中,同样屡破蒙古军队,战功赫赫,名震天下,打得刚起兵的蒙古人毫无脾气。

可是蒙古军队很快就转变战略,发挥骑兵机动优势,把完颜陈和尚的精锐大军拖死在野外,待其精疲力竭时发动猛攻,最终打败金国名将。

其二自然就是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来。凭真刀真枪砍出个乾坤来。

战争厮杀本来就是两个国家最强硬的意志碰撞。拼的就是哪一方更加坚韧死战,哪一方更加英勇无畏。

女真人靠着重步兵打下的天下,却迅速腐化堕落。连跟对手白刃相接,誓决生死的勇气都没有,还想什么覆灭大宋

只敢靠着仆从军作战,那根腐朽帝国末期有何区别赶紧打包行李,麻溜躲回北方,还能多苟活几年。

历史上也就金人运气好,遇到赵构那种货色,疯狂的拖后退,一味的求和,把土地白送给金国。

不然按女真人的腐化堕落程度,早被宋军撵出中原,到塞外跟冰雪、野兽为伍了。

“无论如何东路军的覆灭都影响深远,如今北伐形势如何”赵桓望向几位宰相,战败已成定局,关注接下来的形势才是关键。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