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十六章舰炮外交

书名:朕即大宋 作者:杨氏良家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58

海军建设的关键必须是造舰啊

大宋是有海军的,而且规模不小,高达十万。

也不缺战舰,且都是能出海的海船。

韩世忠历史上成名的黄天荡之战,就是驻兵海口,大治海船,操练水战,然后才率巨大战舰百余艘几乎彻底覆灭金兀术的十几万南侵大军。

但大宋如今的军舰显然达不到赵桓的要求,而且已经严重落伍了。

其中关键就是,军舰上没有舰炮

御前军器所将火炮打造出来了,赵桓怎么能不把火炮搬上船

风帆战列舰几乎所有的技术大宋都已经成熟。

主流的风帆战列舰长度还不足百米,这个造舰水平,大宋工匠闭着眼睛也能把舰体给造出来。

郑和的宝船能从大明一直开到非洲,大宋仅如今的造船术覆盖东亚也不成问题。

而且造船术这种技术,只要不涉及到蒸汽动力,大宋跟大明的技术差距几乎略等于无。

可以说,只要朝廷重视之后,召集大量工匠,投入巨量资金,只用短短几年就能迅速超越。

三国时期的孙权都能组织舰队,带着一两万大军从江南出发,跨越数千里去远征辽东。

所以,赵桓只要求宋军战舰先管控整个东南亚,对技术工匠而言简直易如反掌。

基本上等宋军掌握了东亚、东南亚、马六甲海峡,下一代战舰的水平必然远超明朝宝船。舰队可以一路开赴至印度、中东、非洲沿线。

当大宋海军拥有几百艘风帆战列舰会发生什么

这就是大宋的大航海时代啊

要知道一艘风帆战列舰就能巡视一大片海域,掌控无数航路,把海盗炸成灰。

几百艘风帆战列舰,大宋海军就是毋庸置疑的海上霸主。

而谁掌握了海洋,谁就将掌握世界

尤其大宋工商业非常繁华,无数手工作坊生产了数不尽的财富,丝绸、瓷器更是天朝最暴利的物品。

有了战列舰加持,很快就会出现经典一幕。

宋军几艘军舰带着数百门舰炮开到各国边境上,热情的招呼:“老乡,开门做生意了”

因此,赵桓是必须要南下的。

既是展示自己对水运、海运的重视,又是为了亲自培育起大宋的造船业和强势海军。

张浚劝不住赵桓,只能尽量妥善安排南巡事宜,减少对百姓的惊扰。

九月,南巡的诏令终于下发给江南。

首先行动起来的不是沿海的造船工匠,而是整个江南的官员。

皇帝南巡,随时可能抽查某地账簿。

这些江南官员承平日久,又天高皇帝远,哪能一点问题没有

大量人紧急去官仓平账,把账簿整理清楚,以免屠刀砍刀自己脖子上。

江南官员拼了命的游说朝廷,反对官家南巡,不就是怕他们的龌龊腐败直接暴露在官家面前吗

但天子的意志,他们根本无法违抗。

皇帝立志要南巡,这天下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

同样,天子要杀一个人,谁也救不下来。

这些官员们是拼了命的清理腐败,改善治安,严厉制裁一切有碍仁义礼仪的为非作歹之徒。

御驾还没有出京城,整个南方政治局面就为之一清。

展现出来的完全是政治清明、经济繁华、欣欣向荣、文明有序的盛世模样。

从中央外派的官员们都有些惊讶于江南的治理水平。

官员们完全是秉公办事,能不交谈就多交谈,好像唯恐多说几句话,就被其他人所关注。

大宋如今对贪腐的肃清绝对是十分铁血的。

当今天子可不会听官员的任何借口,敢越雷池者,唯剑尔。

绝大部分官员还是舍不得这待遇无比丰厚的官位的。

尤其对那些普通学子而言,这是他们最快、最稳实现阶层跨越的途径。

在官场上忙于肃清的同时,民间和军队也同时被这场南巡所影响。

沿海大量造船工匠被招募,往苏州集结,准备为国家创办一处超大型的造船厂。

而海军则精挑细选了上百艘军舰,在南巡的道路上操练行船,勘察水纹,严防任何地方出现纰漏。

准备工作经历了一冬,到次年春,总算是一切完成了。

赵桓也可以感受一下烟花三月下扬州的风情。

因为是皇室出资完全承担了这次南巡的费用,所有赵桓打算将内宫和子女都带上。

仁明宫,皇后的寝宫所在。今日难得的热闹,赵桓几位宫室都齐聚在宫内。

赵桓坐在椅子上环顾了一圈问道:“都有谁这次不能南下”

朱琏说道:“太子要监国不能南下,予身怀六甲,为国本计,怕是也不能陪官家南下了。”

赵桓点了点头,皇后是十分得宠的,这次已经是她第四次怀孕。

长子自然是太子赵谌,然后是赵桓唯一的女儿柔嘉,最后是赵桓占有这位风华绝代的皇后之后生的二皇子赵进。如今这第四个孩子也已经怀胎六个月了。

的确不适合再长途奔波。

朱琏说道:“柔嘉留下陪我就够了。官家带着二哥南下一览江南之美吧。”

“可以。”赵桓笑着摸了摸虎头虎脑的小赵进,这个孩子出生于靖康四年十一月末,到如今建业六年已经六岁,正是调皮的时候,格外活泼,给人以生机无限的感觉。

赵桓每每看见他,就仿佛看见了一个蒸蒸日上,盛世繁华的大宋。所以对他也是格外宠幸。

趁官家心情大好,苏黛坦诚说道:“官家,东京自来水系统已经到了关键节点,我实在是走不开”

“无妨。这项利国利民地工程才是重中之重。卿其勉之,朕希望回到东京之时,这项工程已经完工,给大宋带来蔚然新风。”

“我一定不负官家厚望。”

随后赵桓看向唐怡、燕颖和唐括慧儿,问道:“你们三个没什么问题吧”

三人同时纷纷摇头,唐怡笑着说道:“总归要有人随架照顾官家啊。”

朱琏郑重地点头,说道:“官家宫室的确是单薄了些。予听闻江南多秀女,官家也不要只忙于政务,也应当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哈哈,朕记下了。烟花三月,朕也看看江南的草长莺飞。”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